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被动地移动流体的直接驱动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4489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3:00
一种构造为用于移动变速箱内的流体的装置。在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联接至变速箱内的可旋转构件的基部部分。该装置的入口部分构造成从变速箱的存储器部汲取流体。该装置构造成利用离心力使流体从入口部分沿着圆锥形部分的内表面朝基部部分移动。在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具有外螺纹部的圆锥形部分,外螺纹部构造成在装置的旋转期间捕获流体。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螺纹部构造成利用离心力使通过螺纹部捕获的流体沿着圆锥形部分的外表面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被动地移动流体的直接驱动旋转装直
本申请涉及一种构造为用于被动地移动流体的直接驱动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流体泵可以用于在变速箱、传动装置、或者其他可能需要润滑/冷却的机械系统内移动润滑/冷却流体。常规的变速箱流体泵构造成从集油槽中汲取流体并克服重力将流体泵送至期望位置。常规的流体泵具有显著的缺点,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许多导致操作故障的弱点(包括流体传输线路)、增加的认证需要(在飞行器的实施中)、花费、复杂性、以及维护需求。因此,需要改进的用于克服重力移动流体的装置。【附图说明】在所附加的权利要求中给出了认作为本申请设备的特点所在的创新性特征。然而,设备本身和优选的使用模式以及其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在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参照以下细节性描述而得到最好的理解,附图中:图1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变速箱的飞行器的侧视图;图2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中的装置在剖面线3-3处截取的剖视图。图4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来自图3的装置的一部分的细节图;图5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部分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细节图;图6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部分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细节图;图7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中的装置在剖面线7-7处截取的剖面图;图8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中的装置在剖面线8-8处截取的剖面图;图9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中的装置在剖面线9-9处截取的剖面图;图10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来自图9的装置的一部分的细节图。图11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来自图9的装置的一部分的细节图;以及图12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变速箱中的装置在剖面线12-12处截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了设备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为了清晰起见,可以不在这个说明书中对实际实现的所有特征进行描述。当然要理解的是在任何这样的实际的实施方式的开发中,多个特定实施方案必须有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的,例如符合与系统相关和与商业相关的限制,这在各实现方案间是不同的。此外,需要理解的是这样的开发工作可能很复杂并且耗费时间,但是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却是日常的工作。在本说明书中,由于附图中图示了装置,因此可以对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部件各方面的空间方位提供参考。然而,在完成本申请的阅读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构件、设备等可以定位在任意的期望方位。从而,由于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可以定向在任意的期望方向,所以用以描述不同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用以描述这些部件多方面的空间方位的例如“上方”、“下方”、“上部”、“下部”等的措辞的使用应当分别理解为描述部件或这些部件的多方面的空间方位之间的相对关系。本申请的设备为一种构造为用于被动地移动流体的直接驱动旋转装置。更具体地,直接驱动旋转装置构造成被动地在变速箱或其它使用润滑/冷却流体的机械系统内移动润滑/冷却流体。该设备能够有效地使流体克服重力移动到变速箱内的期望位置。此外,该设备构造成直接驱动并且被动移动流体,从而排除了利用常规泵在变速箱内移动流体可能必要的认证要求。该设备还构造成准确地和有效地将流体移动至变速箱内的期望位置。此外,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具有捕获周围的流体并且将其再分布至变速箱内的期望位置的能力。设备的这些优势和其他优势在本文中进一步地被描述。本申请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上优势中的一些、全部或者不包括以上优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本文中所包括的附图、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可以容易地清楚一个或更多个其他技术优势。此时参照附图中的图1,示出了旋翼飞行器101。旋翼飞行器101具有旋翼系统103,该旋翼系统103具有多个旋翼叶片105。