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758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进药口,所述管体的后方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管体同轴的伺服驱动装置,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减速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长转轴连接;所述长转轴末端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后端的轴承座连接;所述长转轴上从前至后由密到疏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混合搅拌的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伺服驱动装置能够控制管体内混合液体的搅拌速度;通过使用螺旋叶片能够更好的把药液和污水搅拌均匀,提高了搅拌的速度和效果;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属于污水处理中的混合器

技术介绍
针对现有市场上使用的管式静态混合器,在普通的排水工程中,适用于圆池直径 为2.5米到14米之间。这种混合器中的药剂的混合速度较慢,扩散不均匀,造成大量污染, 给排水工程增加了大量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药剂搅拌均匀且工作效率 高的管式静态混合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包括管 体,所述管体的前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进药口,所述管体的后方侧壁上设置有出 水口 ;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管体同轴的伺服驱动装置,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输出端 通过减速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长转轴连接;所述长转轴末端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后端 的轴承座连接;所述长转轴上从前至后由密到疏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混合搅拌的螺旋叶 片。进一步的,所述减速装置为齿轮传动减速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由碳钢板制成,其厚度为3_6mm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伺服驱动装置能够控制管体 内混合液体的搅拌速度;通过使用螺旋叶片能够更好的把药液和污水搅拌均匀,提高了搅 拌的速度和效果;节约了成本。适用于给水处理工程中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或消毒剂的混 合,具有药剂扩散均匀、混合迅速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包括管体4,所述管体4的前方侧壁上分别设置 有进水口 6和进药口 3,所述管体4的后方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9。所述管体4前端部设置 有与所述管体4同轴的伺服驱动装置1,所述伺服驱动装置I输出端通过减速装置2与设 置在所述管体4内的长转轴7传动连接;所述长转轴7末端与设置在所述管体4后端的轴 承座5连接;所述长转轴7上从前至后由密到疏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混合搅拌的螺旋叶片8。其中,所述减速装置2可为齿轮传动减速机构。所述螺旋叶片8由碳钢板制成,其厚度 为3_6mm之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进药口,所述管体的后方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管体同轴的伺服驱动装置,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减速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长转轴连接;所述长转轴末端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后端的轴承座连接;所述长转轴上从前至后由密到疏均匀布置有多个用于混合搅拌的螺旋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静态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前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 水口和进药口,所述管体的后方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管体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管体 同轴的伺服驱动装置,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输出端通过减速装置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长转 轴连接;所述长转轴末端与设置在所述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雷潘德扣范公明苗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宜净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