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秀花专利>正文

一种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135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4
一种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选择阔叶树种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混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其中在培养管理过程中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当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并成灰色的原基及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当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破了目前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先例。而且生产效率非常高,市场效益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具体包括:选择阔叶树种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混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其中在培养管理过程中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当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并成灰色的原基及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当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实施本专利技术,打破了目前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先例。而且生产效率非常高,市场效益非常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新
,具体涉及到。技术背景日本灰树花,日本人称栗蘑为舞茸,其味道鲜美,口感极佳,深受人们欢迎。在日本灰树花是送礼佳品,销量近次于香菇和金针菇居第三位,每年需要2000万斤。目前我国的蘑菇工厂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白色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蟹味菇、双孢菇五大品种上,而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始。从全球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历史来看,我国灰树花工厂化栽培迟早要兴起一个新产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具体包括:选择阔叶树种所加工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混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其中在培养管理过程中要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当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然后菌丝团块上部变成灰色的原基,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在出菇管理过程中,当原基颜色变为灰色~黑色时,把菌袋移入出菇室,进入出菇室2~3天后,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这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阔叶树种所加工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2、原料组织及配比:木屑82%、麦麸11 %、玉米粉7%。3、混料: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和适量的水混合,将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0~65%而得生产用培养基。4、装袋灭菌:按常规方法将生产用培养基装袋及灭菌消毒。5、接种:同样按照常规方法将灰树花菌种转接到培养料内。6、培养管理:接种后约20天左右,菌丝开始旺盛生长,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袋内温度比室温高约3~5度,高温下基质内的养分就会被大量消耗,因此要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40天左右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然后菌丝团块上部变成灰色的原基,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这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7、出菇管理:原基颜色变为灰色~黑色时,把菌袋移入出菇室,进入出菇室2~3天后,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这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在不会使出菇室内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加强通风换气。8、采收:进入出菇室后约15~20天后就可以按常规方法进行采收子实体。本专利技术既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灰树花的栽培工艺简单,容易实施。2、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从接种到发满菌大约需要40天,污染率仅在2%左右。3、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打破了目前灰树花的工厂化栽培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先例。而且生产效率非常高,市场效益非常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说明。—种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原料选择:选择阔叶树种所加工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2、原料组织及配比:木屑82%、麦麸11 %、玉米粉7%。3、混料: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和适量的水混合,将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0~65%而得生产用培养基。4、装袋灭菌:按常规方法将生产用培养基装袋及灭菌消毒。5、接种:同样按照常规方法将灰树花菌种转接到培养料内。6、培养管理:接种后约20天左右,菌丝开始旺盛生长,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袋内温度比室温高约3~5度,高温下基质内的养分就会被大量消耗,因此要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40天左右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然后菌丝团块上部变成灰色的原基,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这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7、出菇管理:原基颜色变为灰色~黑色时,把菌袋移入出菇室,进入出菇室2~3天后,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这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在不会使出菇室内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加强通风换气。8、采收:进入出菇室后约15~20天后就可以按常规方法进行采收子实体。【权利要求】1.,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择阔叶树种所加工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 (2)原料组织及配比:木屑82%、麦麸11%、玉米粉7% ; (3)混料: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和适量的水混合,将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0~65%而得生产用培养基; (4)装袋灭菌:按常规方法将生产用培养基装袋及灭菌消毒; (5)接种:同样按照常规方法将灰树花菌种转接到培养料内; (6)培养管理:接种后约20天左右,菌丝开始旺盛生长,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袋内温度比室温高约3~5度,高温下基质内的养分就会被大量消耗,因此要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40天左右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然后菌丝团块上部变成灰色的原基,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这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 (7)出菇管理:原基颜色变为灰色~黑色时,把菌袋移入出菇室,进入出菇室2~3天后,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这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在不会使出菇室内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加强通风换气; (8)采收:进入出菇室后约15~20天后就`可以按常规方法进行采收子实体。【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48576SQ201310573901【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6日 【专利技术者】覃秀花 申请人:覃秀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选择:选择阔叶树种所加工的木屑为主要栽培料,并选择麦麸、玉米粉为营养源;(2)原料组织及配比:木屑82%、麦麸11%、玉米粉7%;(3)混料:将上述原料混合起来并搅拌均匀,然后再和适量的水混合,将混合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0~65%而得生产用培养基;(4)装袋灭菌:按常规方法将生产用培养基装袋及灭菌消毒;(5)接种:同样按照常规方法将灰树花菌种转接到培养料内;(6)培养管理:接种后约20天左右,菌丝开始旺盛生长,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袋内温度比室温高约3~5度,高温下基质内的养分就会被大量消耗,因此要保持培养室内温为22~23度、湿度为60~70%,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40天左右菌袋表面形成白色的菌丝团块,然后菌丝团块上部变成灰色的原基,表面产生透明的水滴,这时需要50Lux的照明刺激;(7)出菇管理:原基颜色变为灰色~黑色时,把菌袋移入出菇室,进入出菇室2~3天后,原基全部变为黑色,水滴减少,这时要及时把袋子上部的通气硅窗用刀片切开;同时保持出菇室温度为16~18度,湿度为95%以上,并保持500Lux的照明条件,在不会使出菇室内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加强通风换气;(8)采收:进入出菇室后约15~20天后就可以按常规方法进行采收子实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覃秀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