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410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它包括壳体(1)、后盖(2)和旋转轴(3),壳体(1)内设有壳体容腔(4),后盖(2)上设有吸油通道,吸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吸油口A(5)、增压容腔(6)、增压泵安装孔(7)和吸油口B(8),增压泵安装孔(7)内安装有增压泵(9),后盖(2)上设有补油冲洗通道(13),增压容腔(6)通过补油冲洗通道(13)与壳体容腔(4)连通。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进行补油和冲洗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同时满足补油功能和冲洗冷却功能、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杜绝了气蚀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和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柱塞泵
,特别是。
技术介绍
液压变量柱塞泵一般包括壳体和连接的壳体后盖,壳体的容腔内安装有配流盘、旋转轴、与旋转轴通过花键连接的缸体和柱塞,后盖上开有与壳体腔连接的吸油通道。液压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吸油通道无法避免地会出现瞬间负压,频繁出现负压会使泵配流盘和缸体等零件接触表面产生疏松和剥落,即产生气蚀现象,这就要求对吸油通道进行增压,但目前一般主机上无法实现对连接吸油通道的油箱进行封闭增压,使得液压变量柱塞泵在使用中会产生气蚀现象,尤其是泵处于高转速、大排量时,气蚀现象更是严重,大大降低了柱塞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维护成本。另外,当泵处于小排量或者零排量长期运行时,由于通过液压泵的液压油很少甚至没有液压油通过液压泵,泵内部摩擦副间产生的热量无法带走,导致液压泵温度升高,无法工作。这时往往需要通过其他液压泵外接一个冲洗油路对液压泵进行冷却,既不方便又大大提闻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同时满足补油功能和冲洗冷却功能、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的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它包括壳体(1)、后盖(2)和旋转轴(3),壳体(1)内设有壳体容腔(4),壳体容腔(4)内安装有旋转轴(3),后盖(2)上设有与壳体容腔(4)连通的吸油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吸油口A(5)、增压容腔(6)、增压泵安装孔(7)和吸油口B(8),吸油口A(5)连通壳体容腔(4),增压泵安装孔(7)内安装有增压泵(9),所述的旋转轴(3)的端部伸入增压泵安装孔(7)内,增压泵(9)与旋转轴(3)连接传动,后盖(2)上还设有补油冲洗通道(13),增压容腔(6)还通过补油冲洗通道(13)与壳体容腔(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它包括壳体(I)、后盖(2)和旋转轴(3),壳体(I)内设有壳体容腔(4),壳体容腔(4)内安装有旋转轴(3),后盖(2)上设有与壳体容腔(4)连通的吸油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吸油口 A (5)、增压容腔(6)、增压泵安装孔(7)和吸油口 B (8),吸油口 A (5)连通壳体容腔(4),增压泵安装孔(7)内安装有增压泵(9 ),所述的旋转轴(3 )的端部伸入增压泵安装孔(7 )内,增压泵(9 )与旋转轴(3)连接传动,后盖(2)上还设有补油冲洗通道(13),增压容腔(6)还通过补油冲洗通道(13)与壳体容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9)由增压泵安装孔(7)的圆柱型内壁和设置于增压泵安装孔(7)内的增压叶轮构成,增压叶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莽罗丽刘猛曾品宁刘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普什驱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