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属于防盗门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防盗门一旦发状况需要逃生时,主锁舌部件难以满足快速开启以供逃生要求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锁舌总成、锁头总成和执手驱动总成,执手驱动总成包括外执手拨轴、内执手拨轴、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相邻端套合,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分别套在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上,主锁舌总成包括主锁舌、锁舌固定板和推板,推板设置在锁舌固定板上,推板的一端与锁头总成拨动配合,另一端与一挡板配合,挡板的端部与内执手拨叉固连。本装置开启门锁快速,且装配简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属于防盗门锁
。它解决了现有的防盗门一旦发状况需要逃生时,主锁舌部件难以满足快速开启以供逃生要求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锁舌总成、锁头总成和执手驱动总成,执手驱动总成包括外执手拨轴、内执手拨轴、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相邻端套合,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分别套在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上,主锁舌总成包括主锁舌、锁舌固定板和推板,推板设置在锁舌固定板上,推板的一端与锁头总成拨动配合,另一端与一挡板配合,挡板的端部与内执手拨叉固连。本装置开启门锁快速,且装配简单。【专利说明】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
本技术属于防盗门锁
,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盗门锁,通常设置有由保险锁舌部件,以便在房门关闭时进行保险,而且在保险状态下,保险锁舌拨头对保险锁舌部件具有锁止的作用,即对保险锁舌部件进行定位,当解除保险时,需要先解除保险锁舌拨头对保险锁舌部件的锁止。而且,为了功能齐全,防盗门锁往往还包括设于锁壳内的锁头总成、主锁舌部件和斜舌部件。在房门锁闭状态下,使用者须转动钥匙通过锁头总成拨动主锁舌部件,使主锁舌部件逐段地缩进锁壳方能开启门锁,其间,需要多次转动钥匙才能达到开启的目的;若门锁处于保险状态下,还需要解除保险;最后通过执手推(拉)开房门。当防盗门处于锁闭状态时,一旦处于室内的人遇到突发状况(如失火、地震)需要逃生时,这种结构的防盗门锁难以满足快速开启以供逃生的要求。为此,本 申请人:研制出了几款能快速开启的防盗门锁,并先后申请了中国专利,它们的专利号分别为 ZL200420021766.X.ZL200520102830.1 和 ZL200420022547.3,它们仅通过转动内执手,即可解除斜舌、主锁舌部件、保险锁舌的锁止,操作简单、方便,一步到位。但是,经过多年的使用,上述几款快开防盗门锁还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仍具备改进的空间。如专利号为ZL200520102830.1的这一款,它通过钥匙解除斜舌锁止时,是通过锁头拨动设置在主锁舌部件上的推块来实现的,推块可相对于主锁舌部件左右移动,其一头被锁头所推而移动时,另一头推动内执手拨叉转动,从而拨动斜舌部件缩回至锁体内。推动内执手拨叉的方式是通过内执手拨叉上的导向卡块和开设在推块上的斜孔配合实现的,导向卡块在推板推动下,沿斜孔做圆弧运动,从而驱动内执手拨叉转动。导向卡块推动推块需较大的力,开锁比较吃力,同时装配也比较麻烦。还有如专利号为ZL200420022547.3的“快速快开防盗门锁”和专利号为ZL200520102830.1的“快速锁闭、开启门锁”,这两款产品中,用于拨动斜舌锁闭和开锁的结构为外执手拨轴、内执手拨轴、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相邻端套合在一起并能相对转动,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其套合部设置有隔离垫片,扁担拨叉套在外执手拨轴上,能随外执手拨轴转动而拨动斜设部件,执手拨叉套在内执手拨轴上,能随内执手拨轴转动而拨动斜舌部件。上述隔离垫片与外执手拨轴及内执手拨轴呈分体设置,一来装配不方便,二来还需要在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之间加工出限位机构防止其松动,增加了加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快开防盗门锁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对现有快开防盗门锁进行改进,使其具备装配简单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主锁舌总成、锁头总成和执手驱动总成,执手驱动总成包括外执手拨轴、内执手拨轴、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相邻端套合在一起并能相对转动,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扁担拨叉和执手拨叉分别套在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锁舌总成包括主锁舌、锁舌固定板和推板,推板设置在锁舌固定板上并能相对于锁舌固定板移动,推板的一端与锁头总成拨动配合,另一端与一挡板配合,挡板的端部与内执手拨叉固连。