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及其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811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6:44
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包括:建立整合电路区块,其中,整合电路区块具有常开缓冲器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设定开关信号起始点以及信号终止点,并于信号起始点以及信号终止点间的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标准电路区块,其中,各标准电路区块具有标准电源开关电路。检视信号起始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相邻的各标准电路区块间以及信号终止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的多数条导线片段的多个线段长度。在各线段长度大于预设值时,置换与各线段耦接的各标准电路区块为整合电路区块并成为多个被置换的电路区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消除需要透过手动来置放常开缓冲器的动作,降低布局的复杂度,有效减低电路布局的面积,进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片及其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在低功率积体电路设计上配置常开缓冲器(AlwaysOnbuffer,AObuffer)的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
技术介绍
在习知的低功率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中,为了降低电源电压下降(IRdrop)的现象,在开关信号传输导线中,透过串接多个常开缓冲器(AlwaysONbuffer,AObuffer)在电源开关电路(PowerGatingCell)间是一种常见的作法。通常,在习知技术中,常开缓冲器的布局通常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而在选择可以放置常开缓冲器的区域时,也常需要寻找晶片中额外的区域。如此一来,除了增加布局的复杂度以外,还会耗去较大的布局面积,造成晶片成本的提升。另外,在习知技术中,若采用具有双电源接脚的架构的常开缓冲器时,还需要针对电源线的走线作特殊的考量,也因此,经常会发生所谓的走线壅塞(routingcongestion)的现象,而更为提升布局的复杂度,并可能导致布局面积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有效降低线路布局的复杂度,并减少所需要的布局面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包括:设定一信号起始点以及一信号终止点;于所述信号起始点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间的一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标准电路区块与多个缓冲器,其中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具有所述标准电源开关电路;检视所述信号起始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相邻的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间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的多数条导线片段的线段长度;以及在各所述线段长度大于一预设值时,置换与各所述导线片段耦接的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为所述整合电路区块并成为多个被置换的电路区块且移除各所述导线片段上的所述多个缓冲器,其中每一所述整合电路区块具有一常开缓冲器以及一标准电源开关电路。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包括:建立一整合电路区块,其中,整合电路区块具有常开缓冲器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并且,设定信号起始点以及信号终止点,于信号起始点以及信号终止点间的信号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整合电路区块以成为多个传输电路区块。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晶片,包括电源开关电路。其中,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信号起始点、传输路径、多个标准电路区块、多个整合电路区块以及电源开关信号终止点。其中,电源开关电路依据单一布线路径配置由所述信号起始点通过标准电路区块与所述整合电路区块至电源开关信号终止点。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建立同时具有常开缓冲器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的整合电路区块,并在进行晶片内的信号布局时,利用整合电路区块来取代标准电路区块,并藉以克服传输信号上所可能发生的电源电压下降(IRdrop)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利用整合电路区块的置换方法,可以消除需要透过手动来置放常开缓冲器的动作,降低布局的复杂度,而整合电路区块的布局面积又个别放置常开缓冲器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面积为小,有效减低电路布局的面积,进以降低生产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的流程图。图2A绘示整合电路区块200的示意图。图2B以及图2C绘示图1实施例的步骤S120~S140的一实施动作示意图。图2D绘示图2C的部份传输导线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2E以及图2F绘示图1实施例的步骤S120~S140的另一实施动作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的流程图。图4绘示图3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示意图。