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441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包括种仓、肥仓、坑带和传动轮,种肥仓位于机架的上方,种肥仓的外表面与机架由纵向侧板固定联接,种肥仓与机架的水平面呈40~45度角,种肥仓的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孔,坑带绕在主从动轴上,坑带从种肥仓底面内表面种子和肥料中穿过,种子和肥料分别进入坑带上设有的种坑和肥坑,主动链轮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主动齿轮随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转动带动主动轴转动,从动齿轮转动方向与坑带转动方向相同,坑带与机架的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坑带离开充种和充肥区时,坑带外表面的种子和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种肥仓内,坑带继续转动,种子落入播种管内,肥料落入播肥管内,实现种肥分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生产上常用排种器由两大类组成,一是机械式,包括槽沟大小可调外槽轮式排种器、窝眼大小可调的窝眼式排种器,这一类机械式排种器特点是梯形种箱置于排种器上方,种箱种子需保持一定数量,种子在种箱内相互挤压,由于不同作物的种子都有摩擦角,排种器窝眼和槽沟周边的种子相互挤压不能翻动,形成充种真空区,种子不能进入窝眼和槽沟,造成空穴;即使有种子进入窝眼和槽沟,但由于种子进入窝眼和槽沟的状态各异,用固定的毛刷或转动毛刷轮进行清理窝眼或槽沟外表面多余种子时,毛刷刷轮离窝眼或槽沟距离的远近对清种有直接影响,距离近易将窝眼内种子清掉造成空穴、距离过远起不到清种作用,种子在毛刷和窝眼表面之间夹持,使毛刷变形,造成种子破碎和种子多粒下落,再者毛刷或毛刷轮的柔韧性也有严格要求,过软易变形起不到清种作用,过硬在清种时会与种子表面发生相对摩擦,会造成种子损伤;二是改进机械式,包括勺式排种器和指夹式、没有毛刷或毛刷轮清种,避免由于清种对种子的直接损伤,但两种排种器都是立式(即垂直放置),落种区在垂直位置上方,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包括种仓(1)、肥仓(2)、坑带(3)和传动轮,其特征在于:种仓(1)和肥仓(2)位于机架(4)的上方,种仓(1)和肥仓(2)的外表面与机架(4)由纵向侧板(5)固定联接,种仓(1)和肥仓(2)的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通孔,坑带(3)从种仓(1)和肥仓(2)的底面两端长方形通孔穿过,坑带(3)绕在主动轴(7)和从动轴(6)外圆面上,主动轴(7)转动带动坑带(3)随动,坑带(3)从种仓(1)和肥仓(2)底面外表面主动轴(7)处穿入种仓(1)和肥仓(2)底面内表面的种子和肥料中,种仓(1)内的种子和肥仓(2)内的肥料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进入坑带(3)上设置的种子坑(8)和肥料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坑带式种肥分播穴播机,包括种仓(I)、肥仓(2)、坑带(3)和传动轮,其特征在于:种仓(I)和肥仓(2)位于机架(4)的上方,种仓(I)和肥仓(2)的外表面与机架(4)由纵向侧板(5 )固定联接,种仓(I)和肥仓(2 )的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通孔,坑带(3 )从种仓(I)和肥仓(2)的底面两端长方形通孔穿过,坑带(3)绕在主动轴(7)和从动轴(6)外圆面上,主动轴(7 )转动带动坑带(3 )随动,坑带(3 )从种仓(I)和肥仓(2 )底面外表面主动轴(7 )处穿入种仓(I)和肥仓(2)底面内表面的种子和肥料中,种仓(I)内的种子和肥仓(2)内的肥料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进入坑带(3 )上设置的种子坑(8 )和肥料坑(9 )内,坑带(3 )在主动轴(7)带动下转动离开充种区和充肥区,由于坑带(3)与机架(4)水平呈一定的夹角,种子坑(8)和肥料坑(9)外表面的种子和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别落到种仓(I)和肥仓(2)内,坑带(3 )继续转动,坑带(3 )穿出种仓(I)和肥仓(2 )底面内表面进入种管(10 )和肥管(11),种子坑(8)内的种子落入种管(10),肥料坑(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东杨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