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86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利用天平式逆止阀,提供塑料原料供料的填料桶,其中,该逆止阀填料桶,主要是于该喂料桶上设有一可供塑料原料吸入的入料口,而于该喂料桶顶部则设有一栅栏及一吸风口,并于该喂料桶底部设有一出料口,于该喂料桶底部外侧设有一套结件,并于该套结件底部则连结一透明圆筒,且于该套结件与透明圆筒间套设一逆止阀,该逆止阀下延设一出入管,而于该出料管上的两侧相对位置处设有可供阀门板螺设的螺孔,而该阀门板则于两侧延设有两支臂,并于该两支臂的顶端设有可供螺丝穿设并螺设于出料管螺孔的切槽,其中,该两支臂是以阀门板的中心点侧而设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利用天平式逆止阀,而提供塑料原料供料的填料桶。
技术介绍
塑料原料已经广泛地使用来制造日常使用的物品中,而塑料原料(一般可为新料与回收料比例混合)经由一供料结构喂送至一些加热、热压或是射出成型等处理成型机,一般皆是以一极大的喂料桶内供成粒状的塑料原料容置,并于该喂料桶底部的连结至该成型机之前的地方位置处设置一传感器,以便感知究竟喂料桶内是否还存有塑料原料,以及感知该喂料桶究竟还是不是会往下移动进入成型机具内,如果没有塑料原料通过该传感器,则会启动一真空泵,以便将塑料原料吸入喂料桶内,然而,如是的结构,却因该塑料原料重量较轻,且经由粉碎的回收料中皆参杂有些许粉末,而其颗粒及粉末易产生静电,经常使塑料粒及粉末吸附于传感器上,使得该传感器因经常性感测到有塑料原料通过,而导至经常错误检测,进而使得无法启动真空泵,而无法将塑料原料吸入喂料桶中,因此,工作人员需时常打开机具检视传感器,并清除吸附其上的塑料粒及其粉末,而造成工作上的困扰,再者,当该真空泵抽真空的作动时,其位于下层的塑料原料(已比例混合)则会因真空泵的作动而往-->上浮动,进而造成其与吸入的塑料原料混合,而影响产品的品质。缘此,即有如图1、图2所示的「塑料原料供料机」1问世,其主要是包括可供塑料原料容置的喂料桶10,并于该喂料桶10上设有一可供塑料原料吸入的入料口11,而于该喂料桶10顶部则设有一栅栏1 2及一吸风口13,可供将该喂料桶10因真空泵的作动,而将该塑料原料经由入料口11而吸入喂料桶10,并于该喂料桶10底部则设有一出料口14,再者,于该喂料桶10底部外侧设有一围墙15,围墙15内设有一开关18,并于该围墙15底部则连结一透明圆筒16,而于透明圆筒16底端则固设一与成型机具连结的连结座17;一杠杆阻风式阀门板2,其是以一杆体20是穿设于围墙15内,其两端是穿伸出围墙15外,并于其一端固设一配重块24,且于该杆体20上则固设一可随其转动的杠杆21,该杠杆21的一端枢接一阀门板22,而其另一端23则可接触并且触动该开关18;如是,当该喂料桶10内仍然有容置塑料原料时,该塑料原料会因其本身的重量大于配重块24的重量时,迫使该阀门板22一端以杆体20为支点,而另端则往下移动,并脱离喂料桶10的出料口14,而形成一开口,进而使得塑料原料得以经由出料口14而滚落至透明圆筒16中,同时,亦可使固设于杆体20的杠杆21的一端23触动该开关18,而停止真空泵的作动,并使塑料原料不至被吸入喂料桶10中,反之,当施加于该阀门板22的重量小于该配重块24的重量时,可因配重块24而迫使该阀门板22往上移动,并关闭喂料桶10的出料口14,而杠杆21的一端脱离该开关18,并启动真空泵的作动,再者,操作人员可经由透明圆筒16而可直接观察到塑料原料是否还往下移动-->而进入至该成型机具内,如此的构造,显然可以达成传感器错误检测及真空吸料时底层塑料原料往上浮动,而造成其与吸入的塑料原料混合的困扰,但其仍存有以下的缺失:1、其是以杠杆阻风式的阀门板22以予阻隔塑料原料于喂料桶10中的进料与出料,且其是以一杆体20穿设于围墙15内,并该杆体20的两端皆穿透并伸出于该围墙15外,因此,当该杆体20因阀门板22的作动而转动时,易造成该围墙15内为非密闭,进而造成空气进入喂料桶10中,而当塑料原料经干燥除湿,使其原料中含水率达使用的标准值后使用,但若再经由空气混合,而塑原料的含水率则会增加,致使该塑料原料再回潮,以致影响其原有干燥除湿的功效,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2、其是以杠杆阻风式的阀门板22以予阻隔塑料原料于喂料桶10中的进料与出料,且其是以一杆体20固设一配重块24,杆体20上则固设一可随其转动的杠杆21,该杠杆21的一端枢接一阀门板22,而其另一端23则可接触并且触动该开关18,所以,其关键零组件众多,进而影响其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基于其从事塑料机械多年的经验,期以更简便的方式,而可达到保持塑料原料品质及减少加工成本的理念,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进,终得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利用天平式的逆止阀填料桶,而可防止塑料原料回潮的逆止阀填料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可减少其控制阀门板的零组件,而得以节省其加工成本的逆止阀填料桶。