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内嵌式导电电极,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含有AgNO3、AuCl3、CuCl2金属盐的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通过分步氧化还原法,先在400~500℃空气氛下将金属盐氧化成金属氧化物,同时使部分聚合物氧化除去,再于800℃氮气保护下使聚合物碳化,并利用碳化的聚合物还原金属氧化物,获得管状金属纤维。本专利技术使用单通道电纺丝装置制备出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所制备的纤维直径分布在400~600nm之间,纤维表面平滑,纤维直径均匀。金属管结构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管状结构,在电子工业、纳米传感器、超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化纳米纤维制备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电纺丝技术是一种高效连续制备具有直径分布在几十纳米至几微米的纤维无纺布的方法。由于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可通过相应的工艺参数而可以方便的调节,且纤维形态均匀可控,电纺丝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电纺丝纤维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由于电纺丝纤维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三维立体过滤支架等领域。为了提高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单通道电纺丝法制备金属纳米纤维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纺丝溶液的配制:配制PAN的DMF溶液;配制金属盐的DMF溶液;将PAN的DMF溶液与金属盐的DMF溶液混合,使PAN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2:1~1:1,获得电纺丝溶液;2)电纺丝过程:将步骤1)获得的电纺丝溶液加入到电纺丝注射器中,把导电电极插入注射器中,导电电极穿过溶液至喷丝口,所述导电电极露出喷丝口0?1mm,调节纺丝电压为15~20kV,纺丝距离为15~20cm,纺丝温度为30~50℃,溶液流速为0.2~2mL/h,经过静电纺丝过程,得到核壳结构纳米纤维;3)金属纳米纤维管的制备:将步骤2)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策,王克敏,方大为,陈广凯,俞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