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骨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347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圈骨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稳定性和生产的快捷的线圈骨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绕线柱及绕线柱两端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柱其中一端挡板上设置一组用于与绕组引出端连接的金属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圈骨架总成,当绕组绕好后,其引出端的线头可绕在线圈插针上,可在通过焊锡固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骨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尤其是一种线圈骨架。
技术介绍
电磁式继电器主要由基座、外壳、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组成,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 线圈引脚,所述的电磁系统主要由线圈、铁芯和轭铁组成;所述的线圈主要由线圈骨架及绕 在线圈骨架上的绕组组成,所述的接触系统主要由带有动触点的动簧、衔铁和静簧部分组 成。传统继电器的绕组其引出端的线头一般都直接滞留在外面,装配时再通过焊接工 艺将其与基座上的线圈引脚连接,存在缺点:1、容易松散、断线;2、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工 艺;3、二次接线只能采用焊锡工艺,接线方式单一、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稳定性和生产的快捷的线圈 骨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绕线柱及分别设置在绕线柱两 端的上挡板和下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柱的下挡板上设置一组用于与绕组引出端 连接的金属件。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件为一对线圈插针,所述的线圈插针 分别插接在所述的下挡板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件还包括一对线圈插片,所述的线圈 插片具有引出端绕线柱和焊接片,所述的线圈插片插接在所述的下挡板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柱的上挡板上设有定位凸起部。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插针向内呈一定角度弯曲。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插针向内弯曲75-90度角。本技术的线圈骨架总成,当绕组绕好后,其引出端的线头可绕在线圈插针上, 可在通过焊锡固定。引出端口采用这种方式设计后,可以使线圈结构,特别是引出端口更加 牢固可靠;二次接线方式多样,如焊接或搭接等;更加适合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线圈骨架总成,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绕线柱I及分别设置在绕线柱I两端的上挡板2和下挡板3,所述绕线柱I的下挡板3上设置一组用于与线 圈绕组引出端连接的金属件。本技术的金属件优选为一对由铜材制成的线圈插针4,所述的线圈插针4分 别插接在所述的下挡板3前端的左右两侧。为满足多功能线圈绕法(具有四个引出端)的需求,所述的金属件还包括一对线圈 插片5,所述的线圈插片5具有引出端绕线柱6和焊接片7,所述的线圈插片5插接在所述下 挡板3后端的左右两侧。当绕组绕好后,其中二根引出端与线圈插针4连接,另外二根引出 端与引出端绕线柱6连接。当二次接线时,通过线圈插针4和焊接片7与连接对象连接。为方便装配,所述的线圈插针4向内弯曲75或90度弯角。所述的绕线柱I的上 挡板2上设有定位凸起部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骨架总成,包括绕线柱(1)及分别设置在绕线柱(1)两端的上挡板(2)和下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柱(1)的下挡板(3)上设置一组用于与绕组引出端连接的金属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骨架总成,包括绕线柱(I)及分别设置在绕线柱(I)两端的上挡板(2)和 下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柱(I)的下挡板(3)上设置一组用于与绕组引出端连 接的金属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件为一对线圈插针(4),所述的线圈插针(4)分别插接在所述的下挡板(3)前端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线圈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件还包括一对线圈插 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阳彭德教吴建和张有根
申请(专利权)人:爱克斯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