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9846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0:04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构造获得迟滞转矩的车辆用转矩装置,构成为在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F1)小于衬板(76)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F2),因此当转矩(T)输入阻尼装置(38)时,先在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产生滑动,衬板(76)与第一摩擦件(88)一体地旋转。此时,产生基于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0)之间的摩擦力的迟滞转矩(T1)。如此,转矩限制机构(68)也作为迟滞机构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能够以简单构造获得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机构(6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尤其涉及能够用简单的构造得到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装置的构造。
技术介绍
公知有如下的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其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所述盖板与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所述盖板与衬板之间产生按压力的按压构件。例如,专利文献I的转矩变动吸收装置是其一例。专利文献I记载的转矩变动吸收装置I具有阻尼机构20和配置在该阻尼机构20的外周侧的限制部30 (转矩限制装置),所述阻尼机构20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侧板22、能够与该侧板22绕同轴心相对旋转的轮毂21、及将侧板22和轮毂21弹性连结的阻尼构件24。此外,在转矩变动吸收装置I中,在轮毂21与侧板22之间设有产生一级迟滞转矩的迟滞机构(推力构件、碟形弹簧23c),在其外周侧设有限制部30。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转矩变动吸收装置I中,在轮毂21与第一侧板22A及第二侧板22B之间设有产生二级迟滞转矩的迟滞机构(第一迟滞机构及第二迟滞机构)。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1275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 - 21834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 - 2301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的迟滞机构及专利文献2的迟滞机构都是设于轮毂与侧板22之间,因此迟滞机构配置在内周侧。从而,迟滞机构的动作半径(旋转半径)变小,因此存在在迟滞机构可产生的迟滞转矩变小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迟滞机构与限制部30(转矩限制装置)分别独立设置。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即使在设置转矩限制装置的情况下,也如专利文献I 一样,迟滞机构和转矩限制装置分别独立设置。这些迟滞机构及转矩限制装置分别包括摩擦件、碟形弹簧等,而在引用文献1、2中,由于迟滞机构及转矩限制装置分别独立设置,因此存在构造变得非常复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构造获得迟滞转矩的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的要旨在于,(a)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一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产生按压力的按压构件,其中,(b)所述盖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C)所述衬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d)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比在所述衬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e)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设有规定该盖板与该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的止挡件。如此,则构成为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カ小于在所述衬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当对转矩限制装置输入转矩时,先在盖板与摩擦件之间产生滑动,衬板与摩擦件一体地旋转。此时,产生基于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摩擦力的迟滞转矩。即,构成转矩限制装置的盖板和摩擦件作为迟滞机构发挥作用。并且,在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达到规定值吋,止挡件进行动作,阻止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滑动。由此,转矩限制装置作为基于在衬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的通常的转矩限制器而发挥作用。如此,通过转矩限制装置兼用作迟滞机构,从而能够实现能以简单的构造产生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装置。此外,若将转矩限制装置配置在外周侧,则转矩限制装置的动作半径变大,因此即使是大迟滞转矩,也能实现。此外优选是,(a)所述盖板包括ー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b)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衬板之间插入有第一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C)在所述第二盖板与该衬板之间还插入有第二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d)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设有第一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e)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还设有第二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f)所述第一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小于所述第二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g)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和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ニ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h)在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该衬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如此,当对转矩限制装置输入转矩时,最先在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及第ニ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滑动,此时产生第一迟滞转矩。并且,当第一止挡件被锁定时,在衬板与第一摩擦件之间产生滑动,此时产生第二迟滞转矩。并且,当第二止挡件被锁定时,转矩限制装置作为基于在衬板与第二摩擦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通常的转矩限制器发挥作用。如此,能够实现可获得ニ级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装置。此外优选是,(a)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一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产生按压カ的按压构件,其中,(b)所述盖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c)所述衬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d)构成为:当转矩输入到所述转矩限制部时,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比所述衬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先滑动,(e)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设有规定该盖板与该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的止挡件。如此,当对转矩限制装置输入转矩时,最先在盖板与摩擦件之间产生滑动,衬板与摩擦件一体地旋转。此时,产生基于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摩擦力的迟滞转矩。即,构成转矩限制装置的盖板和摩擦件作为迟滞机构发挥作用。并且,在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达到规定值时,止挡件进行动作,阻止盖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滑动。由此,转矩限制装置作为基于在衬板与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的通常的转矩限制器而发挥作用。如此,通过转矩限制装置兼用作迟滞机构,从而能够实现能以简单的构造产生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装置。此外,通过将转矩限制装置配置在比以往的迟滞机构靠外周侧,则转矩限制装置的动作半径变大,因此能获得大迟滞转矩。此外优选是,(a)所述盖板包括一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b)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衬板之间插入有第一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C)在所述第二盖板与该衬板之间还插入有第二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d)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设有第一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e)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还设有第二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f)所述第一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小于所述第二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g)当转矩输入到所述转矩限制部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及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最先滑动,接着,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滑动,最后,该衬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滑动。如此,当对转矩限制装置输入转矩时,最先在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及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滑动,此时产生第一迟滞转矩。并且,当第一止挡件被锁定时,在衬板与第一摩擦件之间产生滑动,此时产生第二迟滞转矩。并且,当第二止挡件被锁定时,转矩限制装置作为基于在衬板与第二摩擦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通常的转矩限制器发挥作用。如此,能够实现可获得二级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装置。此外优选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一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产生按压力的按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所述衬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比在所述衬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设有规定该盖板与该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的止挡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一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产生按压カ的按压构件,其特征在干, 所述盖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 所述衬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相互滑动, 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比在所述衬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 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摩擦件之间设有规定该盖板与该摩擦件之间的滑动量的止挡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盖板包括ー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衬板之间插入有第一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 在所述第二盖板与该衬板之间还插入有第二摩擦件作为所述摩擦件, 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设有第一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 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还设有第二止挡件作为所述止挡件, 所述第一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小于所述第二止挡件规定的滑动量, 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和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 在所述衬板与所述第一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在该衬板与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3.—种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包括:能够绕轴心旋转的盖板;能够与该盖板绕同一轴心相对旋转的衬板;插入于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的摩擦件;和用于在该盖板与该衬板之间产生按压カ的按压构件,其特征在干, 所述盖板和所述摩擦件被构成为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武高桥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