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035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包括:消隐玻璃,消隐玻璃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COG芯片,设置在消隐玻璃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电气连接;微处理器,通过软性线路板与COG芯片连接;I2C端口,通过软性线路板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COG电容屏采用OGS技术,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和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减轻了重量、增加了透光度,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此外,设有COG和MCU两个IC,COG的IC便于检测电容屏的触点位置,MCU的IC不仅控制COG的检测,还能不断烧入程序来调试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包括:消隐玻璃,消隐玻璃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COG芯片,设置在消隐玻璃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电气连接;微处理器,通过软性线路板与COG芯片连接;I2C端口,通过软性线路板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本技术COG电容屏采用OGS技术,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和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减轻了重量、增加了透光度,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此外,设有COG和MCU两个IC,COG的IC便于检测电容屏的触点位置,MCU的IC不仅控制COG的检测,还能不断烧入程序来调试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专利说明】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屏,尤其是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
技术介绍
传统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体层及感应器。电容式触控屏可以简单地看成是由四层复合屏构成的屏体:最外层是玻璃保护层,接着是ITO导电层,第三层是不导电的玻璃屏,最内的第四层也是ITO导电层。最内ITO导电层是屏蔽层,起到屏蔽内部电气信号的作用,中间的ITO导电层是整个触控屏的关键部分,四个角或四条边上有直接的引线连接COG (Chip On Glass),负责触控点位置的检测。如上所述,传统电容式触摸屏具有两块玻璃,结构复杂、笨重且厚、生产工艺多,透光度不高。此外,传统电容式触摸屏只使用一个1C,即微处理器MCU,单个IC烧录程序一次就固定了,不可以反复烧录,以反复调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包括:消隐玻璃,所述消隐玻璃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COG芯片,设置在消隐玻璃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电气连接;微处理器,通过软性线路板与COG芯片连接;I2C端口,通过软性线路板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所述COG芯片与ITO导电层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 所述软性线路板与ITO导电层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以连接COG芯片与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焊接在软性线路板上,且固定微处理器的软性线路板区域下方设有聚亚酰胺补强片。所述微处理器设有外围多个与之相连的元器件,所述微处理器与元器件的上表面贴合有高温胶。所述软性线路板下方设有与I2C端口面积匹配、位置对应的聚亚酰胺补强片。所述ITO导电层的图案为方块形。所述ITO导电层的下表面周缘镀有一层黑膜,所述黑膜为油墨制成的薄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COG电容屏采用OGS(OneGlassSolution,即一体化触控)技术,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和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减轻了重量;增加了透光度。OGS技术较之主流的G/G触控技术具备以下优势:结构简单,轻、薄、透光性好;由于省掉一片玻璃基板以及贴合工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此外,设有COG和MCU两个IC,COG的IC便于检测电容屏的触点位置,MCU的IC不仅控制COG的检测,还能不断烧入程序来调试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片玻璃COG电容屏的模块图;图2是本技术单片玻璃COG电容屏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单片玻璃COG电容屏的ITO图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包括:消隐玻璃1,所述消隐玻璃I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11 ;COG芯片2,设置在消隐玻璃I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11电气连接;微处理器MCU,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COG芯片2连接;I2C端口 3,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微处理器MCU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MCU的数据传输。如图2所示,COG芯片2与ITO导电层11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ACF ;软性线路板FPC与ITO导电层11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ACF以连接COG芯片2与微处理器MCU。其中,所述微处理器MCU焊接在软性线路板FPC上,且固定微处理器MCU的软性线路板FPC区域下方设有聚亚酰胺补强片PI,该聚亚酰胺补强片PI厚度为0.2mm。微处理器MCU设有外围多个与之相连的元器件,微处理器MCU与元器件的上表面贴合有高温胶,以防止元器件被氧化。同时,所述软性线路板FPC下方设有与I2C端口 3面积匹配、位置对应的聚亚酰胺补强片PI,该聚亚酰胺补强片PI的厚度为0.2mm。需要指出的是,聚亚酰胺补强片PI的厚度不仅限于0.2mm,它是根据需求电容屏的客户产品结构以及与I2C端口 3配套的连接器所决定的。如图3所示,ITO导电层11的图案为方块形,表明电容屏为单片玻璃一体化ΙΤ0。另外,ITO导电层11的下表面周缘镀有一层黑膜12,黑膜12为油墨制成的薄膜,该黑膜12用作手机等设备的盖板,可以遮住ITO导电层11边沿的走线。本技术COG电容屏采用OGS(OneGlassSolution,即一体化触控)技术,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和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减轻了重量;增加了透光度。OGS技术较之主流的G/G触控技术具备以下优势:结构简单,轻、薄、透光性好;由于省掉一片玻璃基板以及贴合工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此外,设有COG和MCU两个IC,COG的IC便于检测电容屏的触点位置,MCU的IC不仅控制COG的检测,还能不断烧入程序来调试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隐玻璃(1),所述消隐玻璃(I)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11); COG芯片(2),设置在消隐玻璃(I)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11)电气连接; 微处理器(MCU),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COG芯片(2)连接; 12C端口( 3 ),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微处理器(MCU)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MCU)的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COG芯片(2)与ITO导电层(11)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ACF)。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线路板(FPC)与ITO导电层(11)之间设有异方性导电胶膜(ACF)以连接COG芯片(2)与微处理器(MCU)。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MCU)焊接在软性线路板(FPC)上,且固定微处理器(MCU)的软性线路板(FPC)区域下方设有聚亚酰胺补强片(PI)。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MCU)设有外围多个与之相连的元器件,所述微处理器(MCU)与元器件的上表面贴合有高温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线路板(F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片玻璃的COG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隐玻璃(1),所述消隐玻璃(1)的下层设有一体化形成的ITO导电层(11);COG芯片(2),设置在消隐玻璃(1)的下层的边缘且与ITO导电层(11)电气连接;微处理器(MCU),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COG芯片(2)连接;I2C端口(3),通过软性线路板(FPC)与微处理器(MCU)连接,用于客户端与微处理器(MCU)的数据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微视显示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