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512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调风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驱动装置、主动曲柄、曲柄连杆、联动曲柄、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所述调风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曲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与联动曲柄连接,所述联动曲柄通过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斜面变径调节装置,所述移动件顶端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呈带锥度的管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在进行燃烧器负荷调节时,随进风口风门板的开关调节进风量的同时,可以同步调节火焰管出风口截面的大小,从而保证燃烧器负荷大小变化时,火焰管处的风速基本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流通调节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燃烧器在进行负荷调节时,其配风量只是通过调节进风口风门板的开关度实现的,火焰管部位的配风截面是固定不变的,即最大负荷时风速最高,最小负荷时风速最低。随着燃烧器输出功率以及负荷调节范围的增大,在进行负荷调节时,特别是调到最小负荷时,而配风量最小时,火焰管部位气体流速过低,燃烧的火焰不能被吹出火焰管,甚至发生回燃,将燃烧器壳体及供能元气件烧损而无法使用,并会造成安全事故,同时,最小负荷很难达到要求值,燃气和配风混合及燃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在进行燃烧器负荷调节时,随进风口风门板的开关调节进风量的同时,可以同步调节火焰管出风口截面的大小,从而保证燃烧器负荷大小变化时,火焰管处的风速基本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调风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驱动装置、主动曲柄、曲柄连杆、联动曲柄、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所述调风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曲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与联动曲柄连接,所述联动曲柄通过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斜面变径调节装置,所述移动件顶端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呈带锥度的管状。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滑动组件与气体喷嘴,所述气体喷嘴呈管状,所述气体喷嘴外沿支撑滑动组件,所述气体喷嘴通过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焊接为一体,所述活动调节件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活动调节件呈带锥度的管状,所述活动调节件的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斜面变径调节装置的最小直径。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滑动组件与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呈管状,所述滑动导轨外沿支撑滑动组件,所述滑动轨道通过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焊接为一体,所述活动调节件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活动调节件呈带锥度的管状,所述活动调节件的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斜面变径调节装置的最小直径。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联动曲柄包括终端曲柄、过渡回转轴、支撑组件与中间曲柄,所述终端曲柄的一端与移动件拉杆连接,另一端垂直固定在过渡回转轴上,所述中间曲柄的一端与曲柄连杆连接,另一端垂直固定在过渡回转轴上,所述过度回转轴的两端回转安装在支撑组件内部,所述支撑组件焊接在壳体上。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执行器或伺服电机。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调风门包括若干平行风门板,每个风门板沿轴向中心线位置设置风门轴,所述风门轴的两端通过风门联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联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不仅可以调节进风口风门板的开关度,与此同时还可以联动出风口截面的大小,有效的调节了燃烧器的负荷,在保证燃烧器负荷大小变化时,火焰管处的风速基本不变。这样既能保证燃气和配风有效混合达到最好的燃烧效果,又能防止在配风量最小时燃烧的火焰不会发生回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的出风口流通截面逐渐变大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的出风口流通截面逐渐变小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5,所述壳体15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调风门,所述壳体15内部设置驱动装置11、主动曲柄12、曲柄连杆10、联动曲柄、移动件拉杆5与移动件,所述调风门与驱动装置11连接,所述主动曲柄12一端与驱动装置11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10与联动曲柄连接,所述联动曲柄通过移动件拉杆5与移动件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所述移动件顶端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内;所述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呈带锥度的管状。当本专利技术用于燃烧低热值气体时,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1、滑动组件3与气体喷嘴4,所述气体喷嘴4呈管状,所述气体喷嘴4外沿支撑滑动组件3,所述气体喷嘴4通过滑动组件3与活动调节件I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3与活动调节件I焊接为一体,所述活动调节件I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内,所述活动调节件I呈带锥度的管状,所述活动调节件I的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的最小直径。当本专利技术用于燃烧燃油或者高热值气体时,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1、滑动组件3与滑动导轨4,所述滑动导轨4呈管状,所述滑动导轨4外沿支撑滑动组件,所述滑动轨道4通过滑动组件3与活动调节件I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3与活动调节件I焊接为一体,所述活动调节件I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内,所述活动调节件I呈带锥度的管状,所述活动调节件I的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斜面变径调节装置2的最小直径。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联动曲柄包括终端曲柄6、过渡回转轴8、支撑组件9与中间曲柄7,所述终端曲柄6的一端与移动件拉杆5连接,另一端垂直固定在过渡回转轴8上,所述中间曲柄7的一端与曲柄连杆10连接,另一端垂直固定在过渡回转轴8上,所述过度回转轴8的两端回转安装在支撑组件9内部,所述支撑组件9焊接在壳体15上。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11为电动执行器或伺服电机。上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中,调风门包括若干平行风门板14,每个风门板14沿轴向中心线位置设置风门轴13,所述风门轴13的两端通过风门联动装置与驱动装置11联动连接。将主动曲柄12连接在驱动调风门的驱动装置11 (伺服电机或自动执行器)上,和移动件实现联动,在调风门被驱动时,主动曲柄12拉或推动曲柄连杆10,曲柄连杆10拉或推动中间曲柄7,中间曲柄7转动过渡回转轴8,过渡回转轴8转动终端曲柄6,终端曲柄6驱动移动件拉杆5,移动件拉杆5拉或推动移动件,从而实现燃烧器进风口与出风口截面的同步调节。如图3所示,活动调节件I和滑动组件3可以通过滑动组件3支撑在气体喷嘴(或者滑动导轨)4上,经过移动件拉杆5的推拉前后滑动,此位置为风门打开,进风口流通截面逐渐变大,调节件同时向箭头方向移动,出风口流通截面亦逐渐变大。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调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驱动装置、主动曲柄、曲柄连杆、联动曲柄、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所述调风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曲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与联动曲柄连接,所述联动曲柄通过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斜面变径调节装置,所述移动件顶端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呈带锥度的管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调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驱动装置、主动曲柄、曲柄连杆、联动曲柄、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所述调风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曲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连杆与联动曲柄连接,所述联动曲柄通过移动件拉杆与移动件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斜面变径调节装置,所述移动件顶端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呈带锥度的管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滑动组件与气体喷嘴,所述气体喷嘴呈管状,所述气体喷嘴外沿支撑滑动组件,所述气体喷嘴通过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活动调节件焊接为一体,所述活动调节件插设在斜面变径调节装置内,所述活动调节件呈带锥度的管状,所述活动调节件的最大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斜面变径调节装置的最小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通截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动调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士兴仲伟沧吴瑞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