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降缝处理结构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技术的不断创新,施工方法的不断完善,已成为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由于结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结构形式及构成材料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改进,沉降缝的处理技术,同样也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就目前的市场的装置类型而言,尚不能满足建筑沉降缝的不确定性移动,从而会导致了沉降缝面层装饰材料挤压、拉伸、破损等一系列质量问题,让装饰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此装置也减少了现场人工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装饰产品化思路。常规沉降缝墙地面石材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随着建筑体位移使石材产生碰撞开裂,掉落造成安全隐患;二是现行的石材饰面钢构不能满足建筑体的不确定位移因素;三是常规沉降缝处理技术现场操作困难,工序繁琐,施工周期长,而成品沉降缝成本高,现场操作灵活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它利用后场机器半成品加工的优势,生产可以现场组装的半成品,降低现场操作的人工成本和技术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它包括螺纹支撑杆、底座、钢球、与钢球吻合的半球形装置、底板、石材,所述螺纹支撑杆与底座组合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钢球通过内牙丝与螺纹支撑杆连接作为可调节高度的装置;所述半球形装置固定在底板下的与钢球对应位置,石材粘贴在底板上,石材边界设置有边缝,半球形装置与钢球对应配置组成完整的结构。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所述边缝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边缝通过型材收口条收口。所述边缝通过不锈钢收口条收口。所述边缝为10mm。所述底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纹支撑杆(1)、底座(2)、钢球(3)、与钢球吻合的半球形装置(4)、底板(5)、石材(6),所述螺纹支撑杆(1)与底座(2)组合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钢球(3)通过内牙丝与螺纹支撑杆(1)连接作为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装置;所述半球形装置(4)固定在底板(5)下的与钢球(3)对应位置,石材(6)粘贴在底板(5)上,石材(6)边界设置有边缝(7),半球形装置(4)与钢球(3)对应配置组成完整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纹支撑杆(I)、底座(2)、钢球(3)、与钢球吻合的半球形装置(4)、底板(5)、石材(6),所述螺纹支撑杆(I)与底座(2)组合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钢球(3)通过内牙丝与螺纹支撑杆(I)连接作为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装置;所述半球形装置(4)固定在底板(5)下的与钢球(3)对应位置,石材(6)粘贴在底板(5)上,石材(6)边界设置有边缝(7),半球形装置(4)与钢球(3)对应配置组成完整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亮,唐潇俊,张欣,程冬华,李焕星,程书海,胡朝光,王杰,刘凯,郑哲,孙艳,丁松飞,刘辉,徐志明,唐茂强,章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