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945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FS-IGBT)的制备方法,属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用于制备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并在其背面完成场终止层掺杂的晶片;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对所述晶片的正面完成正面工艺流程;去除所述保护层;以及在所述场终止层上形成背电极。该制备方法能防止FS层在正面工艺流程中被局部破坏,从而有利于提高FS-IGBT的性能和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涉及场终止(Field Stop,FS) IGBT,尤其涉及一种在晶片背面形成保护层以实现对IGBT的场终止层进行保护的IGBT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IGBT是一种常见的功率型器件,其中包括一种FS-1GBT。在FS-1GBT的常规制备方法中,通常是先在晶片(wafer)的背面形成FS层之后、再按照常规的IGBT正面工艺流程来进行流片,最后在其背面的FS层之上形成背电极(例如用作集电极);正面工艺流程中工艺复杂、步骤繁多,晶片背面的FS层容易在正面工艺流程的流片过程中受到损伤,例如,表面划伤,从而对FS层造成局部破坏。这种破坏不但会降低FS-1GBT的制备成品率,也会对FS-1GBT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FS-1GBT的制备过程中对其背面FS层实现良好保护一直是本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FS-1GBT的制备过程对其背面FS层实现良好保护。为实现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制备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并在其背面完成场终止层掺杂的晶片; 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 对所述晶片的正面完成正面工艺流程; 去除所述保护层;以及 在所述场终止层上形成背电极。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多晶硅保护层。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其中,保护层同时形成在所述晶片的正面上,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之后,去除所述晶片的正面上的保护层。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场终止层掺杂采用离子注入掺杂方式。进一步,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之后,对所述场终止层掺杂进行推阱工艺以形成场终止层。优选地,所述场终止层的掺杂浓度范围为1E12离子/cm3至1E19离子/cm3 优选地,在所述晶片的背面形成有用于防止离子注入对半导体衬底晶格损伤。优选地,所述多晶硅保护层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方法形成。优选地,所述多晶硅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100纳米至2000纳米。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去除采用干法刻蚀方法。进一步,完成所述正面工艺流程至少地完成正面的隔离介质层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制备过程所使用的保护层实现了在正面工艺流程中对场截止层的保护,防止FS层在正面工艺流程中被局部破坏,从而有利于提高FS-1GBT的性能和成品率。【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全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FS-1GBT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至图7是对应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介绍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由于刻蚀引起的圆润等形状特征未在附图中示意出。[0021 ] 本文中,用于制备FS-1GBT的晶圆中,其背面定义为用于形成FS层的一面,其正面定义为至少用于形成FS-1GBT的栅端的一面。在描述中,使用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底面”和“底部”等)以及类似术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部件表示附图中示出的方向或者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方向。这些方向性术语用于相对的描述和澄清,而不是要将任何实施例的定向限定到具体的方向或定向。图1所示为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FS-1GBT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至图7所示为对应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结构变化示意图。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垂直于晶片表面并从晶片的背面指向晶片的正面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平行于晶片表面并以栅端之下的沟道方向定义为X方向。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刻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步骤S10,提供用于制备FS-1GBT的、并在其背面完成FS层掺杂的晶片。如图2所示,晶片100为N-掺杂的半导体衬底,其掺杂浓度为欲形成的IGBT的漂移层的掺杂浓度,因此,晶片100的掺杂浓度范围选择为8E12离子/cm3至1E13离子/cm3,例如为9E12离子/cm3。晶片100的背面上需要离子注入掺杂以形成FS层,在该实施例中,为防止背面离子注入造成半导体衬底晶格损伤,在晶片100的背面形成薄氧化层120。具体地,可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晶片100的正面也形成薄氧化层120(如图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特定工艺,使在晶片背面形成薄氧化层120的同时,在晶片的正面并不形成薄氧化层120。薄氧化层120的厚度范围为IOnm至IOOOnm (例如为lOOnm,其厚度较薄,因此难以实现背面保护作用。通过在晶片100的背面离子注入,形成相对高掺杂的FS层110a,在其后的步骤中,FS层IlOa中的杂质通过推阱工艺被激活。进一步,步骤S20,在晶片背面上沉积形成多晶硅保护层并对FS层掺杂进行推阱。如图3所示,在晶片背面形成多晶硅保护层130,其可以通过各种薄膜沉积工艺形成,例如,通过LPCVD。具体地,其厚度范围为IOOnm至2000nm,例如为500nm。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还对FS层IlOa进行了推阱工艺,从而最终形成FS层110,多晶硅保护层130形成在薄氧化层120之上,可以对FS层110实现保护作用。FS层110的掺杂浓度范围可以为1E12离子/cm3至1E19离子/cm3,例如为1E18离子/cm3。需要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晶片背面沉积形成多晶硅保护层130时,不可避免地在晶片的正面也形成了多晶硅保护层130,正面的多晶硅保护层130并未实现保护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特定沉积工艺,使在晶片背面沉积形成多晶硅保护层130的同时,在晶片的正面并不形成多晶硅保护层130。进一步,步骤S30,去除晶片的正面上形成的多晶硅层和薄氧化层。如图4所示,晶片的正面的多晶硅层130和薄氧化层120并不能在其后的工艺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因此,在此步骤中将它们去除,以暴露半导体衬底准备进行正面工艺。在该实施例中,多晶硅层130和薄氧化层120可以采用干法刻蚀去除。进一步,步骤S40,对晶片的正面完成正面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在晶片的正面至少地制备形成P-体区140、发射极150、栅介质层160、多晶娃栅电极170以及隔离介质层180 (用于实现发射电极(即正面的隔离介质层,图中未示出)与多晶硅栅电极的电隔离),从而完成正面工艺流程。在该实施例中,正面工艺流程至少地完成隔离介质层180,从而在其后的背面工艺中,对正面的器件表面的损坏作用小。需要理解的是,晶片的正面所形成的具体器件结构不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限制,其具体工艺流程方法也不是限制性的。但是,晶片背面的保护层的具体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与正面工艺流程的兼容,例如,温度参数、刻蚀选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用于制备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并在其背面完成场终止层掺杂的晶片;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对所述晶片的正面完成正面工艺流程;去除所述保护层;以及在所述场终止层上形成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用于制备场终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并在其背面完成场终止层掺杂的晶片; 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 对所述晶片的正面完成正面工艺流程; 去除所述保护层;以及 在所述场终止层上形成背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多晶硅保护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同时形成在所述晶片的正面上,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之后,去除所述晶片的正面上的保护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终止层掺杂采用离子注入掺杂方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片的背面上形成保护层之后,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芮强王根毅邓小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