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522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6:59
[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座椅坐垫的内侧下臂和外侧下臂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并且解决了提供一种其中杆到连杆的焊接位置保持固定的座椅升降器的问题。[方案]连杆(连杆部件)(19、191、61、161)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轴部(31a、119b、61a、161b)并且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轴部(31a、119b、61a、161b)的外周表面上。杆(53、69)通过连杆(19、191、61、161)的通孔插入并且被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座椅坐垫的内侧下臂和外侧下臂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并且解决了提供一种其中杆到连杆的焊接位置保持固定的座椅升降器的问题。连杆(连杆部件)(19、191、61、161)设置有具有通孔的轴部(31a、119b、61a、161b)并且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轴部(31a、119b、61a、161b)的外周表面上。杆(53、69)通过连杆(19、191、61、161)的通孔插入并且被焊接。【专利说明】座椅升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连杆改变座椅坐垫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
技术介绍
在使用连杆改变座椅坐垫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中,存在这样一种座椅升降器,其中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一侧(例如,外侧)处的连杆的运动经由杆传递到设置在其另一侧(例如,内侧)处的连杆。作为杆和连杆的连接结构,存在这样一种结构,其中杆的端面接触连杆并且通过焊接来固定该杆的端面与连杆之间的邻靠部分(例如,见专利文献I)。在这个结构中,由于座椅的机械部件的尺寸精度和组装准确度的变化,座椅沿着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得非均匀,并且因此杆的端面可能未被焊接到连杆。因此,已经提出一种结构,其中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连杆的销被固定到连杆并且被装配到杆的内周部分,并且然后销和杆通过焊接而固定(例如,见专利文献2)。根据这个结构,座椅的机械部件的尺寸精度和组装准确度的变化能够被销的长度所吸收,并且因此能够焊接杆和连杆。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02-283900 (图 2)专利文献2:JP-A-2010_274691 (图 2)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座椅的机械部件的尺寸精度和组装准确度的变化,杆和销的焊接位置未被固定。相应地,存在以下问题,即,难以使用夹具执行焊接。已经实现本专利技术以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中杆的焊接位置固定的座椅升降器。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种座椅升降器是能够改变座椅坐垫的内侧下臂和外侧下臂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该座椅升降器包括设置在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处的第一连杆部件、设置在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处的第二连杆部件以及具有被安装到第一连杆部件的一端和被安装到第二连杆部件的另一端的杆。连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孔的轴部分并且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轴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杆在被插入连杆部件的孔中的状态下被焊接。如在以下描述地,根据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模式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是更加明显的。此外,如在这里所使用地,“连杆部件”不限于通常被称作“连杆”的细长杆状部件自身,而是包括其中其它构件被固定到细长杆状部件的构件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连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孔的轴部分并且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轴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杆在被插入连杆部件的孔中的状态下被焊接,所以杆的焊接位置是固定的。此外,因为杆被插入杆孔中,所以能够吸收杆的轴向尺寸的变化。如在以下描述地,根据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模式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效果将是更加明显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根据示意性实施例的座椅升降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当从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观看时的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剖线II1-1II截取的截面视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剖线IV-1V截取的截面视图;图5是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3的、解释第二实施例的创造性部分的视图;图6是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4的、解释第二实施例的创造性部分的视图;图7是解释第三实施例的衬套的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9后连杆31、67 衬套31a、67a、119b、161 轴部分61倾斜连杆119后连杆61倾斜连杆53、69 杆【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座椅升降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当从图1中的箭头II的方向(外侧)观看时的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剖线II1-1II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4是沿着图2中的剖线IV-1V截取的截面视图。首先,参考图2描述包括根据示意性实施例的座椅升降器的座椅的总体配置。如在图2中所示,外侧座椅导轨I包括:设置于地板托架(floor viabracket) 3、5的下轨道7 ;和与下轨道7接合以能够相对于下轨道7移动的上轨道9。—对(外侧和内侧)座椅导轨I被设置于地板。图2所座椅导轨是外侧座椅导轨。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内侧座椅导轨101包括下轨道107和与该下轨道107接合以能够相对于该下轨道107移动的上轨道109。(改变座椅坐垫的高度的座椅升降器)回到图2,前托架10设置在上轨道9的前侧上部处,并且后托架11设置在其后侧上部处。通过使用销13,前连杆15的一个端侧以可旋转方式装接到前托架10。通过使用销17,后连杆19的一个端侧以可旋转方式装接到后托架11。通过使用销21,前连杆15的另一个端侧被以可旋转方式装接到座椅坐垫的外侧下臂23的前部。通过以下描述的安装结构,后连杆19的另一个端侧以可旋转方式装接到座椅坐垫的下臂23的后部。相应地,由上轨道9、前连杆15、下臂23和后连杆19构成了四杆连杆旋转机构。类似地,座椅坐垫的内侧下臂123 (见图1)也经由前连杆(见图4)和后连杆119(见图1)而被设置于内侧座椅导轨101,并且由内侧上轨道109、前连杆、下臂123和后连杆119构成了四杆连杆旋转机构。外侧后连杆19形成有以下臂23 —侧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扇形齿轮19a。下臂23设置有螺合于扇形齿轮19a的小齿轮27。小齿轮27由设置在下臂23中的马达(未示出)以旋转方式驱动。现在,参考图1和图3描述后连杆19和后连杆119的安装结构。后连杆19形成有以其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通孔1%。另外地,下臂23形成有孔23a,该孔23a具有比后连杆19的通孔19b略大的直径。衬套31被安装到后连杆19的通孔19b,并且该衬套31由柱形部分(轴部分)31a和颈圈部分31b配置。柱形部分31a被插入到通孔19b中并且该柱形部分31a的两端被形成为敞口端面。颈圈部分31b形成在柱形部分31a的外周表面处并且焊接到后连杆19的通孔19b的边缘。在衬套31的柱形部分31a中,从后连杆19的通孔19b突出的突出部的外周表面被装配到下臂23的孔23a,并且因此后连杆19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杆53的一个端侧被插入到衬套31的通孔中,并且杆53的外周表面和衬套31的颈圈部分31b (连杆部件)彼此焊接。在衬套31的柱形部分31a中,从下臂23的孔23a突出的突出部的外周表面安装有能够接触下臂23的外表面的推压螺母55。另外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低摩擦材料制成的衬套57被置放在下臂23的孔23a的内周表面和衬套31的外周表面之间。后连杆119通过冲缘加工操作与柱形部分(轴部分)119b 一体地形成。同时,下臂123形成有孔123a,该孔123a具有比后连杆119的柱形部分119b略大的直径。然后,将后连杆119的柱形部分119b插入到下臂123的孔123a中,并且因此,后连杆119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将杆53的另一个端侧插入到后连杆119的柱形部分119b的通孔中,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改变座椅坐垫的内侧下臂和外侧下臂的高度或者倾斜度的座椅升降器,所述座椅升降器包括:第一连杆部件,该第一连杆部件设置在所述外侧下臂和所述内侧下臂中的一个下臂处;第二连杆部件,该第二连杆部件设置在所述内侧下臂和所述外侧下臂中的另一个下臂处;和杆,该杆具有被安装到所述第一连杆部件的一端和被安装到所述第二连杆部件的另一端,其中,所述连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带有孔的轴部分并且被以可旋转方式保持在所述轴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所述下臂中,并且其中,所述杆在被插入到所述连杆部件的所述孔中的状态下被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冈秀彦伊藤敏治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