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克航专利>正文

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158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保持浇口流道区域内处于低温,而塑料处于塑熔状态不固化而可以连续注射。而型腔处于高温使塑料固化。本装置注塑模集流腔部分通过保温板、上模板、上流道板、下流道板、定位板、隔热支撑板和隔热定位板、分浇口低温喷嘴组成主浇口、主流道、分浇口、分流道。将熔融塑料送至由上型腔板、下型腔板组成的型腔部分。分别在集流腔和型腔各部位视需要在模具内部加热和控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节约能源、大幅度节料节电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十分适宜于酚醛、三聚氰胺、密胺、环氧玻纤等材料大批量注塑制品生产的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固性塑料成型技术,具体是一种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热固性塑料制品的成型,以压制成型和注塑成型来说,较好的工艺是采用注塑成型。相对压制成型工艺,注塑成型具有塑件尺寸稳定、修正工作量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并能代替压塑成型工艺的繁重手工体力劳动,减少成型过程中挥发溶剂对人体的侵害。但注塑成型每一模制件,其无用的废料柄要占一模的15%~25%,有时占到60%,这是很大的浪费。并且热固性塑料废料柄是不溶不熔的固化物,不能反复使用,一般作烧埋处理,又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在热固性制品生产上必须解决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必须解决浪费原材料的废料柄问题。其必然规律是由过去的热固性塑料压制成型到目前的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而再向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浇口流道区域内温度使热固性塑料处于低温塑熔状态、以使热固性塑料连续注射成型的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装置包括集流腔和型腔,其中集流腔的温度控制处于低温(80℃~120℃),流经集流腔的热固性塑料呈塑熔状态,塑料不固化而可连续注射;而型腔处于电加热高温(180℃~200℃)以便塑料制品在该高温下固化。具体是其中集流腔是在本装置上模板中央设置主浇口,下通水平向的主流道,主流道再分成若干分流道,并由各分流道通向各自的分浇口,-->再通过分浇口低温喷嘴注向所需的型腔。在本成型装置上面部位设置上模板,在上模板表面敷有保温板,在上模板内部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加热器。上模板下置有上流道板,在上流道板下设置下流道板;在下流道板上开有水平向的主流道槽,并在主流道槽合适部位开有若干与主流道成垂直方向的分流板腔。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定位配装后形成主流道。本技术自上而下顺序在保温板、上模板、上流道板开孔供安置主浇口。在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内部分别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在下流道板下面安装定位板,并通过定位板在各分浇口孔穴位置配装分浇口低温喷嘴。分浇口低温喷嘴还配备测温偶和带偶加热套筒。在定位板下面通过隔热支撑板和隔热定位柱顺序安装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在下型腔板上表面对准分浇口低温喷嘴位置开有型腔槽。由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配装后形成供注塑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型腔。在下型腔板内部开有孔穴供安装带偶高温加热器。在下型腔板下部设置有本装置的隔热支撑座。与原热固性注塑成型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保持浇口流道区域内处于低温塑熔状态,以达到热固性塑料连续注射无废料柄的目的。可减少原废料柄所浪费的材料的80~90%。2、应用本快速固化的热固性温浇道注塑可连续进行生产,生产率可提高30%。3、温浇道注塑比原工艺注塑节省电30-50%。4、由于模具集流腔在低温下(80℃左右)工作,又在模具内部加热,对热固性塑料机及液压系统热传导影响小,从而使寿命增长。5、减少因处理废料柄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减少劳动强度,增加操作安全。6、热固性温浇道注塑成型适应量大面广的注塑件,如汽车制造业、电器电子业、建筑业、仪表仪器业,家用电器,消防器具及国防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注塑件。7、具有快速拆卸废料柄的模具结构。当停班或故障停机必须拆卸集流腔中唯一废料柄时,不必从机床上把整体模具拆卸下来,只需移动上型腔板,并可将其吊挂在注塑机滑杆上,即可拆卸模具中的唯一废料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中的油电两用分浇口低温喷嘴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纯热油分浇口低温喷嘴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装置包括集流腔和型腔,所说的集流腔是在本装置上部中央设置主浇口1,下通水平向的主流道3,主流道3再分成若干与主流道成垂直方向的分流道4,由分流道4通向各自的分浇口5,再通过分浇口低温喷嘴6注向所说的型腔。具体是本装置上面部位为上模板13,在上模板表面敷有保温板2。在上模板13内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加热器1301。在上模板13下置有上流道板12,上流道板12下置有下流道板11,在下流道板11上表面开有水平向主流道3槽,并在主流道槽合适部位开有若干分流道4腔。上流道板12和下流道板11定位配装后形成主流道3。