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63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属于井下分体式硬体救生舱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井下不需舱体起吊即可安装的分体式救生舱,装配简便安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和后舱门,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两个环形密封槽相配合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两个联接法兰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设在舱段底部的螺栓孔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侧边和顶部的螺栓孔位于舱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井下分体式救生舱安装,不需起吊,方便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
本技术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属于井下分体式硬体救生舱

技术介绍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舱体一般为分体式结构。安装时,分段运输到井下后再组装成一体使用。现有救生舱各舱段的组合密封方式为:舱段间设置有联接法兰,在法兰上设有密封槽,并安装密封材料,密封槽的外围设联接螺栓孔,舱段组装后通过拧紧舱段周向联接螺栓,使密封槽内的密封材料受压而起到密封的作用,这种组合密封方式可称为“外联接,内密封”。密封形式简单,但在矿井下安装存在很大的困难——安装舱体底部联接螺栓时,需要将舱体吊起至少0.5m,安装人员躺在舱体下部才能完成紧固螺栓联接舱段的任务,操作极其不便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井下不需舱体起吊即可安装的分体式救生舱,装配简便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通过密封连接组件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和后舱门,所述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相配合并安装有0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接法兰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设在舱段底部的所述螺栓孔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侧边和顶部的所述螺栓孔位于舱体外部。所述的救生舱舱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断层,所述隔断层安装在相应的舱段内部并与舱段内壁焊接为一体。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舱段连接处安装联接法兰,且联接法兰上位于舱段底部的螺栓孔位于舱体内部,其他螺栓孔位于舱体外部,在安装时侧边和顶部螺栓直接在舱体外安装,底部安装螺栓时不需吊装,直接在舱体内部操作,装配简便安全。2、本技术的隔断层设置在舱段内部并与舱段内壁焊接为一体,实现了气密隔离。3、本技术的密封连接组件设有密封槽,并安装有0形密封条,用于隔离舱体内外空间,保证舱体内的气体不会通过舱段联接面向舱外泄漏。4、本技术采用高强度螺栓副将各舱段连接为一体,并对密封槽内的0形密封条进行压缩,使其密封效果更加显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舱段,2为密封连接组件,3为前舱门,4为后舱门,5为联接法兰,6为密封槽,7为螺栓孔,8为隔断层,9为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3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I通过密封连接组件2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3和后舱门4,所述密封连接组件2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5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I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5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6,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6相配合并安装有0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接法兰5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7并通过连接螺栓9相连接,设在舱段I底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I侧边和顶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外部。所述的救生舱舱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断层8,所述隔断层8安装在相应的舱段I内部并与舱段I内壁焊接为一体。本技术在两个舱段I进行组装时,先将0形密封条装在各联接法兰5的密封槽6内,用于隔离舱体内外空间,保证舱体内的气体不会通过舱段联接面向舱外泄漏;然后两个舱段I对装,用连接螺栓9连接紧固,联接法兰5顶部和侧边的连接螺栓9在外部安装,在安装底部的连接螺栓9时,不需起吊舱段1,直接在舱段I内部进行安装,装配简便安全,所用连接螺栓9为高强度螺栓副,不仅连接可靠,还能对密封槽内的0形密封条进行压缩,使其密封效果更加显著。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1)通过密封连接组件(2)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3)和后舱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组件(2)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5)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1)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5)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6),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6)相配合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接法兰(5)上周向设有多个相应的螺栓孔(7)并通过连接螺栓(9)相连接,设在舱段(1)底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内部,设在舱段(1)侧边和顶部的所述螺栓孔(7)位于舱体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井下安装的救生舱,救生舱舱体包括多个舱段(I)通过密封连接组件(2)依次连接,救生舱舱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前舱门(3)和后舱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组件(2)的结构为:两个联接法兰(5)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舱段(I)的连接端,两个联接法兰(5 )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密封槽(6 ),两个所述环形密封槽(6 )相配合并安装有O形密封条,所述两个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强郭伟任淑燕辛泳霖王晓芳李国华咸士玉祝利涛王武魁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