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83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是由冲压往复运动部分、物料压入部分、流道部分、反应控制部分和成型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冲压往复运动部分主导柱(7)与连接体(1)固定连接,连接体(1)的两侧固定有副导套(2),副导套(2)套在副导柱(3)上可上下滑动,主导柱(7)在主导套(5)内可上下滑动,主导柱(7)外圆和副导柱(3)下端固定在定板(5)上,定板(5)上固定有弯板(4),弯板(4)上端有圆孔与副导柱(3)上端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一、
本技术涉及聚合物成型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冲压式聚合物反应挤出机,适用于熔体流动速率很低的聚合物交联反应成型加工和熔体不易流动聚合物成型加工。二、
技术介绍
聚合物成型加工一般采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在这类挤出机中,依靠旋转的单螺杆或双螺杆产生推动力完成固体粉料或粒料的固体输送、加压、熔融及成型等加工过程。这类挤出机一般只能加工熔体流动性较好的聚合物材料,很难完成熔体粘度很大、不易流动的聚合物反应挤出加工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随着技术进步大量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不断出现,其中就有熔体流动性很差,一般螺杆挤出机无法加工的聚合物材料。这类材料以前采用模压烧结法或推压式挤出机加工。模压烧结法是将粉状聚合物原料用模具压实再放入烘箱中加温烧结。这种方法加工效率低,并且不能进行连续挤出加工。推压式挤出机是在螺杆挤出机之前出现的一种用来完成聚合物成型加工的挤出装备,虽可以完成熔体流动性能较低的聚合物材料成型加工,但这种推压式挤出机采用水平方式和低频率进行推压挤出,不适用于熔体工作压力高和熔体动力粘度很高的聚合物挤出加工,特别是交联反应挤出加工。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用于熔体流动速率极低的聚合物反应成型加工或熔体不易流动聚合物成型加工、设置L型流道、可控制反应条件、可方便调整管材壁厚并具有特殊结构锁住热收缩膜提高管材内壁光洁度、改进其上下往复运动精度、增设反应控制流道控制聚合物交联反应时间和压力的冲压式反应挤出机。本技术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是由冲压往复运动部分、物料压入部分、流道部分、反应控制部分和成型控制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冲压往复运动部分主导柱与连接体固定连接,连接体的两侧固定有副导套,副导套套在副导柱上可上下滑动,主导柱在主导套内可上-->下滑动,主导柱外圆和副导柱下端固定在定板上,定板上固定有弯板,弯板上端有圆孔与副导柱上端连接。物料压入部分由冲头和冲模组成,冲模固定在加料座和预热座之间,冲头是一下端为平面的外圆柱,冲模有一圆柱形孔。流道部分为L型流道。反应控制部分是由内向外依次是水平变径流道、连接体和加热器。控制部分由分流芯、芯模和口模组成,分流芯的前端圆锥面上设有矩形孔,分流芯的出口端通过螺纹与芯模连接,分流芯与口模通过球面连接,口模上的内球面可与分流芯上的外球面通过螺栓压紧,口模可通过内球面绕分流芯在任意方向转动。L型流道是由一段垂直圆柱孔、四分之一圆环形孔、一段水平圆柱形孔组成,该圆环孔中心线半径为垂直圆柱孔半径的2-4倍。芯模有一段圆锥外表面和相连的圆柱外表面,圆锥外表面有3-10条尖角环形槽,圆柱表面有滚花刀纹,滚花深度0.2-1毫米,间距1-3毫米,两条滚花花纹螺旋线角度大小为30-60度,方向相反,芯模内有一前端封闭的圆孔,其直径为外圆直径的20-60%。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在主导柱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副导柱,减小主导柱作上下往复运动时的横向摆动误差,采用三个导柱共同导向作上下往复运动,可减小与主导柱连接在一起的冲头在往复运动时的侧向摆动,使圆柱状冲头外径与冲模孔内径的间隙减小而不发生磨损,提高了冲头与冲模间密封效果和冲头与冲模使用寿命,物料经L型流道压实、加热后进入反应控制部分,控制了聚合物交联反应时间和压力,芯模的圆锥外表面和圆柱外表面上套有表面摩擦系数极小的热收缩膜,以提高挤出管材内表面光洁度和减小挤出摩擦力,芯模内有圆孔,以通导热油控制芯模温度,保证加工工艺参数。