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12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伴生菌的培养;(2)种麻的播种和人工授粉;(3)塑料袋栽培。本发明专利技术同传统方法相比,生产周期显著缩短,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简化了生产过程;不但能提高天麻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天麻的繁殖系数,提高天麻的有性繁殖产种量,还能够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节省空间、方便管理、安全高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伴生菌的培养;(2)种麻的播种和人工授粉;(3)塑料袋栽培。本专利技术同传统方法相比,生产周期显著缩短,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简化了生产过程;不但能提高天麻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天麻的繁殖系数,提高天麻的有性繁殖产种量,还能够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具有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节省空间、方便管理、安全高效等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技领域,尤其是天麻的人工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天麻是一种具有菌根的兰科植物,无根、无绿叶,不能制造供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天麻种子萌发后,主要依赖分解入侵其体内的蜜环菌丝而生长。天麻的成熟块茎是名贵中药材,素有“第二人参”之称,是我国历代治病养身的良药,在两千年来历代草本中被列为上品。天麻具有祛风湿、抗惊厥、止晕眩,降血压的功效,尤其在镇痛、镇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且无副作用。目前,国内外已逐渐将天麻用于保健、医疗、食品等方面。长期以来,天麻的获得都是依靠采挖野生块茎,加工成生药后除供国内使用外,还远销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由于天麻资源有限,我国已在天麻产区积极开展人工栽培,以增加产量,解决药源匾乏问题。一般天麻有性繁殖的白、米麻种,因受其种子自身发芽率低和虽能发芽但有不少种子不能及时接上密环菌而无法生长,导致产量少且极不稳定,影响了农民种植天麻的积极性,制约了天麻产业发展。中国专利ZL200810145368.1公开了一种关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野生天麻有性繁殖育种的新方法,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三级菌种切成薄片;将薄片摆入消过毒的盆中;将成熟的天麻种子播入萌发菌片上;将消过毒的塑料筐底放入3厘米厚的培养料;将撒上天麻种子的萌发菌片放入塑料筐中;将塑料筐放在培养室里,28-30天内即可形成米粒大小的圆球茎。该方案仅仅适于配合长白山地区环境使用。中国专利ZL200710078049.9公开了一种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育种技术,主要步骤有选育得到成熟的天麻种子,优良萌发菌菌株,成熟的三级密环菌为生产种,选择林木遮阴度为80%以上有野生天麻生长分布的自然环境的山坡林下开栽培穴,用人工拌合萌发菌,控制室温制作带种萌发菌,有性繁殖育种栽培的时间选择在6月至8月之间。该方案选择成熟的三级蜜环菌作为生产种,以及林木遮阴度为80%以上有野生天麻生长分布的自然环境的山坡林下开栽培穴,使得生产条件较为苛刻。中国专利ZL201010203971.8公开了室内养菌种植天麻的方法,首先,取原材料锯末90-110 ;麦皮50-70 ;玉米面15-25 ;红糖1_3 ;石膏粉1_3后,将上述原材料均匀混合,制得混合填料;将养菌室清理干净并用硫璜熏蒸消毒;将菌材分割成15cm小段木,将小段木捆扎装入菌种袋内,用制得的混合填料将菌种袋内的空隙填实,然后扎紧袋口,灭菌,冷却,接种,最后将菌种袋放入养菌室内。该方案对菌材的种类、菌种的培养基都未作说明,用于天麻有性繁殖的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麻的种子发芽率、繁殖系数和产量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天麻有性繁殖高产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I)伴生菌的培养:在秋天落叶后大量收集阔叶树的枝条及树叶,晒干后作为生产萌发菌和蜜环菌栽培种的良好基质,配制萌发菌培养基和蜜环菌培养基,进行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培养;(2)种麻的播种和人工授粉:在10~12月,选择重量150g~300g的箭麻做种麻,将选好的种麻放到阴凉处,待种皮晾至发白时,按I层种麻I层腐殖质土或锯末沙的方法装入木箱或贮藏池,置温度3~5°C、湿度20%的阴凉处或冷藏室中贮存;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取出贮存的剑麻开始播种,待箭麻种麻抽薹、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3)塑料袋栽培:天麻成熟后摘取蒴果作为天麻种子,制备菌材、菌叶和混合填充料,将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拌种后,与蜜环菌、菌材能一起播入塑料袋中,最后将其平放于畦内制作成有性繁殖床,当年12月挖出,得到天麻零代种白麻。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的阔叶树是指青冈树。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的萌发菌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树叶63%、阔叶树木屑25%、麸皮10%、石膏1%、蔗糖1% ;制备方法为先将树叶粉碎放人清水中浸泡20h,然后捞出浙去浮水,再拌入麸皮、石膏、鹿糖,拌匀后培养料的水分为60%~65%,最后装菌袋、灭菌、接种、22~24°C避光培养;所得萌发菌的菌丝洁白粗壮、生长紧密,菌龄88~92d。