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0554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可维持硬涂性与防眩性,同时可极高水平地抑制面眩光的发生以及泛白的发生,能够得到高对比度的优异的显示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眩性膜为在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性膜,该防眩层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含有2种以上的微粒凝聚而成的凝聚体;以通过上述凝聚体在上述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凸部,从而形成上述防眩层表面的凹凸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器(ro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电子纸、平板电脑、触摸屏等图像显示装置中,通常在最外表面设置有用于防止反射的光学层叠体。这样的防反射用光学层叠体通过光的散射或干涉而抑制像的映入(映>9込A )或使反射率降低。作为防反射用光学层叠体之一,已知有在透明性基材的表面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层而成的防眩性膜。该防眩性膜利用表面的凹凸形状使外部光发生散射,能够防止外部光的反射或像的映入所致的可见性的降低。另外,由于该光学层叠体通常设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因而还要求对其赋予硬涂性以使得在处理时不会受伤。作为现有的防眩性膜,例如已知有在透光性基材的表面涂布含有二氧化硅(silica)等填料的树脂而形成了防眩层的防眩性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这些防眩性膜有 下述类型:通过凝聚性二氧化硅等粒子的凝聚而在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类型;在树脂中添加有机填料,在层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类型;或者在层表面层叠具有凹凸的膜并转印凹凸形状的类型;等等。但是,对于这样现有的防眩性膜来说,无论是哪种类型,要通过防眩层的表面形状的作用来得到光漫射和防眩作用,均需要使凹凸形状陡峭或增加凹凸形状以提高防眩性,但若凹凸形状陡峭或增加凸凹形状,则涂膜的雾度值(浊度值)上升,产生泛白(Sff ),具有显示图像的对比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现有类型的防眩性膜中,还具有以下问题:在膜表面会产生被称为所谓面眩光(面^ )的闪烁的光辉,显示画面的可见性降低。面眩光为下述现象:在点亮图像显示装置时,在来自背面的透过光到达画面时,在画面表面出现细小的亮度不匀,若观察者的观察角度改变,则看上去该亮度不匀的位置也移动变化,该现象即为面眩光;在全白色显示或全绿色显示时特别显著。此处,已知有例如分别层叠形成硬涂层与防眩层而成的防眩性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这样的层构成的防反射膜利用与硬涂层同样的树脂使得防眩层表面的微细凹凸形状平缓,从而转换为具有平滑的起伏(々彳、U )、微小凹凸少、且凸部高度低于现有技术的凹凸,能够在维持硬涂性与防眩性的同时谋求对面眩光和泛白发生的抑制。但膜厚会变厚,为10 μ m以上等,无法充分应对近年来防眩性膜薄膜化的要求。另外,在单独使用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在层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情况下,若要谋求防眩性膜的薄膜化,则微粒会在高度方向发生凝聚,因而表面凹凸会变高、产生面眩光或泛白。若为了消除该缺点而减小有机微粒或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降低表面凹凸的高度,则相反地会使表面凹凸的高度过低,容易不具有防眩性,无法稳定得到良好的制品。因此,期望一种具有单层结构的防眩层的防眩性膜,该防眩层为具有平滑的凹凸表面的防眩层,能够在维持硬涂性与防眩性的同时充分抑制面眩光和明室中的泛白,且暗室中的对比度优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870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0103号公报专利文献3:W02006/0882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防眩性膜中,即使硬涂层为单层且为小于10 μ m的薄层,也能够在维持硬涂性和防眩性的同时防止面眩光的发生,不管在明室还是暗室,均可得到图像显示装置为黑显示状态下的优异的亮黑感(画面显示中的具有润湿样光泽的黑色的再现性)。需要说明的是,明室中的亮黑感以目视“泛白”进行评价,暗室中的亮黑感以“暗室对比度”进行评价,因而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泛白”或“暗室对比度”这样的表示。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膜为在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防眩层的防眩性膜,该防眩层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含有通过2种以上的球状微粒凝聚而成的凝聚体;以通过上述凝聚体在上述防眩层的表面形成凸部,从而形成上述防眩层的表面的凹凸形状。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膜中,优选上述2种以上的球状微粒至少含有I种以上的有机微粒和I种以上的无机微粒。另外,优选上述有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3 μ m 10.0 μ m、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为 500nm 5.0 μ m。此外,上述防眩层优选进一步含有粘合剂粒子,上述粘合剂粒子优选偏在(偏在)于上述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的周围。此外,上述粘合剂粒子优选为热解法二氧化硅,上述热解法二氧化硅优选已被表面处理。另外,上述热解法二氧化硅优选已进行了作为表面处理的疏水化处理,上述疏水化处理优选为甲基处理、辛基硅烷处理、或者二甲基硅油处理。此外,上述有机微粒优选为含有选自由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和聚氟乙烯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微粒,上述无机微粒优选为选自由铝硅酸盐、滑石、云母和二氧化硅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微粒。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偏振片,其为具备偏振元件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振片的偏振元件表面具备上述的防眩性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具备上述的防眩性膜或者上述的偏振片。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人对于在透光性基材上具备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层的防眩性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防眩层中含有2种以上微粒的凝聚体、由该凝聚体部分在防眩层表面形成凸部,从而可形成防眩层表面的凹凸形状,由此,与由单一种类和粒径的微粒(例如二氧化硅微粒或丙烯酸苯乙烯粒子)形成凹凸形状的现有防眩层相比,可以形成更为平滑的凹凸形状,其结果,即使防眩层为单层且为小于IOym的薄层,也能够在维持硬涂性与防眩性的同时充分抑制面眩光的发生与泛白的发生,得到暗室对比度优异的防眩性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凝聚体相比于膜厚为非常小的情况下、或上述凝聚体沉在防眩层的下部的情况下等,凝聚体不仅会存在于凸部(其形成凹凸形状的凸部)之下位置、还会存在于凹部之下位置。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膜中,利用光学显微镜的反射观察或透射观察(100倍 300倍)可观察到,大部分的凝聚体形成了凸部。本专利技术的防眩性膜中,在透光性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备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防眩层。上述透光性基材优选具备平滑性、耐热性,机械强度和不扰乱光取向等光学特性优异。作为形成透光性基材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者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从机械强度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可以举出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从光学特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可以举出三乙酸纤维素。上述透光性基材优选将上述热塑性树脂制成富于柔软性的膜状体来使用,根据要求固化性的使用方式,也能够使用这些热塑性树脂的板、或者也可以使用玻璃板的板状体。此外,作为上述透光性基材,可以举出具有脂环结构的非晶态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C0P)膜。其是使用了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淳哉北村祐小久见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