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L型止回流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的反应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分流芯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分流芯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芯模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如图1所示,该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包括往复运动部分、物料压入部分、流道部分、反应控制部分和成型控制部分组成,冲压往复运动部分是主导柱7与连接体1固定连接,连接体1的两侧固定有副导套2,副导套2套在副导柱3上可上下滑动,主导柱7在主导套5内可上下滑动,主导套7和副导柱3固定在定板5上,定板5上固定有弯板4,弯板4上端有圆孔与副导柱3上端连接,以增强副导柱3的刚性,在主导柱7左右两侧的两个副导柱3,其直径为主导柱7直径的20%-50%,本实施例副导柱3的直径为主导柱7直径的50%,在主导柱7两侧对称分布,固定安装,间距为主导柱7直径的60%-250%,本实施例间距为主导柱7直径的100%,可以减小主导柱7作上下往复运动时的横向摆动误差,主导柱7与该物料压入部分的冲头9固定连接,采用三个导柱共同导向作上下往复运动,可减小与主导柱7连接在一起的冲头9在往复运动时的侧向摆动,使圆柱状冲头9外径与冲模12孔内径的间隙减小而不发生磨损,提高了冲头9与冲模12间密封效果和冲头9与冲模12使用寿命,采用三导柱机构可使冲头作往复运动时摆动幅度比不采用此机构减小70%以上,冲头9、冲模12的间隙可减小50%以上,冲头9、冲模12的寿命增加5倍以上,物料压入部分有冲头9、冲模12,冲模12固定在加料座8和预热座10之间,冲头9是一外圆柱形状,下部为与该圆柱轴线垂直的圆形平面,冲模12是内有圆柱形孔,冲头9与冲模12间隙为0.02-0.06毫米,本实施例采用0.05毫米,冲模12的圆柱形孔与流道11连通,如图2示,流道11部分是L型流道11,由垂直圆柱孔、四分之一圆环孔和水平圆柱孔三段组成,三段相互圆滑连接,截面直径为冲模12直径的0.6-1.3倍,本实施例为1倍,L型流道11与反应控制部分的水平变径流道13连通,水平变径流道13,连接体14和加热器15,可精确控制物料温度和压-->力,如图3所示,水平变径流道13由两端圆锥孔段和中间圆柱孔段组成,该圆柱孔直径为L型流道11截面直径的0.5-1.5倍,本实施例为1倍,长度为该圆柱孔直径的5-15倍,本实施例为10倍,圆锥孔圆圆锥角度为15-30度,本实施例为25度,变径流道13的末端与成型控制部分的分流芯16进口端连通,成型控制部分由分流芯16、芯模17、口模18、导油管19组成,如图4、5所示,分流芯16设有6-10个矩形通孔,6-10个矩形通孔中心线分布在一圆锥面上,该矩形孔短边长度为流道截面直径的0.2-0.4倍,长边长度为短边长度的1.1-1.5倍,分流芯16的6-10个矩形孔入口截面中心点等份分布在一直径为流道直径1.5-3倍的圆周上,分流芯16的6-10个矩形孔出口截面中心分布在一直径为流道直径的3-5倍的圆周上,本实施例采用8个矩形通孔,该矩形孔短边长度为流道截面直径的0.3倍,长边长度为短边长度的1.3倍,分流芯16的8个矩形孔入口截面中心点等份分布在一直径为流道直径2.5倍的圆周上,分流芯16的8个矩形孔出口截面中心分布在一直径为流道直径的4倍的圆周上,分流芯16出口端有一部分外球面,该球面直径为60毫米至500毫米之间,球面角度在10度至70度之间,本实施例球面直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是由冲压往复运动部分、物料压入部分、流道部分、反应控制部分和成型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冲压往复运动部分主导柱(7)与连接体(1)固定连接,连接体(1)的两侧固定有副导套(2),副导套(2)套在副导柱(3)上可上下滑动,主导柱(7)在主导套(5)内可上下滑动,主导柱(7)外圆和副导柱(3)下端固定在定板(5)上,定板(5)上固定有弯板(4),弯板(4)上端有圆孔与副导柱(3)上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压入部分由冲头(9)和冲模(12)组成,冲模(12)固定在加料座(8)和预热座(10)之间,冲头(9)是一下端为平面的外圆柱,冲模(12)有一圆柱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部分为L型流道(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式反应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控制部分是由内向外依次是水平变径流道(13)、连接体(14)和加热器(1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明刘继红钟小军胥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新阳光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