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8001 阅读:5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宽的温度范围下消泡性优异、并且制品稳定性优异的消泡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的特征在于,其以下述作为必需成分:将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一次粒径为5~100nm的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水、和含有下式所示的酯化合物(E)1~25重量%的疏水性液体(Q)。(R1-COO)p-DR1表示烷基或烯基,D表示从含有2~6个碳原子及1~6个羟基的化合物(D’)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或者从使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烃加成于该化合物(D’)而得到的加成物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p表示1~3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消泡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泡剂。进一步详细地说,涉及涂料工业(水系涂料、纸涂布涂料)、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土木建筑业、机织工业、纸浆工业、药品工业或排水处理工序用等的领域中适用的消泡剂。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以环氧烷烃衍生物作为乳化剂的乳液型消泡剂(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84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1-506086号公报(W02009/080428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乳液型消泡剂,除了存在制品稳定性不充分的问题外,还存在乳化剂成为发泡成分,在宽的温度范围(5?70°C)、尤其是高温区域下,不能得到充分的消泡性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消泡剂也与专利文献I的乳液型消泡剂同样地,乳液化需要乳化剂,因而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宽的温度范围下消泡性优异、并且制品稳定性优异的消泡剂。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前述目的反复精心研究,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的特征的要旨在于,其以下述作为必需成分而成:将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一次粒径为5?IOOnm的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水、和含有通式(I)所示的酯化合物(E) I?25重量%的疏水性液体(Q)。(R1-COO)p-D (I)R1表示碳原子数I?21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21的烯基,D表示从含有2?6个碳原子及I?6个羟基的化合物(D’)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或者从使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烃加成于该化合物(D’ )而得到的加成物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P表示I?3的整数。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特征的要旨在于,其为制造上述消泡剂的方法,包括在包含疏水性液体(Q)及水的混合液中添加混合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的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消泡剂由于在宽的温度范围(5?70°C)下消泡性优异、并且制品稳定性优异,因此即使投入到宽的温度范围的发泡液中也不产生消泡剂的凝聚、浮渣(7力夂)。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时,可以容易地制造上述消泡剂。【具体实施方式】作为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只要是将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二氧化硅,就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作为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包含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中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即,作为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包含干式法(热分解法、熔融法)二氧化硅(SD)及湿式法(凝胶法、沉降法)二氧化硅(SW),可以使用它们中的、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作为干式法二氧化硅。作为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包含以下的二氧化硅。需要说明的是,它们中的湿式法(凝胶法、沉降法)二氧化硅(SW)在后述疏水性湿式二氧化硅(B3)中使用。(I)热分解法二氧化硅:使四氯化硅等硅化合物在氢氧焰中燃烧而得到,容易以一次颗粒(微粒)的形式存在。(2)熔融法二氧化硅:将天然的二氧化硅粉末等在火焰中熔融而得到,容易以一次颗粒(微粒)的形式存在。(3)凝胶法二氧化硅:通过在酸性环境下用酸中和硅酸钠,将所生成的析出物过滤、干燥而得到,具有凝聚结构。(4)沉降法二氧化硅:在碱性环境下用酸中和硅酸钠,将所生成的析出物过滤、干燥而得到,孔容积大、比表面积大。这些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由于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具有羟基甲硅烷基(硅醇基),因此显示亲水性。它们中,从消泡性及制品稳定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热分解法二氧化硅。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可以从市场容易地获得,以下例示出商品名。<热分解法二氧化硅>Aerosil 系列{Nippon Aerosil 株式会社及 Evonik Degussa 公司、“Aerosil” 为Evonik Degussa GMBH的注册商标。}、Reolosil系列{德山株式会社、“Reorosil”为德山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Cab-O-Sil系列{Cabot公司、“Cab_0_Sil”为Cabot公司的注册商标。I等。