每个旋翼叶片105的斜度可以被操纵以便有选择地控制旋翼飞行器101的方向、推力、以及提升。旋翼飞行器101还包括机身107、抗扭系统109、以及尾翼111。通过至少一个发动机113将扭矩供应给旋翼系统103和抗扭系统109。主旋翼变速箱115与发动机的主输出驱动轴和主旋翼桅杆可操作地相关联。另外,中间变速箱117与尾旋翼驱动轴119和尾旋翼驱动轴121可操作地相关联。[0021 ] 此时还参照图2-4,中间变速箱117包括构造成被动地移动流体203至变速箱117内的期望位置的直接驱动旋转装置201。例如,装置201构造成使流体203克服重力而移动。装置201可以分类为用于联接至变速箱117的旋转部分的直接驱动装置,从而在变速箱117的操作期间,不需要主动指令或者利用后续的、相继的流体传送系统(例如,流体线路)而被动地旋转。变速箱117可以包括联接至尾旋翼驱动轴119的输入构件205。类似的,变速箱117可以包括联接至尾旋翼驱动轴121的输出构件207。变速箱117构造成将扭矩从沿着尾旋翼驱动轴119的轴线转变成沿着尾旋翼驱动轴121的轴线。变速箱117包括壳体209。通过在输入旋转构件213与壳体209之间可操作地关联的输入双轴承211,输入旋转构件213能够相对于壳体209旋转。类似的,通过在输出旋转构件217与壳体209之间可操作地关联的输出双轴承215,输出旋转构件217能够相对于壳体209旋转。在操作期间,必须要将润滑/冷却流体203供应给轴承、密封件、以及其他与变速箱相关的部件。在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装置201构造成将润滑/冷却流体供应给输入双轴承211以及输出双轴承215。应当理解的是装置201的确切构型是特定于实现的。此外,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装置201可以修改为可选择地收集流体并将流体供应至变速箱内的不同部件。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装置210具有圆锥形部分219、入口部分221、以及基部部分223。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圆锥形部分219、入口部分221、以及基部部分223被示出为一体式装置,替代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将圆锥形部分219、入口部分221、以及基部部分223分成可操作地彼此相关联的单个部件。例如,装置201可以通过紧固件225a和225b联接至输出旋转构件217。应当理解的是装置201可以利用任意多种适当的部件以多种构型联接至输出旋转构件217。入口构件221为在入口构件221的内部上具有螺纹部227的窄的圆筒形部,螺纹部227构造成在装置201的旋转期间使流体移动。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螺纹部227包括机加工在入口部分221的内部中的螺纹。简要地参照图5,入口部分221的替代实施方式包括被螺纹连接到螺纹部227中的凹槽中的螺纹插入件501。简要地参照图6,入口部分221的替代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内部螺旋构造(auger configuration)的插入件601。例如,插入件601可以压配合、螺纹连接、和/或粘结至入口部分221的内部。图4至6示出了入口部分221的多种可能的构造。在操作期间,装置201连同输出旋转构件217 —起旋转,装置201和输出旋转构件217两者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231。装置201和输出旋转构件217的确切旋转速度是特定于实现的。但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装置201和输出旋转构件217大约以每分钟4500转旋转。装置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移动变速箱内的流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部部分,所述基部部分联接至所述变速箱内的可旋转构件;入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构造成从所述变速箱的存储器部汲取流体;以及圆锥形部分,所述圆锥形部分具有内表面;其中,所述装置构造成利用离心力使流体从所述入口部分朝所述基部部分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25 US 13/557,2801.一种用于移动变速箱内的流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部部分,所述基部部分联接至所述变速箱内的可旋转构件; A 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构造成从所述变速箱的存储器部汲取流体;以及 圆锥形部分,所述圆锥形部分具有内表面; 其中,所述装置构造成利用离心力使流体从所述入口部分朝所述基部部分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圆锥形部分中的孔口,所述孔口构造成在所述装置旋转时将部分流体喷射到所述变速箱内的期望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入口部分包括: 内表面上的螺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螺纹部与所述入口部分是一体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螺纹部为螺纹接合至所述入口部分的内部的螺纹插入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螺纹部为附接至所述入口部分的内部的插入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入件为螺旋构造。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部构件通过紧固件联接至所述可旋转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构造成绕与所述可旋转构件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部分为圆筒形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为润滑流体。12.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 输入旋转构件; 输出旋转构件; 壳体;以及 用于移动所述变速箱内的流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克·A·西努萨斯沃尔特·韦斯特·赖利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