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包括锁体、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芯;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呈近似对称结构,外执手结构包括外执手和U型结构的外执手基座,外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锁体位于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之间,锁体内的电机组件与锁芯传动连接,锁芯在电机组件驱动下控制锁体内部锁舌伸缩开关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锁简化了智能锁的结构,直接推拉执手即可开关门,操作方便。智能锁上设有摄像头、WiFi板、指纹识别、密码识别等,功能更加齐全,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安全性的要求。开锁时使用电机直接带动锁芯旋转,并在锁芯的带动下驱动锁舌伸缩,不需要离合器,因此耗电量和易损件更少,也更加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门不需旋转把手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防盗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场所使用智能锁代替传统机械锁。一般的智能锁主要包括锁体、传动机构、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执手,传统指纹密码等电子锁的执手都是横向的,开门时需要横握执手,再扭转手腕转动执手进行开门,操作繁琐,且均需要离合器控制锁芯,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智能锁存在的操作繁琐、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将传统执手与外壳合二为一,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离合器,直接推/拉执手开关门的智能锁。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包括锁体、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芯;其中,所述外执手结构包括外执手和U型结构的外执手基座,所述外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内执手结构包括内执手和U型结构的内执手基座,所述内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锁体位于所述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之间,所述锁体内设有电机组件;所述锁芯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基座、锁体和内执手基座,所述电机与锁芯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在电机组件的驱动下控制所述锁体内部锁舌的伸缩,以控制门的关开。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的端部与所述外执手基座之间还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位于所述外执手结构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根据智能锁的工作状态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为类圆柱体结构,所述外执手的上部设有指纹区,下部设有触屏密码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上、与锁芯相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盖,优选地,所述应急锁盖包括一类圆柱体的应急锁盖本体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应急锁盖本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应急锁盖通过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外执手上,防止应急锁盖在门移动过程中脱落。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基座上还设有锁头盖,以保护穿过所述外执手基座内的锁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基座内还设有防拆板,所述防拆板为类T型结构,所述防拆板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外执手基座内,另一端与锁体内的报警系统电连接,所述防拆板与所述锁体分离,触发报警系统,防止人为拆卸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执手基座的U型端面上设有摄像头组件,所述外执手基座的U型端面设置成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为15-30o。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锁体上设有锁芯通道,锁芯穿过锁芯通道,与位于锁芯通道中的齿轮结构传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执手包括由开口相对的内执手前面板、电池盖和内执手后面板围成的第二腔体,电池盖和内执手后面板卡合在内执手前面板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执手前面板内设有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座、固定部件一、固定部件和电池,电池座固定安装在内执手前面板的内侧面上,固定部件一用于固定电池,固定部件二将电池座和电池盖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固定部件一包括设置于电池座两侧的固定部件一甲以及设置于电池盖两侧内的固定部件一乙,所述固定部件一乙包括楔形部,所述楔形部与电池盖形成空腔一,所述固定部件一甲包括弹性支角和设置于弹性支角端部的凸起,所述固定部件一甲的凸起与楔形部可拆卸卡扣连接;电池座、固定部件一与电池盖形成空腔用于安装电池。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执手基座内还设有保险锁组件,保险锁组件包括保险锁芯、扭簧和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和扭簧分别位于保险锁芯的两侧,微动开关的弹片朝向保险锁芯,保险锁芯可与弹片接触。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在现有智能锁的基础上,简化了智能锁的结构,开关门时不需要再旋转把手,直接推拉即可,操作更方便,另外,智能锁上还设有摄像头、WiFi板、指纹识别、密码识别等,功能更加齐全,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安全性的要求。另外,开锁时使用电机直接带动锁芯旋转,并在锁芯的带动下驱动锁舌伸缩,不需要离合器,因此耗电量和易损件更少,也更加低碳环保。