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洪述专利>正文

一种天麻种植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806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麻种植栽培方法,该方法采用袋装培育,可以连续多年采摘天麻,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同时天麻的品质良好。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采用袋装培育,可以连续多年采摘天麻,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同时天麻的品质良好。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天麻属于菌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它的生长靠吸收密环菌丝的营养而生存,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目前,人工栽培天麻药用成分、形态和野生的天麻有差异,单位面积产量很低,而且天麻种植受地域的限制,天麻价格比较昂虫贝ο 天麻有性繁殖常规的播种方法是:在准备好种天麻的床面上,先撒上一层湿润的树叶,再将已拌好的萌发菌蒴果种撒在树叶上,上面再间隔压上已培养好的密环菌菌棒,再盖上培养料,最后再盖上一层树叶,进行保湿控温管理,两三年后收获大小天麻。这种典型的广种薄收的播种方法,种子萌发率低,原球茎接菌率低,因为只有直接压在菌棒下面的种子萌发而形成的原球茎才有及时接上密环菌的可能,其他大部分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与菌棒间由于培养料、树叶的存在呈现隔离状态,接上密环菌机会很少,而原球茎本身又不断分生,消耗自身营养,营养耗尽后便自然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该方法采用袋装培育,可以连续多年采摘天麻,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同时天麻的品质良好好。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I)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 3)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 4)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 5)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 步骤(3)中所述的天麻萌发菌拌种用量为0.5斤,扎好的枝桠用量为3?5斤,蜜环菌用量为I斤,沙壤用量为35?45斤。 步骤(5)中所述的菌床的培育方法为:在林下挖长70厘米,宽50厘米,深20厘米的塘,将直径在5厘米左右的木材铺在塘底,铺满塘底为宜,用蜜环菌一斤分别放在木材的两端,用落叶盖完木材和放好的蜜环菌菌种,然后回填土,大约在3个月左右,所培育的菌床已充分发菌。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采用野生天麻抽苔开花,通过人工授粉,萌果成熟,把蒴里面的天麻种籽伴入萌发菌,用袋装培育,一年半将其种子移栽在野生天麻区域,一年后采收商品天麻,把成熟的商品天麻采收,将种麻继续留在该塘内,添加3厘米左右的新鲜树枝,回填好土壤,等第二年冬季又刨去土壤,取出商品麻,又添新鲜树枝,又回填土壤,等待冬季又创去土壤,采出商品天麻,可依次三年,此方法不毁林,让天麻整个生活史跟野生一样,天麻品质好。同时本专利技术培育的天麻,在整个生长发育中,跟野生一样,所收获的天麻也跟野生天麻一样,品质好,药效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I)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 3)将伴好天麻蒴果的萌发菌半袋,将扎好的枝桠4斤左右,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用蜜环菌一瓶,沙壤土 40斤左右,装入袋内。 4)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4袋一排,长跟土形而定,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取出获得小米麻和白麻。 5)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 实施例2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I)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 3)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 4)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 5)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 2)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 3)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 4)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 5)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天麻萌发菌拌种用量为0.5斤,扎好的枝桠用量为3?5斤,蜜环菌用量为I斤,沙壤用量为35?45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菌床的培育方法为集中连续供菌法。【文档编号】A01G1/00GK104255221SQ201410417621【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专利技术者】杨洪述 申请人:杨洪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麻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先将萌发菌撕成碎片,用成熟的天麻蒴果捏碎,与萌发菌混合搅拌均匀,得天麻萌发菌拌种;2)选择直径3厘米的枝桠,扎成8厘米左右长;3)取天麻萌发菌拌种和扎好的枝桠,装入直径22厘米,高28厘米的方便袋中,并将蜜环菌与沙壤土装入袋内;4)将装好的袋装天麻集中摆成一排,用锯木覆盖,一年半后获得小米麻和白麻;5)将袋装的小米麻、白麻移栽在已经培育好的菌床上,一年后刨去菌床上的土壤取出天麻,可以采收天麻3年左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述
申请(专利权)人:杨洪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