以下,兹就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图5所示,其中,该逆止阀填料桶3,其主要是包括可供塑料原料容置的喂料桶31,并于该喂料桶31上设有一可供塑料原料吸入的入料口32,而于该喂料桶31顶部则设有一栅栏33及一吸风口34,并于该喂料桶31底部设有一出料口35,再者,于该喂料桶35底部外侧设有一套结件36,并于该套结件36底部连结一透明圆筒37,于透明圆筒37底端固接一连结于成型机具的连结座38;一逆止阀4,是于其一端凸缘41套设于套结件36上而固结,并于该凸缘41往下延设一出料管42,并于该出料管42下端为一呈倾开口的出料口43,而于该出料管42上的两侧相对位置处设有可供阀门板5螺设的螺孔421,而该阀门板5则于两侧延设有两支臂51,并于该两支臂51的顶端设有可供螺丝53穿设并螺设于出料管42螺孔421的切槽52,其中,该两支臂51是以阀门板5的中心点侧而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为塑料供料机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2是为塑料供料机杠杆阻风式阀门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逆止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为本技术逆止阀未作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6是为本技术逆止阀已作动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所示,当该喂料桶31内有容置塑料原料时,该塑料原料会因其本身的重量,而迫使该以该螺孔421为中心点的阀门板5以该螺孔421的中心点失去平衡而往下移动,进而脱离喂料桶31的出料口35,而使得塑料原料得以经由出料口35而滚落至透明圆筒37中,反之,当该喂料桶31内的塑料原料已完成掉落透明圆筒37中时,操作人员可经由透明圆筒37而直接观察到塑料原料是否还往下移动而进入至该成型机具内,再启动真空泵的作动,并通过由抽真空的作动,而可将该阀门板5往上吸附,且利用其天平原理,而使该阀门板5会自动复归平衡,并紧密吸附于出料口35而密闭(如图5所示),且通过由该逆止阀4完全置于该套结件36及透明圆筒37内,而无因其逆止阀4作动时与逆止阀填料桶3外的空气接触,而产生已干燥除湿的塑料原料再回潮的现象,且其利用逆止阀4的设计,而得以减少利用杠杆阻风门的阀门板所需的零组件。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逆止阀的设计,而得以减少利用杠杆阻风门的阀门板所需的零组件,并可阻绝塑料原料再回潮的功效,已无庸置疑,且本技术于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实已符合专利申请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包括供塑料原料容置的喂料桶,并于该喂料桶上设有一供塑料原料吸入的入料口,而于该喂料桶顶部则设有一栅栏及一吸风口,并于该喂料桶底部设有一出料口;于该喂料桶底部外侧设有一套结件,并于该套结件底部连结一透明圆筒,于透明圆筒底端固接一连结于成型机具的连结座,其特征在于:该逆止阀,是于其一端凸缘套设于套结件上而固结,并于该凸缘往下延设一出入管,而于该出料管上的两侧相对位置处设有供阀门板螺设的螺孔,而该阀门板则于两侧延设有两支臂,并于该两支臂的顶 端设有供螺丝穿设并螺设于出料管螺孔的切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止阀填料桶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包括供塑料原料容置的喂料桶,并于该喂料桶上设有一供塑料原料吸入的入料口,而于该喂料桶顶部则设有一栅栏及一吸风口,并于该喂料桶底部设有一出料口;于该喂料桶底部外侧设有一套结件,并于该套结件底部连结一透明圆筒,于透明圆筒底端固接一连结于成型机具的连结座,其特征在于:该逆止阀,是于其一端凸缘套设于套结件上而固结,并于该凸缘往下延设一出入管,而于该出料管上的两侧相对位置处设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钲隶
申请(专利权)人:普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