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的蜜环菌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嫩枝条70%、阔叶树木屑18%、麦麸10%、石膏1%、蔗糖1% ;先将阔叶树嫩枝条截成2cm长的小段,在清水中浸泡8~10h,然后与木屑、麦麸等混合,加水拌匀后水分为60%~65%,最后装瓶、灭菌、接种、22~24°C避光培养;所得蜜环菌的菌丝生长良好,菌索健壮、均匀,无杂菌污染,菌龄58~62d。`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萌发菌为石斛小菇,蜜环菌为AM-08。本专利技术中培养萌发菌所用的菌袋为15X33X0.05的聚乙烯折角菌袋。本专利技术中培养蜜环菌所用的菌瓶为720ml的塑料菌种瓶。本专利技术步骤(2)中的播种种麻是指选用花盆或熟料筐作为栽培床,选用保水透气性好的砂土作为床土,株行距IOcmX IOcm,播种时将种麻顶芽朝上,然后覆厚7cm砂土,当顶芽出土且花薹开始伸长时,喷水并保持授粉室内湿度70%~80%,土壤水分48~52%,并搭建荫棚;在抽薹、开花、结果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在植株旁插固定竹竿,现蕾后摘掉顶部的6~10个花蕾;人工授粉是指在开花后左手轻轻握住花茎及子房,右手将削好的竹签伸入花内沾上花粉放在柱头上。上述人工授粉是在天麻开花的当日和次日的9点~12点时进行异株异花授粉。本专利技术步骤(3)中的的塑料袋栽培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菌材:选择直径3~8cm的壳斗科树种,锯成长15~20cm的短棒,每段分三面砍6个鱼鳞口形成大菌材,同时将一些较小的木材制作成I~3cmX5~8cm的小菌材,然后用清水浸泡透12~24h后捞出浙干水分备用;b.制备菌叶:将壳斗科当年落叶收集后切成2~5cm见方小块,用I %石灰水浸泡10分钟捞出,清水冲洗后备用;c.制备混合填充料:将木屑与沙土 /石沙按照1:2比例混合,混合过程中用稀释2000倍的敌敌畏或锌硫磷,稀释2000倍的吡虫灵,0.1 %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并加清水将其湿度控制在60% ;d.天麻种子与萌发菌的拌种:萌发菌撕开或掰成I~2cm大小的菌块,然后将成熟的天麻种子均匀地撒在萌发菌上,混合均匀后装入塑料袋中,打结后室温避光存放I~2d,见菌丝萌发后备用;e.播种:先将25 X 25 X 40cm的塑料袋用铁钉打三排12个孔,然后将混合填充料铺在塑料袋底3~5cm厚,按间隙I~2cm摆放一层大菌材,再用小菌材填充大菌材材间的空隙,同时将在菌材的切口处和鱼鳞口处播入蜜环菌,再将拌有天麻种子的萌发菌撒于菌材周围后将菌叶均匀地洒在表面,厚度为0.5~Icm,最后盖一层厚3~5cm的混合填充料,再重复以上工序播第二层种,每袋萌发菌拌入15~20粒天麻蒴果,每袋萌发菌播5个塑料袋;f.做畦:提前Id选择沙壤土的斜坡地,将地里的杂草除去,起宽I米、长2米的畦,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伴生菌的培养:在秋天落叶后大量收集阔叶树的枝条及树叶,晒干后作为生产萌发菌和蜜环菌栽培种的良好基质,配制萌发菌培养基和蜜环菌培养基,进行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培养;(2)种麻的播种和人工授粉:在10~12月,选择重量150g~300g的箭麻做种麻,将选好的种麻放到阴凉处,待种皮晾至发白时,按1层种麻1层腐殖质土或锯末沙的方法装入木箱或贮藏池,置温度3~5℃、湿度20%的阴凉处或冷藏室中贮存;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取出贮存的剑麻开始播种,待箭麻种麻抽薹、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3)塑料袋栽培:天麻成熟后摘取蒴果作为天麻种子,制备菌材、菌叶和混合填充料,将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拌种后,与蜜环菌、菌材能一起播入塑料袋中,最后将其平放于畦内制作成有性繁殖床,当年12月挖出,得到天麻零代种白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菌材:选择直径3~8cm的壳斗科树种,锯成长15~20cm的短棒,每段分三面砍6个鱼鳞口形成大菌材,同时将一些较小的木材制作成1~3cm×5~8cm的小菌材,然后用清水浸泡透12~24h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b.制备菌叶:将壳斗科当年落叶收集后切成2~5cm见方小块,用1℅石灰水浸泡10分钟捞出,清水冲洗后备用;c.制备混合填充料:将木屑与沙土/石沙按照1:2比例混合,混合过程中用稀释2000倍的敌敌畏或锌硫磷,稀释2000倍的吡虫灵,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并加清水将其湿度控制在60%;d.天麻种子与萌发菌的拌种:萌发菌撕开或掰成1~2cm大小的菌块, 然后将成熟的天麻种子均匀地撒在萌发菌上,混合均匀后装入塑料袋中,打结后室温避光存放1~2d,见菌丝萌发后备用;e.播种:先将25×25×40cm的塑料袋用铁钉打三排12个孔,然后将混合填充料铺在塑料袋底3~5cm厚,按间隙1~2cm摆放一层大菌材,再用小菌材填充大菌材材间的空隙,同时将在菌材的切口处和鱼鳞口处播入蜜环菌,再将拌有天麻种子的萌发菌撒于菌材周围后将菌叶均匀地洒在表面,厚度为0.5~1cm,最后盖一层厚3~5cm的混合填充料,再重复以上工序播第二层种,每袋萌发菌拌入15~20粒天麻蒴果,每袋萌发菌播5个塑料袋;f.做畦:提前1d选择沙壤土的斜坡地,将地里的杂草除去,起宽1米、长2米的畦,用2℅石灰水泼洒,将播种好的塑料袋按间隙3~5cm的距离摆放于畦内,然后将土填充于间隙间,盖3~5cm厚,浇透水后形成天麻有性繁殖畦床,当光线过强或温度过高时用遮阳网遮荫并喷洒雾状水降温,保证袋内温度不超过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关岭百龙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