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及其抓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6382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及其抓捕方法,该抓捕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抽屉式过滤箱体,该箱体内装有溶液;所述箱体后端使用卡扣与外壳相固定;箱体前端设有一个进气嘴;所述箱体后端外侧设有可拆卸盖板以及拉手和注液孔;所述进气嘴上的进气部分伸出外壳与前端排气导管相连;所述箱体内设有数根螺旋管,螺旋管上打有许多逸气孔;所述箱体内设有数块竖隔栅,相关工作面均可增加纳米材料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汽车尾气净化效果好、性能稳定、清洗方便、成本低,该方法能有效过滤汽车废气中的PM2.5。该抓捕器针对汽油或燃气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及其抓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及其抓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中主要流动的污染源之一,尾气中排放的大量PM2.5等颗粒物是形成雾霾气象的主要原因,其对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生态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特别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权威医学研究表明:微细颗粒物携带空气中的大量病毒和细菌,可以深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诱发肺部硬化、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等疾病,甚至癌症,严重侵害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针对如何有效减少PM2.5排放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对于减少汽车PM2.5等污染物排放的处理和控制技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机外净化,即在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加设过滤器和催化剂,以期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种是机内净化,即在燃料中调制添加剂,促进燃油提高燃烧率,减少PM2.5、C0、HC、N0x、等有害物的排放。目前常用的有三元催化、DPF处理技术、和LYWSQ治理剂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尾气处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各自也都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点。三元催化技术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该抓捕器的外壳内设有抽屉式过滤箱体,该箱体内装有溶液;箱体后端使用卡扣与外壳后端相固定;箱体前端设有进气嘴,进气口与外壳前端排气导管相连通;箱体后端外侧设有可拆卸盖板以及拉手和注液孔,所述外壳底部内表面设有两条对称轨道,过滤箱体前端下部设有两个对应滑轮,形成抽屉式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数根横置多孔螺旋管和数块竖隔栅,其中每块隔栅上开有数个通液孔,所述螺旋管穿过所有隔栅,且一端与箱体前端的进气口相连,其另一端与箱体后端面相固定,所述箱体内的螺旋管上方设一层防溅网,该防溅网上方的外壳内再设一层消音网,其主要作用是减小溶液晃溅、蒸发和消音。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该抓捕器的外壳内设有抽屉式过滤箱体,该箱体内装有溶液;箱体后端使用卡扣与外壳后端相固定;箱体前端设有进气嘴,进气口与外壳前端排气导管相连通;箱体后端外侧设有可拆卸盖板以及拉手和注液孔,所述外壳底部内表面设有两条对称轨道,过滤箱体前端下部设有两个对应滑轮,形成抽屉式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数根横置多孔螺旋管和数块竖隔栅,其中每块隔栅上开有数个通液孔,所述螺旋管穿过所有隔栅,且一端与箱体前端的进气口相连,其另一端与箱体后端面相固定,所述箱体内的螺旋管上方设一层防溅网,该防溅网上方的外壳内再设一层消音网,其主要作用是减小溶液晃溅、蒸发和消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末端设有一个涡轮排气泵,所述涡轮排气泵输出端连接排气系统末端排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嘴安装抽屉式过滤箱体的前端面上,所述的进气嘴与过滤箱体对应的前端面位置上,开设有数个分别与螺旋管相连的圆形出气口,所述进气嘴外围还套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上有规律地开设很多个逸气小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螺旋管汽车尾气PM2.5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照仪徐晔朱祖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格伦堡公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