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用部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7303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眩膜,其是在基体材料膜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其中,该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nm)和下述定义式所定义的相关长度Ic(μm)满足下述关系式(1)。关系式(1):0≤Ic≤21-8×exp((215-Ra)/40)-13×exp((215-Ra)/400);定义式:相关长度Ic=自乘平均平方根粗糙度Rq(μm)/二次方平均平方根倾斜度Δq×2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眩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用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膜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该防眩膜的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用部件。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防止因荧光灯、太阳等的照明光或外部光线映入画面的重影现象而阻碍可视性,通常在图像显示部的表面设置防眩层。近年来,若在高精细化、彩色化的图像显示装置上直接使用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则产生在显示画面上产生莫尔条纹的问题。关于改进所述莫尔条纹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及2中有公开。所述技术是通过调整防眩膜的微细凹凸结构的排列方向和显示元件的排列方向等来减少莫尔条纹的产生的技术。作为专利文献I及2中公开的技术,具体而言,首先向添加有微粒的防眩层以特定角度挤压赋型辊,在防眩层上形成微细凹凸,通过树脂和微粒的折射率差引起的内部散射和防眩层的微细凹凸引起的表面散射来对所述防眩层赋予防眩性。进而,防眩层的微细凹凸调整为特定角度。通过如上操作,减少莫尔条纹的产生。另一方面,为了将背光源聚光于正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棱镜片。根据该棱镜片的表面形状也存在产生莫尔条纹的问题。为了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膜,其是在基体材料膜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其中,该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nm)和下述定义式所定义的相关长度Ic(μm)满足下述关系式(1),关系式(1):0≤Ic≤21-8×exp((215-Ra)/40)-13×exp((215-Ra)/400)定义式:相关长度Ic=自乘平均平方根粗糙度Rq(μm)/二次方平均平方根倾斜度Δq×2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27 JP 2011-1188161.一种防眩膜,其是在基体材料膜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其中, 该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nm)和下述定义式所定义的相关长度Ic(Um)满足下述关系式(1),关系式(I):0 ≤ Ic ≤ 21 — 8 X exp ((215 — Ra) /40) — 13 X exp ((215 — Ra) /400) 定义式:相关长度Ic =自乘平均平方根粗糙度Rq (μ m)/二次方平均平方根倾斜度AqX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nm)和所述相关长度Ic ( μ m)满足下述关系式(2),关系式(2):0 ≤Ic ≤ 17 — 6 X exp ((225 — Ra) /40) - 11 X exp ((225 — Ra) /4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350~1300n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其中,由所述防眩层的内部散射引起的雾度为O~0.5%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俊哉冈野贤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