<熔融法二氧化硅>Admafine系列{Admatechs公司、“Admafine”为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Fuselex系列{龙森株式会社}、电化(7 >力)熔凝二氧化硅系列{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沉淀法二氧化硅>Nipsil系列{东曹二氧化硅株式会社、“Nipsil”为东曹二氧化硅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Sipernat 系列{Evonik Degussa Japan 株式会社、“Sipernat,,为 Evonik DegussaGMBH 的注册商标。}、Carplex 系列{DSL.Japan 株式会社、“Carplex” 为 DSL.Japan 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FINESIL系列{德山株式会社、“FINESIL”为德山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T0KUSIL{德山株式会社、“T0KUSIL”为德山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Zeosil {Rhodia公司、“Zeosil”为Rhodia Chimie.的注册商标。}、MIZUKASIL系列{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MIZUKASIL”为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凝胶法二氧化硅>Carplex 系列、SYLYSIA 系列{Fuji Silysia 株式会社、“SYLYSIA”为 Y.K.F.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Nipgel系列{东曹二氧化硅株式会社、“Nipgel”为东曹二氧化硅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MIZUKASIL系列{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MIZUKASIL”为水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等。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等}的疏水化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等,例如,可列举:边搅拌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和亲油性化合物的混合物,边使亲油性化合物{卤硅烷及烷氧基硅烷等后述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反应而进行疏水化的干式处理法;以及在溶剂{有机溶剂和矿物油、动植物油等}中使亲油性化合物吸附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或使它们反应而进行疏水化的湿式处理法等。作为干式处理法,可以利用(I) 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等}的表面所具有的官能团与亲油性化合物所具有的官能团的缩合反应,作为湿式处理法,可以利用(2)向一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等}所具有的细孔的物理吸附,以及(3) —次粒径为5~IOOnm的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非晶合成二氧化硅(SN)等}的表面电荷与亲油性化合物的离子性官能团的电吸附等。它们中,除了消泡性及制品稳定性等观点以外,从防止凝聚、易于保持一次粒径的观点出发,优选利用(I)的缩合反应的方法。作为亲油性化合物,包含卤硅烷及烷氧基硅烷。作为卤硅烷,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数为I~12的烷基卤硅烷及芳基的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卤硅烷,可列举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溴硅烧、乙基二氣硅烷、苯基二氣硅烷、二苯基二氣硅烷及叔丁基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其以下述成分作为必需成分:将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一次粒径为5~100nm的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水、和含有通式(1)所示的酯化合物(E)1~25重量%的疏水性液体(Q),(R1?COO)p?D??(1)R1表示碳原子数1~21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21的烯基,D表示从含有2~6个碳原子及1~6个羟基的化合物(D’)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或者从使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烃加成于该化合物(D’)而得到的加成物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p表示1~3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其以下述成分作为必需成分: 将利用干式法所得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一次粒径为5~IOOnm的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 水、和 含有通式(I)所示的酯化合物(E) I~25重量%的疏水性液体(Q),(R1-COO)p-D (I) R1表示碳原子数I~21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21的烯基,D表示从含有2~6个碳原子及I~6个羟基的化合物(D’ )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或者从使碳原子数2~4的环氧烷烃加成于该化合物(D’ )而得到的加成物中去除参与酯键的羟基后的残基,P表示I~3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泡剂,其中,一次粒径为5~IOOnm的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的M值为30~8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泡剂,其中,基于消泡剂的重量而言,疏水性干式二氧化硅(S)的含量为0.02~2重量%,水的含量为8~70重量%,疏水性液体(Q)的含量为28~9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泡剂,其中,疏水性液体(Q)包含: 通式(I)所示的酯化合物(E)、 选自烃油(Al)、有机聚硅氧烷(A2)及聚醚化合物(A3)中的至少一种、和 选自脂肪酸金属盐(BI)、脂肪酸酰胺(B2)及将体积平均粒径为I~15μπι的利用湿式法的二氧化硅疏水化而得到的疏水性湿式二氧化硅(Β3 )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毅
申请(专利权)人:圣诺普科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