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562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盘管换热器、风机、水泵和布水器;所述盘管换热器由多个换热管片通过进口集管和出口集管连接组成,所述换热管片包括盘管和填料。所述盘管设有至少一片用于引导喷淋冷却水从上层换热管流向下层换热管的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冷却盘管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却盘管冷却水的布水覆盖率、提高换热效率、防止飞水、降低通风阻力,具有传热面积大、清洗容易的优点,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盘管作为换热器的蒸发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现阶段市场上蒸发式冷凝器用盘管是横向盘管,通过对盘管外表面采用喷淋水进行冷却,并利用循环的喷淋水使空气蒸发带走热量。由于盘管的上下管之间无介质引导冷却水流动,当冷却水自上而下降落时,在垂直风向的牵引下,冷却水无序飘动易产生飞水,盘管上布水不均匀,易存干点,降低换热能力并存在结垢风险。冷却风向垂直于盘管(即冷却风从每个换热管片所形成的平面空间穿过,并与换热管的直管段垂直),盘管会存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在背风面缺乏空气对流换热,降低盘管换热效率。盘管弯头部分的布水和通风条件很差,此部分换热面积没有合理利用。为达到蒸发量、保证换热量,所配盘管长度则需加大,由于增加了金属材料的使用量,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同时由于传统横向盘管的管与管之间错位布置,没有机械清洗的操作空间,亦存在难清洗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具有可降低冷却盘管冷却水温度、提高冷却盘管冷却水的布水覆盖率、提高换热效率和清洗容易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盘管换热器、风机、水泵、布水器、集水池和框架;所述盘管换热器由多个换热管片通过进口集管和出口集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片包括盘管和填料,所述盘管设有至少一片用于引导喷淋冷却水从上层换热管流向下层换热管的填料。优选,所述盘管纵向设置,即所述风机吹入的冷却风沿所述盘管的直管段的大致长度方向流动。进一步地,所述盘管的换热管呈S形弯折,所述填料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以将所述换热管连成一片连续的水流面。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的管间距相同,或者管间距从位于先接受喷淋冷却水的上层至后接受喷淋冷却水的下层逐渐变小。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具有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的向下坡度。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的长度从位于先接受冷却水喷淋的上层至后接受喷淋冷却水的下层逐渐增加。进一步地,所述盘管的换热管呈S形弯折,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换热管形成的平面空间内,且与所述换热管相互配合地固接,连续覆盖于多个所述换热管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进一步地,一片或多片所述填料以卡合方式贴合于所述换热管。进一步地,两片或两片以上所述填料相对贴合于所述换热管。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的顶部和/或换热器底部还可以增加设置有一片或多片填料,和/或在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片之间增加一片或多片填料。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填料设置进风用的均风结构,另一端填料上设置防飞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高温流体经进口集管进入盘管换热器,此时水泵将集水池中的低温水输送到蛇形盘管顶部的布水器,并喷淋到蛇形盘管的外表面形成很薄的水膜,结合有填料的纵向蛇形盘管,使冷却水流经上层换热管表面后在填料的引导下流向下层换热管表面,实现引导播水。与此同时,风机将温度及相对湿度较低的风引入蒸发式冷凝器所在空间,使其与换热器和流经换热器及填料的冷却水进行充分热交换,水膜中部分水吸热后蒸发,其余落入集水池,供水泵循环用,同时高温的流体被冷却成低温流体后从出口集管流出。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采用纵向盘管,冷却风向与盘管长度方向一致,不存在背风面,减少换热盘管表面干点,减少换热盘管结垢风险;2、纵向盘管两端弯头置于气流和冷却水播洒空间内,提高盘管有效利用面积;3、使用本蒸发式冷凝器清洁容易,维护较为方便,使用成本较低;4、本蒸发式冷凝器采用填料耦合纵向盘管,减少冷却水在冷却空气的吹动下沿换热管底部向后漂移或飞水的现象,同时增大冷却水蒸发换热表面积,而使经过盘管升温后的水流经填料后实现部分降温,提高冷却水与下一层盘管的换热温差,最终可达到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换热管使用量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的A-A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可示换热器的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一中的换热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一中的换热管片的剖视图;剖视方向对应于图3的A-A向;图5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一中另一种换热管片的剖视图;剖视方向对应于图3的A-A向;图6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二中的换热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示换热管片的A-A向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的盘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三的剖面示意图;图12a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实施例四结构的示意图;图12b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中均风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2c是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中防飞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将风机放置在换热器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将风机垂直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将风机垂直放置并采用双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将风机垂直放置并采用双组换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1、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本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盘管换热器1、风机2、水泵3、布水器4、集水池5和框架6 ;所述换热器I由多个蛇形盘管形成的换热管片通过进口集管9和出口集管10连接组成。每个换热管片包括纵向蛇形(S形)盘管7和填料8,填料设置在蛇形盘管形成的平面空间之间,填料和盘管形成一个紧密配合的结构,SP两者耦合连接,形成管片结构。盘管纵向设置,即所述风机吹入的冷却风沿所述盘管的直管段的大致长度方向(两者并不需要完全平行)流动;基本上就是冷却风从每个换热管片所形成的平面空间平扫过,所述盘管7设有至少一片用于引导喷淋冷却水从上层换热管流向下层换热管的填料8。其中,蛇形盘管7由换热管连续S形弯曲而成,其中换热管71的直线段大致基本平行。该盘管7也可以采用可安装填料并适用于蒸发冷凝器内的其它形状。蛇形盘管7的换热管可以采用铜管、不锈钢管或镀锌钢管等,其内部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螺旋形、波纹形和橄榄形等形状。作为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蛇形盘管7内外表面可以采用光滑表面,优选采用设有内、外螺纹的强化传热表面,同时所述蛇形盘管外表面设有亲水或防腐涂层。每个蛇形盘管均设有流道的入口及出口。图3、4示出了换热管片的结构,包括盘管7和填料8,具有由一片填料8与盘管7形成连续耦合连接的结构。如图中所示,该一片的填料对应相应位置盘管的换热管71,设有相当数量与之大小配合的多条凹槽81,以用于容置换热管。安装时,只需将一片填料以卡合方式直接贴合于蛇形盘管的换热管表面即可,当然也可以辅助有其它的固定连接。安装后,上述一片填料8将盘管7的换热管的一侧表面全部覆盖。填料8由但不限于橡塑(PVC、PP、PE等)、纸质或铝箔、铜箔等金属材料制成。填料8可以是一片表面平滑的平板填料,也可以是一片单向或多向的波纹型填料;其截面形状可以是波浪形、矩形或长圆形,其中优选填料的单侧或双侧形成有波浪形凸凹表面,以利于喷淋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盘管换热器、风机、水泵、布水器、集水池和框架;所述盘管换热器由多个换热管片通过进口集管和出口集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片包括盘管和填料;所述盘管设有至少一片用于引导喷淋冷却水从上层换热管流向下层换热管的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耦合盘管蒸发式冷凝器,包括盘管换热器、风机、水泵、布水器、集水池和框架;所述盘管换热器由多个换热管片通过进口集管和出口集管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片包括盘管和填料; 所述盘管设有至少一片用于引导喷淋冷却水从上层换热管流向下层换热管的填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的换热管呈S形弯折;所述填料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之间,以将所述换热管连成一片连续的水流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的管间距相同,或者管间距从位于先接受喷淋冷却水的上层至后接受喷淋冷却水的下层逐渐变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具有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的向下坡度。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纵向设置,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