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922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取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Ni60.0min、Cu0.20max、Fe7.0~11.0、Mn0.30~0.50,C0.025~0.030、Si0.10~0.50、S0.010max、Cr28.0~31.0、Al0.10~0.50、Ti0.50max、B0.005max、N0.05max、P0.015max、Nb0.10max、Mo0.10max、Co0.05max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再经固溶热处理、再次热处理制备成耐高温、耐腐蚀设备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经力学性能检测,其抗拉、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功超过国家规定的性能指标,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腐蚀速率小于20毫克/平方分米·天,晶界碳化物分布均匀,晶内仅有极少量细小碳化物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Ni60.0min、Cu0.20max、Fe7.0~11.0、Mn0.30~0.50,C0.025~0.030、Si0.10~0.50、S0.010max、Cr28.0~31.0、Al0.10~0.50、Ti0.50max、B0.005max、N0.05max、P0.015max、Nb0.10max、Mo0.10max、Co0.05max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再经固溶热处理、再次热处理制备成耐高温、耐腐蚀设备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经力学性能检测,其抗拉、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功超过国家规定的性能指标,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腐蚀速率小于20毫克/平方分米·天,晶界碳化物分布均匀,晶内仅有极少量细小碳化物析出。【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核电站使用的设备由若干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涉及到核电站运行和使用的寿命,因此它需要由耐高温、耐腐蚀的镍基合金材料制成。随着我国重大专项示范工程CAP1400第三代技术项目的启动,需要一种理化性能更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较高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镍基高温合金。这种镍基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不少于586Mpa、屈服强度不小于241Mpa、延伸率小于30% ;350°C以下的抗拉强度不小于550Mpa、屈服强度不小于190Mpa ;晶界碳化物分布均匀,晶内仅有极少的碳化物析出,腐蚀速率小于20毫克/平方分米.天。目前,核电站设备零部件通常使用由常规方法制备的镍基合金材料,该常规方法制备的镍基合金材料,其重量百分含量组分为:Ni58.0min, Cu0.5max、Fe7.0~11.0、Mn0.5max、C0.05max、Si0.5max、S0.015max、Cr27.0 ~31.0。核电站设备零部件按以上所述的镍基合金百分含量的组分制备,均达不到综上所述的CAP1400第三代技术项目规定的技术参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由常规方法制备的镍基合金材料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滿足CAP1400第三代技术项目规定的技术参数要求的。它通过调整镍基合金中的某些元素含量,采用锻造和热处理方法,控制碳化物的析出,从而提高镍基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取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Ni60.0min, Cu0.20max、Fe7.0 ~11.0、Mn0.30 ~0.50,C0.025 ~0.030、Si0.10 ~0.50、S0.010max > Cr28.0 ~31.0、A10.10 ~0.50、Ti0.50max、B0.005max、N0.05max、P0.015max、Nb0.10max、Mo0.10max、Co0.05max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其固溶热处理的温度取 1016 ~1119°C。固溶热处理时,按照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的实际热处理厚度尺寸确定保温时间,在不大于20mm时,按至少保温60分钟时间,在大于20mm时,按每增加1mm、保温时间增加1.5分钟。固溶热处理后,还需进行再次热处理,再次热处理温度为705~730°C,并按照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的实际热处理厚度尺寸确定保温时间,在不大于20mm时,至少保温8小时,在大于20mm时,按每增加1mm,保温时间增加2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再经固溶热处理、再次热处理,即制备成耐高温、耐腐蚀的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经室温力学性能检测,其抗拉强度630Mpa min,屈服强度250Mpa min,延伸率30% min,冲击功100J min。材料经350°C高温、力学性能检测,其抗拉强度550Mpa min,屈服强度190Mpa min。材料经敏化处理后进行晶间腐蚀试验,试样的腐蚀速率小于20毫克/平方分米?天,晶界碳化物分布均匀,晶内仅有极少量的细小碳化物析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述化学成分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再经固溶热处理、再次热处理制备的镍基合金,超过国家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列举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设备用的水室隔板零部件作为一个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核电站设备中一个零部件,但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零部件范围,并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室隔板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其制备方法,取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Ni60.0min, Cu0.20max、Fe7.0 ~11.0、Mn0.30 ~0.50,C0.025 ~0.030、Si0.10 ~0.50、S0.010max、Cr28.0 ~31.0、Α10.10 ~0.50、Ti0.50max、B0.005max、N0.05max、P0.015max、Nb0.10max、Mo0.10max、Co0.05max 的镇基合金,经由常规的乳制成型调整为经锻造成型。实施时,采用电渣锭进行开坯锻造,用型砧进行拔长,可使钢锭内部产生强烈的三向压实力,内部组织更致密,锻造过程中将始锻温度控制在1120±20°C,终锻温度控制在950±20°C,最后一次火的变形量≥25%。经锻制后,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16~1119°C,具体实施时热处理温度参数如下: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15%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16~1036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16%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23~1043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17%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30~1050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18%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36~1056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19%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43~1063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0%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49~1069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1%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55~1075°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2%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60~1080 0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3%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66~1086 °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4%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71~109 ℃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5%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76~1096 ℃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6%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81~iiorc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7%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85~1105 ℃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8%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90~IllO℃ ;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29%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94~1114℃;当镍基合金材料中C的实际含量为0.030% max时,固溶热处理温度取1099~1119℃。固溶热处理时,按照蒸汽发生器水室隔板零部件的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Ni60.0min、Cu0.20max、Fe7.0~11.0、Mn0.30~0.50,C0.025~0.030、Si0.10~0.50、S0.010max、Cr28.0~31.0、Al0.10~0.50、Ti0.50max、B0.005max、N0.05max、P0.015max、Nb0.10max、Mo0.10max、Co0.05max的镍基合金,经锻造成型,再经固溶热处理、再次热处理,即制备成耐高温、耐腐蚀的核电站设备零部件用的镍基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东海张令洪大钧王林张自生张明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