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秀花专利>正文

一种猴头菇菌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8551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9 12:34
一种猴头菇菌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由米糠、麸皮、谷壳、玉米粉、红糖组成的培养基。用猴头菇液体菌种作为菌种,把握好液体菌种的接种方法及接种量,通过合理的安排生产环境培养出优质的猴头菇菌丝体成品。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其生产制备工艺,具有培育周期短、生产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高及稳定等特点。此外,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的应用于制药、生物保健品、特色饮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到。
技术介绍
猴头燕(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I~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8种。每百克猴头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抗癌功效。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在过去猴头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产于大山林中的荫蔽处。随着野生猴头菇资源不断的减少,目前,猴头菇主要通过人工栽培。由于猴头菇对生产环境及条件比较苛刻,所以人工栽培猴头菇不但复杂及繁琐,而且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了猴头菇子实体生产难度大等缺点而提供全新的。具体包`括:由米糠、麸皮、谷壳、玉米粉、红糖组成的培养基。用猴头菇液体菌种作为菌种,把握好液体菌种的接种方法及接种量,通过合理的安排生产环境培养出优质的猴头菇菌丝体成品。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因为野生猴头菇资源的不足及人工栽培难度大导致猴头菇子实体无法大量产出继而影响猴头菇药源的应用问题。同时,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其生产制备工艺,具有培育周期短、生产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高及稳定等特点。此外,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的应用于制药、生物保健品、特色饮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市场前景非常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原料是由38%的米糠、28%的麸皮、22%的谷壳、9%的玉米粉、3%的红糖组成,先将米糠、麸皮、谷壳及玉米粉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再将红糖稀释于适量的清水中,然后把混合物料和糖水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并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整为50~55%得生产用原料,接着把原料分装于培养容器中,原料装入培养容器时的厚度是5~6厘米,最后将装有原料的培养容器进行封口并按常规方法灭菌消毒。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培养好的猴头菇液体菌种转接入培养基质中。3、菌丝培养:将接好种的培养容器移到培养室避光培养,在温度是26~29°C、相对湿度为60~65%的环境下培养4~5天,培养基长满猴头燕菌丝。4、成品:当猴头菇菌丝长满培养基时,将培养基通过低温烘干至培养基含水量低于8%,然后将培养基粉碎至能过100目而得一种成品猴头菇菌粉。本专利技术既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猴头菇菌丝体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施。2、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因为野生猴头菇资源的不足及人工栽培难度大导致猴头菇子实体无法大量产出继而影响猴头菇药源的应用问题。3、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其生产制备工艺,具有培育周期短、生产制备工艺简单、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产品的生产效率高及稳定等特点。4、通过实施 本专利技术,最终产品——猴头菇菌丝体,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的应用于制药、生物保健品、特色饮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市场前景好、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原料是由38%的米糠、28%的麸皮、22%的谷壳、9%的玉米粉、3%的红糖组成,先将米糠、麸皮、谷壳及玉米粉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再将红糖稀释于适量的清水中,然后把混合物料和糖水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并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整为50~55%得生产用原料,接着把原料分装于培养容器中,原料装入培养容器时的厚度是5~6厘米,最后将装有原料的培养容器进行封口并按常规方法灭菌消毒。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培养好的猴头菇液体菌种转接入培养基质中。3、菌丝培养:将接好种的培养容器移到培养室避光培养,在温度是26~29°C、相对湿度为60~65%的环境下培养4~5天,培养基长满猴头燕菌丝。4、成品:当猴头菇菌丝长满培养基时,将培养基通过低温烘干至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猴头菇菌粉的制备方法,其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原料是由38%的米糠、28%的麸皮、22%的谷壳、9%的玉米粉、3%的红糖组成,先将米糠、麸皮、谷壳及玉米粉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再将红糖稀释于适量的清水中,然后把混合物料和糖水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并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整为50~55%得生产用原料,接着把原料分装于培养容器中,原料装入培养容器时的厚度是5~6厘米,最后将装有原料的培养容器进行封口并按常规方法灭菌消毒;(2)接种:在无菌环境下将培养好的猴头菇液体菌种转接入培养基质中;(3)菌丝培养:将接好种的培养容器移到培养室避光培养,在温度是26~29℃、相对湿度为60~65%的环境下培养4~5天,培养基长满猴头菇菌丝;(4)成品:当猴头菇菌丝长满培养基时,将培养基通过低温烘干至培养基含水量低于8%,然后将培养基粉碎至能过100目而得一种成品猴头菇菌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猴头菇菌粉的制备方法,其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原料是由38%的米糠、28%的麸皮、22%的谷壳、9%的玉米粉、3%的红糖组成,先将米糠、麸皮、谷壳及玉米粉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而得混合物料,再将红糖稀释于适量的清水中,然后把混合物料和糖水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并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整为50~55%得生产用原料,接着把原料分装于培养容器中,原料装入培养容器时的厚度是5~6厘米,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覃秀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