附图说明:S110~S140、S310~S330: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步骤200:整合电路区块210、AOB1~AOB4:常开缓冲器220: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01~208、251~2512:标准电路区块SIN:标准输入端SOUT:标准输出端AIN:常开输入端AOUT:常开输出端INV1、INV2:反向器PM1:P型电晶体VDDT、VCCT:电源传输端SA1:信号起始点SB1:信号终止点L1~L9、LA:导线片段201_1~208_1、259_1~2512_1:整合电路区块401:核心电路410~450:整合电路区块BUF1~BUF6:缓冲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在步骤S110中,整合常开缓冲器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来建立整合电路区块。请同步参照图2A,图2A绘示整合电路区块200的示意图。其中,建立整合电路区块200是透过将常开缓冲器210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在固定的区域中进行整合式的布局所建构而成的。简单来说,在进行整合电路区块200的建立时,可以在整合电路区块中设定标准输入端SIN、标准输出端SOUT、常开输入端AIN以及常开输出端AOUT。接着,在将常开缓冲器210布局在整合电路区块200中的常开输入端AIN以及常开输出端AOUT之间,并使常开缓冲器210的输入端耦接至常开输入端AIN,且使常开缓冲器210的输出端耦接至常开输出端AOUT。另外,并将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布局在整合电路区块200中的标准输入端SIN以及标准输出端SOUT间,并使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的输入端耦接至标准输入端SIN,且使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的输出端耦接至标准输出端SOUT。在图2A的绘示中,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由反向器INV1、INV2以及P型电晶体PM1所构成。其中,反向器INV1接收传送自标准输入端SIN的信号,并对标准输入端SIN上的信号进行反向后传送至P型电晶体PM1的栅极,以控制P型电晶体PM1的导通或断开。P型电晶体PM1的源极以及漏极分别耦接至电源传输端VDDT以及VCCT,并且,在当P型电晶体PM1依据其栅极所接受的信号而导通时,电源传输端VDDT上所接收的电源会被传送至电源传输端VCCT上,相反的,若当P型电晶体PM1依据其栅极所接受的信号而断开时,电源传输端VDDT与电源传输端VCCT间的电源传输路径会被切断。另外,反向器INV2则串接在反向器INV1的输出端以及标准输出端SOUT间,反向器INV2用以针对反向器INV1的输出端上的信号进行反向,并将反向后的信号传送至标准输出端SOUT。值得注意的,常开缓冲器210可以与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共用操作电源,而所共用的操作电源可以是由电源传输端VDDT所接收的电源。并且,这种整合常开缓冲器210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以进行整合式布局所建构的整合电路区块200所需要的布局面积会比分别针对常开缓冲器210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进行独立布局所需要的总面积来得小。而且,在整合电路区块200中所具有的整合常开缓冲器210以及标准电源开关电路220的操作电源可以共用的条件下,可以省去独立进行常开缓冲器210的布局时还需要另外配置操作电源的电源线的布局动作,有效降低布局的复杂度。请重新参照图1,在步骤S120中,则针对开关信号起始点以及终止点进行设定,并于信号起始点以及信号终止点间的导线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标准电路区块。以下请同步参照图2B以及图2C,图2B以及图2C绘示图1实施例的步骤S120~S140的一实施动作示意图。在图2B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晶片及其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设定一信号起始点以及一信号终止点;于所述信号起始点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间的一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标准电路区块与多个缓冲器,其中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具有所述标准电源开关电路;检视所述信号起始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相邻的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间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的多数条导线片段的线段长度;以及在各所述线段长度大于一预设值时,置换与各所述导线片段耦接的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为所述整合电路区块并成为多个被置换的电路区块且移除各所述导线片段上的所述多个缓冲器,其中每一所述整合电路区块具有一常开缓冲器以及一标准电源开关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开关电路的布局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设定一信号起始点以及一信号终止点;于所述信号起始点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间的一传输路径间放置多个标准电路区块与多个缓冲器,其中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具有标准电源开关电路;建立一整合电路区块,其中所述整合电路区块具有一常开缓冲器以及所述标准电源开关电路,建立一整合电路区块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整合电路区块中设定一标准输入端、一标准输出端、一常开输入端以及一常开输出端;以及配置使所述常开缓冲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常开输入端,且使所述常开缓冲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常开输出端,并配置使所述标准电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标准输入端,使所述标准电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标准输出端;检视所述信号起始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相邻的各所述标准电路区块间以及所述信号终止点与相邻的标准电路区块间的多数条导线片段的线段长度;以及在各所述线段长度大于一预设值时,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哲张仲乔
申请(专利权)人: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