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力显现单元、粘合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5926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粘合力显现单元、粘合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在使粘合力显现后能够稳定地搬送粘合标签并将其排出,不会随时间导致搬送不良。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对沿搬送方向搬送的粘合标签从粘合层侧加热以利用发热元件在功能层形成孔从而使粘合层露出的热敏头;对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以控制其发热的控制部;及在将粘合标签夹持在第1和第2排出体之间的同时搬送至下游侧的排出位置的排出机构,控制部对发热元件施加热能以在形成孔的同时形成功能层从粘合标签的下游端沿搬送方向连续地延伸的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第2排出体经由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将粘合标签夹持在其与第1排出体之间,且具备随着粘合标签的搬送在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相对行进的排出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合力显现单元、粘合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粘合标签显现粘合力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该粘合力显现单元的粘合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例如食品的POS标签或物流/搬送标签、医疗用标签、行李标签、瓶罐类的显示标签等中使用的粘合标签,已知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粘合标签:在基材的表面形成的记录面(打印面);在基材的背面形成的粘合层;以及包覆该粘合层的剥离纸(分离件)。因此,在使用的情况下,在记录面上打印出例如条形码或价格等预定信息后,需要将剥离纸从粘合层剥离。可是,实际上难以对剥离后的剥离纸进行回收以再利用,因此,存在剥离纸成为产业废弃物这样的问题。因此,近年来,从环境保护和减轻环境负担的观点出发,正在采用不使用剥离纸的粘合标签。例如,已知这样的粘合标签:在记录面的表面涂敷硅树脂等分型剂,即使将粘合标签卷绕成卷筒状,也可以确保记录面与粘合层的分型性。另外,已知这样的粘合标签:使用通过加热来显现粘合力的热活性粘合剂层作为粘合层。此外,提出有这样的粘合标签:在粘合层的整个表面包覆非粘合性的树脂层,利用热辊或热敏头等热源在树脂层上形成穿孔(微小开口),由此使粘合层露出,从而使粘合力显现。可是,在上述的不使用剥离纸的粘合标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下述这样的问题:在使粘合力显现后搬送至排出口时,例如粘合标签粘贴于搬送辊等,或者用作粘合层的热活性粘合剂层的残余物附着于搬送辊等,从而不能顺利搬送粘合标签。因此,为了抑制上述的搬送不良,已知这样的排出机构的结构:在用于将显现了粘合力的粘合标签排出的排出辊的一部分形成环状的槽部,或者将在轴上安装有多个O型圈的部件作为排出辊来利用。上述槽部形成于排出辊上的与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端部附近相对应的位置,避免了与容易存留在上述宽度方向端部附近的热活性粘合剂层的残余物的接触。另外,通过将在轴上安装有多个O型圈的部件作为排出辊来利用,减小了与粘合标签的接触面积。通过采取这样的对策,抑制了粘合标签的搬送不良。另外,作为用于抑制搬送不良的另一对策,已知利用环状的弹性带搬送粘合标签的结构。根据该结构,由于弹性带一边频繁地伸缩一边搬送粘合标签,因此,即使热活性粘合剂层的残余物等附着于弹性带的表面,也能够通过伸缩作用使残余物剥落。由此,抑制了粘合标签的搬送不良。可是,在上述前者的结构中,在初始阶段存在对搬送不良的抑制效果,但由于排出辊与粘合标签一直接触,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以维持上述效果。例如,存在如下这样的担忧:如果热活性粘合剂层的残余物等哪怕仅附着上一点点,则其他的残余物会随着时间逐渐堆积在该残余物上,最后导致搬送不良。另外,在上述后者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存在如下这样的担忧:附着于弹性带的残余物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为以该弹性带的伸缩作用程度不会剥落的牢固的残余物。因此,存在虽然初期具有对搬送不良的抑制效果但最后还是会导致搬送不良这样的担忧。并且,作为不与粘合层接触地搬送粘合标签的方法,虽然也可以考虑例如在利用基于真空等的吸附力或静电力等吸附保持的同时进行搬送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容易复杂化和大型化,而且也会导致变重、价格升高等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
中,期待这样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该粘合力显现单元的粘合标签发行装置以及打印机:在使粘合力显现后,能够稳定地搬送粘合标签并将其排出,而不会随时间导致搬送不良,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便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对粘合标签加热,以使其粘合力显现出来,所述粘合标签具备可打印层和粘合层,所述可打印层设在基材的一个面上,所述粘合层设在基材的另一个面上,且所述粘合层由非粘合性的功能层包覆,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热敏头,所述热敏头具有沿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所述热敏头对沿着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所述粘合标签从所述粘合层侧加热,以通过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功能层形成孔,从而使所述粘合层露出;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来控制所述多个发热元件的发热;以及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配设在比所述热敏头靠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配设于所述可打印层侧的第I排出体与配设于所述功能层侧的第2排出体之间的同时,将所述粘合标签搬送至位于更下游侧的排出位置,所述控制部以在形成所述孔的同时形成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方式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在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所述功能层从所述粘合标签的下游端沿着所述搬送方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2排出体经由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其与所述第I排出体之间,并且所述第2排出体具备排出辊,所述排出辊随着所述粘合标签的搬送而在该粘合力非显现区域上相对行进。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粘合力显现单元,控制部对热敏头的多个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来使发热元件发热。由此,能够仅对粘合标签的功能层中的、与发热的发热元件接触的部分局部地加热,从而能够在该部分形成孔(微小开口)。通过形成该孔,使得粘合层通过该孔而露出,因此能够使粘合力显现。并且,随着粘合标签的搬送反复对多个发热元件施加热能,由此能够在粘合标签的所希望的区域使粘合力显现。另外,在使上述粘合力显现时,控制部以对特定的发热元件不施加热能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变从粘合标签的下游端沿搬送方向连续地留出功能层。由此,能够在粘合力显现的同时形成沿搬送方向延伸的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并且,在使粘合力显现后,排出机构在将粘合标签夹持在第I排出体与第2排出体之间的同时将粘合标签搬送至排出位置,但此时,第2排出体的排出辊经由上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将粘合标签夹持在其与第I排出体之间。由此,排出辊不会与粘合层接触。而且,该排出辊随着粘合标签的搬送而在粘合力非显现区域上相对行进,因此,能够在防止向排出辊的附着的同时将粘合标签稳定地搬送至排出位置并排出。特别是,与以往的结构不同,由于自身能够防止粘合层与排出辊的接触,因此,在使粘合力显现后,能够稳定地进行搬送而不会随时间导致搬送不良,并能够进行可靠的排出。因而,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粘合标签。另外,由于无需采用特殊的结构等,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便化,还不会导致大型化和高成本等。