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缓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432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包装领域,提供了一种气体缓冲袋,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入物口;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聚乙烯制成的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柱体;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本体内部,且第一本体的顶部开口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开口连接,形成入物口;所述入物口用于提供将物体放置入第二本体内的入口;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能够同时保护装入其中的物体,从而提高了物体运输或移动时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缓冲袋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体缓冲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产品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在网上购买一电子产品,为了保证产品的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商家发货时一般都会在产品的周围添加一些用于缓冲的东西,例如:废旧报纸、泡沫等等柔软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一般要么质量大,要么体积大,并且缓冲效果不佳,从而使得缓冲物极不易用。基于上述原因,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气体缓冲袋,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一种气体缓冲袋,包括袋体、入气孔和置物处。物体直接放入袋体中,当袋体底部破裂后,物体容易被挤压坏。同时,袋体内的物体为硬质材料的物体时,当袋体受到袋体外部的较大压力时,由于袋体内是气体,当袋体收到袋体内、外双重挤压时,袋体很容易爆炸。当袋体爆炸或破裂后,气体缓冲袋将起不到保护物体不被挤压硬质物体碰撞了。因此,需要一种缓冲效果更佳、更安全的气体缓冲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缓冲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气体缓冲袋包装物体后,缓冲效果不佳,不安全从而导致损坏物体等的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气体缓冲袋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入物口 ;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聚乙烯制成的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柱体;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本体内部,且第一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连接,形成入物口 ;所述入物口用于提供将物体放置`入第二本体内的入口 ;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与第一本体的底部连接。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的柱体由多个热压连接的气柱组成。优选地,所述每个气柱包括进气口,所述每个气柱进气口通过气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柱还包括一阀膜,与气道连接,用于阻止气柱内气体漏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能对物体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运输或移动中第一本体漏气或者破裂而导致物体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物体运输或移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体缓冲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体缓冲袋充气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气体缓冲袋放气的剖面示意图。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结合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出一实施例。一种气体缓冲袋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入物口 3。所述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均为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柱体12。其中,所述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均为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一本体I可以用来密封气体。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均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柱体12。所述第二本体2位于第一本体I的内部,且第一本体I的顶部开口位置和第二本体2的顶部开口位置连接,形成入物口 3。物体通过入物口 3被放入气体缓冲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I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2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物体放入气体缓冲袋之后,物体的重力由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共同承担。由于第二本体2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I的高度,从而使得当第一本体I的底部破裂时物体仍然可以被放置在第二本体2,被第二本体2所保护而不被受到挤压。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本体2的底部与第一本体I的底部连接。优选的,第一本体I的底部的两个相对位置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与第二本体2底部与凸起部分对应的位置相连接。该技术方案,第二本体2的袋体被拉紧,可以避免放入第二本体2中的物体晃动,从而物体可以被稳定的放置在第二本体2中,使得本气体缓冲袋能够更好的保护放入其中的物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本体的柱体12可以由多个热压连接的气柱11组成,也可由一个整气袋组成。以下仅以第一本体的柱体12由多个热压连接的气柱11组成为例来进行阐述,所述的气柱11之间通过热压连接,形成热压条120。所述气柱11相互独立,每个气柱11均包括进气口 121,所述进气口 121通过气道123连通,当对其中任意一个气柱11的进气口 121进行充气时,所有的气柱11均能被充气。所述气柱11还包括一阀膜122,与气道123连接,用于阻止气柱11内气体漏出。本技术方案中,气体通过进气口 121被冲入气柱11中,阀膜122可以阻止气体从气柱11内漏出,从而可以保证气柱11的强度。另外,气柱11之间的热压条120将每个气柱11隔开,可以保证其中某个或某些气柱11没有气体之后,其他气柱不受影响,也即可以保证气柱11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气体缓冲袋没有注入气体时放入物体,然后再对气体缓冲袋充气;也可在气体缓冲袋中冲入气体后放入物体。当气体缓冲袋没有注入气体时,其形状可参见图2,当气体缓冲袋中注入气体时,其形状可参见图1或图3。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典型应用不限于气体缓冲袋本身,在本领域的其他类似用于缓冲的包装袋也可以使用本技术所阐述的结构。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修改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缓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入物口;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聚乙烯制成的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柱体;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本体内部,且第一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连接,形成入物口;所述入物口用于提供将物体放置入第二本体内的入口;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缓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入物口 ; 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聚乙烯制成的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柱体; 所述第二本体位于第一本体内部,且第一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和第二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连接,形成入物口 ;所述入物口用于提供将物体放置入第二本体内的入口 ; 所述第二本体的高度小于第一本体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力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