推板能在锁头总成的拨动下沿锁舌固定板水平运动,进而推动挡板。挡板的一端端部与内执手拨叉连接,当其被推板推动时,能连同内执手拨叉一起,绕内执手拨轴轴心转动,从而使内执手拨叉拨动斜舌部件。挡板挡于主锁舌的侧面,对主锁舌起导向限位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推板上沿推板运动方向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与锁舌固定板连接的导向柱。导向孔和导向柱起导向作用。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挡板垂直于推板。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挡板与内执手拨叉呈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外执手拨轴和内执手拨轴之间的套合部设置有隔离垫片,隔离垫片与内执手拨轴固连。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隔离垫片与内执手拨轴呈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中,所述的锁舌固定板呈“L”形,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上述推板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的主锁舌铆接在垂直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通过推板推动挡板的形式带动内执手拨叉转动,从而拨动斜舌部件解锁,装配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同时将隔离垫片与内执手拨轴制成一体式,加工方便且简化了装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执手驱动总成的剖视图。图3是执手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主锁舌总成;21、主锁舌;22、锁舌固定板;22a、水平面;22b、垂直面;23、推板;23a、导向孔;24、导向柱;3、锁头总成;4、斜舌总成;5、外执手拨轴;6、内执手拨轴;6a、隔离垫片;7、扁担拨叉;8、执手拨叉;8a、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包括壳体I以及设置在壳体I内部的主锁舌总成2、锁头总成3、执手驱动总成和斜舌总成4。如图2和图3所示,执手驱动总成包括外执手拨轴5、内执手拨轴6、扁担拨叉7和执手拨叉8,外执手拨轴5和内执手拨轴6相邻端套合在一起并能相对转动,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外执手拨轴5和内执手拨轴6之间的套合部设置有隔离垫片6a,隔离垫片6a与内执手拨轴6呈一体式结构。扁担拨叉7和执手拨叉8分别套在外执手拨轴5和内执手拨轴6上,执手拨叉8上一体设置有一挡板8a,挡板8a的端部与内执手拨叉8连接。主锁舌总成2包括主锁舌21、锁舌固定板22和推板23,锁舌固定板22呈“L”形,包括呈相互垂直设置的水平面22a和垂直面22b,上述推板23设置在水平面22a上并能相对于锁舌固定板22水平移动,主锁舌21铆接在垂直面22b上,推板23上沿推板23运动方向开设有导向孔23a,导向孔23a内设有与水平面22a连接的导向柱24,推板23的左端与锁头总成3拨动配合,另一端与挡板8a配合。初始状态下,挡板8a与推板23垂直,推板23能在锁头总成3的拨动下沿水平面22a向右运动,进而推动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快开防盗门锁,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主锁舌总成(2)、锁头总成(3)和执手驱动总成,执手驱动总成包括外执手拨轴(5)、内执手拨轴(6)、扁担拨叉(7)和执手拨叉(8),外执手拨轴(5)和内执手拨轴(6)相邻端套合在一起并能相对转动,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外执手和内执手连接,扁担拨叉(7)和执手拨叉(8)分别套在外执手拨轴(5)和内执手拨轴(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锁舌总成(2)包括主锁舌(21)、锁舌固定板(22)和推板(23),推板(23)设置在锁舌固定板(22)上并能相对于锁舌固定板(22)移动,推板(23)的一端与锁头总成(3)拨动配合,另一端与一挡板(8a)配合,挡板(8a)的端部与内执手拨叉(8)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忠恒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