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透明导电玻璃是指在普通平板玻璃上的一面镀有透明导电薄膜,从而使整个玻璃具有透明和导电双重性能的特殊玻璃。透明导电玻璃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常用作电池的透明电极和基板。透明导电玻璃的成本占薄膜电池成本的30%左右,所以如何生产出性能良好价格低廉的透明导电玻璃,已经成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关键之一。为增强光伏薄膜电池的光吸收,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膜需要具有纳米尺度的绒度,即不平整度,使得光在入射时发生漫散射(通常通过雾度值来测量),增加光在电池内部传输的光程。一种新型的U型绒面导电玻璃需要用浸镀的方法将纳米球吸附于普通透明导电膜表面作为掩膜,再通过磁控溅射在纳米球间隙增加透明导电膜厚度,最后除去纳米球以得到纳米级U形绒面导电玻璃(如图1所示)。纳米球的选用是U形绒面导电玻璃的技术核心之一,而国内外市场上能够满足微球粒径均一、可控而且成膜均匀、密度高的生产商屈指可数。单分散纳米球的售价之高也使得U形绒面导电玻璃的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目前,相对较多的用于制备聚苯乙烯纳/微米球的方法有:分散聚合法,乳液聚合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新型绒面导电玻璃的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材料的纯化,将苯乙烯用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除去阻聚剂,之后用超纯水洗至中性,再经无水硫酸镁进行脱水,最后进行减压蒸馏后置于冰箱备用,引发剂通过超纯水二次重结晶后经室温真空干燥得到纯化后的引发剂;步骤2):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合成,经处理过的苯乙烯与超纯水混合于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80℃搅拌30分钟,之后加入引发剂溶液并反应5?12小时,其中,苯乙烯和引发剂的浓度分别是:苯乙烯0.5?0.9mM、引发剂1.8?2.8mM;步骤3):反应结束后,将纳米球原液冷却至室温,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型绒面导电玻璃的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原材料的纯化,将苯乙烯用5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除去阻聚剂,之后用超纯水洗至中性,再经无水硫酸镁进行脱水,最后进行减压蒸馏后置于冰箱备用,引发剂通过超纯水二次重结晶后经室温真空干燥得到纯化后的引发剂; 步骤2):聚苯乙烯纳米球的合成,经处理过的苯乙烯与超纯水混合于四口烧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80°C搅拌30分钟,之后加入引发剂溶液并反应5-12小时,其中,苯乙烯和引发剂的浓度分别是:苯乙烯0.5-0.9mM、引发剂1.8-2.8mM ; 步骤3):反应结束后,将纳米球原液冷却至室温,用高速离心的方法获得沉淀物,再经一系列处理后,将沉淀物加入溶剂稀释至纳米球的质量分数为5-15%,即得到粒径为300-600nm,满足特定应用的聚苯乙烯纳米球悬浮液。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范俊杰,陈治宇,吴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易晖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