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879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包括培养室、滑柱,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下半段上设有定位卡槽,调节板卡在定位卡槽中定位,移动滑板与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上半段滑动配合,移动滑板通过上压头与滑柱连接,移动滑板上安装上挂钩,调节板上设有下压头,调节板上安装下挂钩。该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便于固定组织,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效果更好,应用范围广泛,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包括培养室、滑柱,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下半段上设有定位卡槽,调节板卡在定位卡槽中定位,移动滑板与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上半段滑动配合,移动滑板通过上压头与滑柱连接,移动滑板上安装上挂钩,调节板上设有下压头,调节板上安装下挂钩。该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便于固定组织,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效果更好,应用范围广泛,降低了生产成本。【专利说明】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组织工程制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
技术介绍
生物组织的体外仿生培养,是指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组织置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的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促进组织工程组织结构和功能成熟。这种仿生培养必须借助于培养室的应用才能实现。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特别需要涉及两方面的仿生,即在培养液供给方式上模拟血液循环,和在应力施加上模拟生理应力环境及模式。目前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制备技术的较先进的组织培养室,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培养液流动式培养室,一种是应力施加式培养室。这两种仿生组织培养室因其功能单一,一般仅适用于单一因素对组织工程组织体外生成作用的实验室研究,不能模拟体内环境,故对组织工程组织体外发育的促进作用有限,不能适应组织工程组织仿生培育研究的要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改良设计用于各种目的的专用组织培养室及其支持系统成为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热点。如申请号为200810070320.9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仿生组织培养室,包括下部容器和上盖,上盖一体成型有可伸缩的折叠边,上盖的可伸缩的折叠边与下部容器连接形成密封的培养室,形成活动连接。折转边使上盖不仅可以轴向运动,还可以产生径向运动,上盖内设有的向下延伸的用于施加应力的装置在 轴向运动的过程中会严重偏离该装置的轴线,不能很好地压住骨组织或者拉动肌腱组织,模拟生理应力环境效果差,不能适应组织工程组织仿生培育研究的要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下部容器和上盖均为医用塑料制作,作为一次性使用,增加了培养成本。这种仿生组织培养室只能培养一种组织,骨组织或者肌腱组织,不能根据培养需要而作相应变换,因此,需要大量的仿生组织培养室储备,造成很多仿生组织培养室的空置,增加了培养成本。用于支撑生物组织的支架固定在下部容器上,该支架与施加应力的装置的距离不能调整,因此,只能培养长度范围很窄的骨组织或肌腱组织,应用范围太小,不能适应不同组织培养的需要。用于支撑生物组织的支架固定在下部容器的底壁上,固定骨组织或肌腱组织时, 难以将骨组织放在该支架的正确位置,更难将肌腱组织固定在该支架的夹子上,若果骨组织或肌腱组织固定效果不好,将导致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时骨组织或肌腱组织脱落,引起培养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该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便于固定组织,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效果更好,应用范围广泛,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包括培养室、滑柱,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滑柱的一端伸入培养室内,所述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 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构成内置支架总成的基架,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下半段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调节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卡在定位卡槽中定位,所述移动滑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与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上半段滑动配合,移动滑板通过用于对骨组织施压的上压头与滑柱伸入培养室内的一端连接固定,移动滑板上偏于上压头的位置安装用于钩挂肌腱组织的上挂钩,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对骨组织施压的下压头,下压头与上压头相对,调节板上偏于下压头的位置安装用于钩挂肌腱组织的下挂钩,下挂钩与上挂钩相对,上、下压头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纵横交错的齿,形成若干用于盛装培养液的凹槽。 所述上、下压头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调节板、移动滑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上、下压头的轴向安装孔,上压头连接柱穿过移动滑板上的轴向安装孔与滑柱螺纹配合,锁紧移动滑板,下压头连接柱穿过调节板上的轴向安装孔通过螺母锁紧。所述移动滑板的周面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支撑导向立柱滑动配合的U形开口,U形开口的数量与支撑导向立柱的数量相等,各U形开口与所对应的支撑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导向套。所述支撑导向立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支撑导向立柱排列成正三角形,其中两个支撑导向立柱上的定位卡槽开口相向,形成插入口,另一个支撑导向立柱上的定位卡槽开口与插入口相对,三个定位卡槽位于同一平面上,形成卡位,各支撑导向立柱分别沿轴向设有多个定位卡槽,形成多个卡位。所述多个卡位中的至少一个卡位内插入填充板,填充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卡在定位卡槽中定位,填充培养室内的空间。所述移动滑板、调节板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挂钩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挂钩安装孔与移动滑板上的挂钩安装孔相对应。所述培养室包括透明材质制成的圆管状料筒,料筒的上部设有出液孔,料筒的上、 下端分别通过上端盖、下端盖封口,所述上端盖上设有用于对滑柱让位的过孔,上端盖与滑柱之间设有一密封胶套,密封上端盖与滑柱之间的缝隙,且形成上端盖与滑柱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下端盖上设置进液孔。所述密封胶套的下端粘接固定在上端盖上的过孔的孔壁上,密封胶套的上端卡在滑柱上端设有的阶梯上并通过螺母锁紧。所述料筒上部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顶板的周面上设有限位卡子与卡槽对应,限位卡子嵌入卡槽内形成顶板的周向定位。所述进液孔呈阶梯形,进液孔的下半段为大径段,进液孔的大径段内安装有液面调节板,液面调节板设有一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偏离液面调节板的轴心,进液孔的大径段内螺纹配合一锁紧环,锁紧液面调节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用于模拟血液循环,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用于固定组织,固定好组织后在放入培养室内,易于将组织放在正确位置,固定效果好,生理环境的仿生模拟时组织不会脱落,保证组织培养成功。 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构成内置支架总成的基架,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下半段上设有定位卡槽,用于对调节板定位,移动滑板作为施加应力的装置模拟生理应力环境,移动滑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与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上半段滑动配合,形成对移动滑板的导向,防止移动滑板在轴向运动的过程中径向移动,使移动滑板能够很好地压住骨组织或者拉动肌腱组织,模拟生理应力环境效果好,适应组织工程组织仿生培育研究的要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移动滑板通过上压头与滑柱伸入培养室内的一端连接固定,驱动装置驱动滑柱轴向运动时,移动滑板通过上压头对下压头上的骨组织施压。上、下压头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纵横交错的齿,形成若干用于盛装培养液的凹槽,使骨组织能够与培养液产生极大的接触面积,培养效果更好。移动滑板上偏于上压头的位置安装用于钩挂肌腱组织的上挂钩,驱动装置驱动滑柱轴向运动时,移动滑板通过上挂钩对下挂钩上的肌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仿生组织培养器,包括培养室、滑柱,培养室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滑柱的一端伸入培养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室内设有内置支架总成,内置支架总成包括底板、顶板、调节板、移动滑板、多个支撑导向立柱,多个支撑导向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与顶板、底板固定连接构成内置支架总成的基架,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下半段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调节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卡在定位卡槽中定位,所述移动滑板位于多个支撑导向立柱之间与各支撑导向立柱的上半段滑动配合,移动滑板通过用于对骨组织施压的上压头与滑柱伸入培养室内的一端连接固定,移动滑板上偏于上压头的位置安装用于钩挂肌腱组织的上挂钩,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用于对骨组织施压的下压头,下压头与上压头相对,调节板上偏于下压头的位置安装用于钩挂肌腱组织的下挂钩,下挂钩与上挂钩相对,上、下压头的相向面上分别设有纵横交错的齿,形成若干用于盛装培养液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源周强李培甘翼搏李玉东李瀚卿李松涛王浩明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