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I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905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氮气与蒸汽共管进入胶囊,导致上、下侧胎区温差大,影响轮胎硫化质量。本中心机构特征在于:采用蒸汽与氮气注入管路分立式,冷凝水排出管由胶囊最低处,穿过中心底盘、贯穿氮气回收主排管而引出,在蒸汽管路中的下夹盘侧壁上制有指向下胎侧的蒸汽喷口,中心底盘侧壁上制有指向上胎侧的氮气喷口,形成氮气对蒸汽的搅动、产生环流使胶囊内介质达到均匀混合而成为高温高压介质,有利于硫化提高轮胎质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本技术涉及轮胎定型硫化机的中心机构,特别适用于一种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的充氮高温硫化中心机构。现有的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用于充氮高温硫化时,其中心机构为过热水开口式,氮气和蒸汽均由同一路径进入胶囊,喷入轮胎上胎侧附近。蒸汽喷入轮胎上胎侧,会使轮胎上胎侧温升加快,且由于蒸汽比重比氮气小,在硫化过程中,蒸汽会积存在胶囊上部,造成上胎侧温度较高,而轮胎下胎侧则积存有一定的冷凝水,造成温升较慢,由此在胶囊内部形成了一定的温差,其温差为8℃—12℃,由于硫化时间以胶囊底部温度计算,因此,装置延长了硫化时间,至使轮胎上胎侧边容易产生过硫而影响轮胎质量。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存在着的上述结构缺点,为用户提供一种能确保在胶囊内形成均匀的高温高压介质,有效地提高轮胎硫化质量,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的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以下简称本中心机构),由装在硫化机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由装在硫化机模具(9)中心部位、胶囊(7)下部中心底盘(1)上的热蒸汽,加压氮气,回收氮气和冷凝水排出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与现有装在中心底盘上的同管路开口式、蒸汽与加压氮气进入胶囊的硫化机中心机构不同,本中心机构由装在中心底盘(1)上的彼此独立的蒸汽注入中心管路,加压氮气注入管路,及前端伸入到胶囊(7)最底部、穿过中心底盘(1)、伸入贯穿氮气回收主排管(4)中的冷凝水排出软管(5)组成;其中,蒸汽注入中心管路,由穿过中心底盘(1)、伸入到胶囊(7)顶部中心部位的蒸汽管(2),装插在蒸汽管(2)端头里,其内腔侧壁开有蒸汽通孔的中心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氮气分路注入式R1B型轮胎定型硫化机中心机构,由装在硫化机模具(9)中心部位、胶囊(7)下部中心底盘(1)上的热蒸汽,加压氮气,回收氮气和冷凝水排出管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与现有装在中心底盘上的同管路开口式、蒸汽与加压氮气进入胶囊的硫化机中心机构不同,本中心机构由装在中心底盘(1)上的彼此独立的蒸汽注入中心管路,加压氮气注入管路,及前端伸入到胶囊(7)最底部、穿过中心底盘(1)、伸入贯穿氮气回收主排管(4)中的冷凝水排出软管(5)组成;其中,蒸汽注入中心管路,由穿过中心底盘(1)、伸入到胶囊(7)顶部中心部位的蒸汽管(2),装插在蒸汽管(2)端头里,其内腔侧壁开有蒸汽通孔的中心柱(11),固定在蒸汽管端头管壁上的封板(12),套装在中心柱(11)上并与封板(12)形成一体、侧壁上沿着水平圆周等距离开有喷射蒸汽的喷口(14)、底面与封板(12)面间形成蒸汽通道(15)、并与中心柱(11)上蒸汽通孔相联通的下夹盘(13),套装固定在中心柱(11)端头上的垫块(16),装在垫块上并与下夹盘(13)配合装夹胶囊(7)的上夹盘(17),以及将上夹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瑞刘子馨樊建强牟智唐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