在本装置上部中央部位自上而下顺序通过保温板2、上模板13、上流道板12开腔供安置主浇口1。在上流道板12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201。在下流道板11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101。在下流道板11下面安装定位板10,并通过定位板10在各分浇口5位置配装分浇口低温喷嘴6。分浇口低温喷嘴6还配备测温偶601和带偶加热套筒602。在定位板10下面通过隔热支撑板9和隔热定位板9’顺序安装上型腔板8和下型腔板7。下型腔板7上表面对准分浇口低温喷嘴6位置开有型腔槽,由上型腔板8和下型腔板7配装后形成供注塑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型腔701。在下型腔板7内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高温加热器702。在本装置最下面设置有隔热支撑座。在所说的集流腔中,通过加热控温循环装置将温度控制在低温(80℃~120℃),主浇口与主流道温控作为集合整体考虑,用水、电、油加热控温均可。浇口和流道内部不能有锐角或死角,以防止熔融料滞留。在结构上采用圆角或倒锥角。在本装置中,将流道板分开设计成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分别可用水、电、油进行控温的带偶加热器以及分浇口低温喷嘴的设计是本技术的关键结构。尤其是所说的分浇口低温喷嘴6是本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它有油电两用低温喷嘴和纯热油低温喷嘴两种,供需要及设施条件选用。所说的分浇口低温喷嘴6其中央设置芯体606,包裹在芯体606外围的是带偶加热套筒602。加热套-->筒602设计有铸铝外壳605,在该外壳壁内开有腔穴供设置电热圈604和热油管603。在芯体606下端设置有出口嘴607,在出口嘴607外部还加有端盖608。在芯体606的上端头部设置有端帽609,在端帽609合适部位装有测温偶601。当热固性熔融塑料通过分浇口低温喷嘴6的芯体606时,带偶加热套筒602在电热圈604或热油管603作用下通过铸铝外壳605对芯体606进行加热控温,通过温控调节使芯体606中熔融塑料顺利通畅地通过出口嘴607注入型腔701。在所说的型腔热源设计中,加热器必须让开推杆、导杆、脱料杆等。加置的电热元件用小功率,不仅可使型腔维持工作温度和加热功率减少、节约电能。也可防止热冲击影响集流腔,以提高对集流腔和型腔的控温精度。热固性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其经济效果可大幅度达到节料节电的目的,但停班或故障停机必须拆卸集流腔中唯一废料柄。在后继生产过程中必须快速排除废料柄。在本温浇道注塑装置中不必从机床上把整个模具从注塑机上拆卸下来,只需要移动上型腔板,并且可将其吊挂在注塑机滑杆上,即可拆卸模具中维一废料柄。本技术十分适宜于PF(酚醛,三聚氰胺,UF)、MF(氨基,密胺)、DAP(环氧玻纤注塑料)等原料的大批量注塑制品的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包括集流腔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流腔是在成型装置上部中央设置主浇口(1),下通水平向的主流道(3),主流道(3)再分成若干分流道(4),由分流道(4)通向各自的分浇口(5),再通过分浇口低温喷嘴(6)通向所说的型腔;具体是本装置上面部位为上模板(13),在上模板(13)表面敷有保温板(2);在上模板(13)内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加热器(1301);在上模板(13)下置有上流道板(12),上流道板(12)下置有下流道板(11),在下流道板(11)上表面开有水平向主流道(3)槽,并在主流道槽合适部位开有若干与主流道成垂直方向的分流道(4)腔;上流道板(12)和下流道板(11)定位配装后形成主流道(3);成型装置顺序通过保温板(2)、上模板(13)、上流道板(12)开腔供安置主浇口(1);在上流道板(12)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201);在下流道板(11)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101);在下流道板(11)下面安装定位板(10),并通过定位板(10)在各分浇口(5)位置配装分浇口低温喷嘴(6);分浇口低温喷嘴(6)还配备测温偶(601)和带偶加热套筒(602);在定位板(10)下面通过隔热支撑板(9)和隔热定位板(9’)顺序安装上型腔板(8)和下型腔板(7);下型腔板(7)上表面对准分浇口低温喷嘴(6)位置开有型腔槽,由上型腔板(8)和下型腔板(7)配装后形成供注塑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型腔(701);在下型腔板(7)内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高温加热器(7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固性塑料温浇道注塑成型装置,包括集流腔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集流腔是在成型装置上部中央设置主浇口(1),下通水平向的主流道(3),主流道(3)再分成若干分流道(4),由分流道(4)通向各自的分浇口(5),再通过分浇口低温喷嘴(6)通向所说的型腔;具体是本装置上面部位为上模板(13),在上模板(13)表面敷有保温板(2);在上模板(13)内开有腔穴供安装带偶加热器(1301);在上模板(13)下置有上流道板(12),上流道板(12)下置有下流道板(11),在下流道板(11)上表面开有水平向主流道(3)槽,并在主流道槽合适部位开有若干与主流道成垂直方向的分流道(4)腔;上流道板(12)和下流道板(11)定位配装后形成主流道(3);成型装置顺序通过保温板(2)、上模板(13)、上流道板(12)开腔供安置主浇口(1);在上流道板(12)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201);在下流道板(11)内开有腔穴供安置带偶低温加热器(1101);在下流道板(11)下面安装定位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克航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罗克航罗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