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粘合力显现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以在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所述排出辊对应于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形成数量来设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利用多个排出辊,因此能够更加稳定地搬送粘合标签。另外,能够应对横宽尺寸不同的多种粘合标签。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粘合力显现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以使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形成为从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内侧离开预定距离以上。在该情况下,在将粘合标签粘贴至对象物时,能够防止标签边缘(宽度方向两端部)剥离,由此能够提高作为粘合标签的质量。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粘合力显现单元中,优选的是,所述排出辊具备圆板状的辊主体和环状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安装于所述辊主体的外周面且直径比该辊主体大。在该情况下,能够仅使O型圈等弹性圈的部分与粘合力非显现区域接触,因此能够与弹性圈的厚度相对应地使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形成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合力显现单元,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对粘合标签加热,以使其粘合力显现出来,所述粘合标签具备可打印层和粘合层,所述可打印层设在基材的一个面上,所述粘合层设在基材的另一个面上,且所述粘合层由非粘合性的功能层包覆,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热敏头,所述热敏头具有沿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所述热敏头对沿着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所述粘合标签从所述粘合层侧加热,以通过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功能层形成孔,从而使所述粘合层露出;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来控制所述多个发热元件的发热;以及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配设在比所述热敏头靠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配设于所述可打印层侧的第1排出体与配设于所述功能层侧的第2排出体之间的同时,将所述粘合标签搬送至位于更下游侧的排出位置,所述控制部以在形成所述孔的同时形成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方式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在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所述功能层从所述粘合标签的下游端沿着所述搬送方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2排出体经由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其与所述第1排出体之间,并且所述第2排出体具备排出辊,所述排出辊随着所述粘合标签的搬送而在该粘合力非显现区域上相对行进。...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0 JP 2012-1687971.一种粘合力显现单元,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对粘合标签加热,以使其粘合力显现出来,所述粘合标签具备可打印层和粘合层,所述可打印层设在基材的一个面上,所述粘合层设在基材的另一个面上,且所述粘合层由非粘合性的功能层包覆, 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 热敏头,所述热敏头具有沿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所述热敏头对沿着搬送方向被搬送的所述粘合标签从所述粘合层侧加热,以通过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功能层形成孔,从而使所述粘合层露出;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分别施加热能,来控制所述多个发热元件的发热;以及 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配设在比所述热敏头靠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在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配设于所述可打印层侧的第I排出体与配设于所述功能层侧的第2排出体之间的同时,将所述粘合标签搬送至位于更下游侧的排出位置, 所述控制部以在形成所述孔的同时形成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方式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在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所述功能层从所述粘合标签的下游端沿着所述搬送方向连续地延伸, 所述第2排出体经由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将所述粘合标签夹持在其与所述第I排出体之间,并且所述第2排出体具备排出辊,所述排出辊随着所述粘合标签的搬送而在该粘合力非显现区域上相对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以在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 所述排出辊对应于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的形成数量来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发热元件施加热能,以使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形成为从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内侧离开预定距离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辊具备圆板状的辊主体和环状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安装于所述辊主体的外周面且直径比该辊主体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棍的外周面形成为凹凸面,所述凹凸面在周向上遍及整周地反复凹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连结部件,在定位了所述第2排出体相对于所述热敏头的沿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连结部件将所述热敏头与所述第2排出体互相连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敏头与所述第2排出体之间配设有: 读取传感器,其用于读取所述粘合标签的表面状态;和 显示单元,在该显示单元沿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排列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控制部能够在使所述粘合标签显现粘合力的粘合力显现模式、与对所述排出辊进行位置调整的位置调整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转移至该位置调整模式时,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多个发热元件中的、为了形成所述粘合力非显现区域而未施加热能的发热元件施加热倉泛, 在转移至所述位置调整模式时,所述读取传感器读取所述粘合标签的表面状态,并基于读取到的表面状态的变化确定被施加了热能的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并将该情况输出至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单元工作,从而使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中的、相对于由所述读取传感器确定的所述发热元件配置在所述粘合标签的宽度方向的相同位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力显现单元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配设在比所述排出机构靠所述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粘合标签的下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力显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义则谷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