执握部位设置在执手的中部,指纹识别区在执握部位的上方,密码区在执握部位的下方,用户握住执手的同时,拇指部分能自然接触到指纹识别区,指纹开锁后,可以直接将门推开,底座较薄不用安装过多机构,执手圆柱状用于容纳电路板元器件,且手感较好,摄像头倾斜向上,分别进行生物识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的外执手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外执手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应急锁盖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的锁体和内执手结构的爆炸图;图5为图2所示内执手结构的剖面图;图6为锁芯和锁体的配合图;图7为电池盖和电池座的结构图;图8为电池盖、电池座以及内执手前面板组合后的剖面图;图9为内执手基座以及保险组件的爆炸图;图10为图9的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包括锁体54、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芯。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分别位于锁体54的两侧,并依次固定连接。其中,锁体54安装在门上,外执手结构位于门的外侧,内执手结构位于门的内侧,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体上均设有锁芯通孔,锁芯自外执手结构穿过锁体,并停留在内执手结构的锁芯通孔中,与自门内侧穿入内执手结构的锁芯通孔中的应急旋钮52连接。如图1、图2所示,外执手结构包括类圆柱体结构的外执手和类U型结构的外执手基座10,外执手的长度小于等于外执手基座10左侧开口处的长度,所述外执手的两端嵌入外执手基座10的左侧开口,并与外执手基座的两端固定连接,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替代方案,外执手也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或多边体结构,主要用作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的拉手,推拉智能锁以开关门。外执手为类圆柱体结构,外执手包括由外执手前面板2和外执手后面板8围成的第一空腔,其中外执手前面板2位于远离外执手基座10的一侧,外执手前面板2的上部设有指纹区,下部设有触屏密码区。第一空腔中设有与指纹识别相配合的指纹头3和指纹头支架5,以及与触屏密码区相配合的触摸软板16,指纹头3和触摸软板16均与电路板18电连接。指纹头支架5卡合安装在外执手前面板2的内侧面上,指纹头3将接收到的指纹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纹进行比对,如果与存储器中的指纹相同,则开启密码锁。否则,则提示指纹未识别。外执手前面板2的触摸密码区按顺序设有用于输入密码的数字,如果输入的密码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密码相同,则开启密码锁,否则则提示密码错误。为了及时显示智能锁的工作状态,还可以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上设置状态提示结构,具体地,可以在外执手的一个或两个端部与外执手基座10之间设置一导光板7,导光板7中设置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指示灯与位于所外执手内部的电路板18电连接,根据智能锁的工作状态亮不通过颜色的指示灯。如果触摸密码区或指纹区,则导光板7绿灯常亮,系统激活,如果密码或指纹输入正确,则导光板7绿灯闪亮,指示智能锁开启,可以开门,如果密码或指纹输入错误,则导光板7红灯闪亮,指示信息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验证信息。所述导光板与位于所述外执手结构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根据智能锁的工作状态亮不通过颜色的指示灯。外执手基座10的右侧固定安装在锁体54上,锁芯55以内沉方式安装在外执手基座10内,外执手基座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芯;其中,所述外执手结构包括外执手和U型结构的外执手基座,所述外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内执手结构包括内执手和U型结构的内执手基座,所述内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锁体位于所述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之间,所述锁体内设有电机组件;所述锁芯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基座、锁体和内执手基座,所述电机组件与锁芯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在电机组件的驱动下控制所述锁体内部锁舌的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外执手结构、内执手结构和锁芯;其中,所述外执手结构包括外执手和U型结构的外执手基座,所述外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内执手结构包括内执手和U型结构的内执手基座,所述内执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执手基座的两端,围成一类长方体结构;所述锁体位于所述外执手结构和内执手结构之间,所述锁体内设有电机组件;所述锁芯依次穿过所述外执手基座、锁体和内执手基座,所述电机组件与锁芯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在电机组件的驱动下控制所述锁体内部锁舌的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执手上、与锁芯相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盖,所述应急锁盖包括一类圆柱体的应急锁盖本体和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应急锁盖本体上,对称设置的两个弹片,所述弹片的自由端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应急锁盖通过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外执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外执手包括由外执手前面板和外执手后面板围成的第一空腔,其中外执手前面板位于远离外执手基座的一侧,外执手前面板的上部设有指纹区,下部设有触屏密码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外执手基座内设有防拆板,防拆板为类T型结构,防拆板的其中两个端部固定安装在外执手基座内,另一端与锁体内的报警系统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小勇,殷雄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忠恒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