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俏专利>正文

一种酱制大肥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0984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酱制大肥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了步骤(一)原料处理,步骤(二)干菇制备,步骤(三)油炸,步骤(四)调味酱料制备,步骤(五)酱渍,步骤(六)包装等工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酱制大肥菇,咸辣适口,香味浓郁,产品携带和食用方便,更适宜人们外出旅行和野外作业的人们携带和食用,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简单,工艺易掌控,能够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Method for preparing large fat mushroom with sau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g mushroom sauce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ethod adopts the steps of (a)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step (two) preparation of dried mushrooms, fried, step (three) step (four) sauce preparation steps (five) saucing, step (six packaging process). The sauce made big fat mushroom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lty and hot palatability, rich fragrance, convenient carrying and eating, and better portability and consumption for people traveling and field work, and the product has a better market prospect.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easy process control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制大肥薛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是。
技术介绍
大肥菇,菌盖直径6-20cm,初半球形,后扁半球形,顶部平或略下凹,白色,后变为暗黄色,淡粉灰色至深蛋壳色,中部色较深,边缘内卷,表皮超越菌褶,无鳞片。菌肉白色,厚,紧密。菌褶白色,后变粉红色到黑褐色,稠密,窄,离生,不等长。菌柄短,粗壮,长4.5-9cm,粗1.5-3.5cm,白色,内实,近圆柱形,菌环双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味鲜美,菌肉厚,公布于青海、河北、新疆等地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酱制大肥菇,迎合更多消费者对口味的追求,提高人们的喜食性,更会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原料处理: 选取鲜大肥菇除去菇脚上的附着物,洗净后纵切两半置于筛中,于通风处滤干水分; 步骤(二)干菇制备: 将处理后的鲜大肥菇放在烘箱中烘烤,整个脱水过程的烘烤温度及持续时间为:先将烘箱预热至50°C,鲜大肥菇进入烘箱后,先在35-40°C下烘6-8小时,再在40_50°C下烘8-10小时,最后在60°C下烘6-8小时,干大肥菇含水量为9% ; 步骤(三)油炸: 将植物食用油加热至170°C左右,把干大肥菇放入其中炸3-5分钟捞起备用; 步骤(四)调味酱料制备: 将辣椒粉20-30g用文火炒3-5分钟,按重量百分比为1:7.5:1.1:0.35:0.05的比例加入甜面酱、食盐、五香粉、山梨酸钾,加水28倍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定容至IOOOg调味酱料备用; 步骤(五)酱溃: 将油炸大肥菇按重量百分比为1:1浸入制备好的调味酱料中3-4小时,其间搅动2-3次; 步骤(六)包装: 将步骤(五)酱溃后的大肥菇在100°C下进行杀菌15分钟,冷却至90°C时装入透气性差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真空或充氮包装,即得酱制大肥菇成品。上述所述的植物食用油,为符合国家相关食用油标准的所有植物食用油;其中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芥花籽油、棕榈油、米糠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山茶油、粟米油、橄榄油、红花籽油、核桃油、菜籽油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的一种酱制大肥菇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酱制大肥菇,咸辣适口,香味浓郁,产品携带和食用方便,更适宜人们外出旅行和野外作业的人们携带和食用,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2、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简单,工艺易掌控,能够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选取鲜大肥菇除去菇脚上的培养料,洗净后纵切两半置于筛中,于通风处滤干水分,将烘箱预热至50°c,鲜大肥菇进入烘箱后,先在35°C下烘8小时,再在50°C下烘8小时,最后在60°C下烘8小时,将玉米胚芽油加热至170°C左右,把干大肥菇放入其中炸5分钟捞起,将辣椒粉20g用文火炒3-5分钟,按重量百分比为1:7.5:1.1:0.35:0.05的比例加入甜面酱、食盐、五香粉、山梨酸钾,加水28倍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定容至IOOOg调味酱料,将油炸大肥菇按重量百分比为1:1浸入制备好的调味酱料中3-4小时,其间搅动2-3次,将酱溃后的大肥菇在100°C下进行杀菌15分钟,冷却至90°C时装入透气性差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真空包装,即得酱制大肥菇成品。实施例2 选取鲜大肥菇除去菇脚上的培养料,洗净后纵切两半置于筛中,于通风处滤干水分,将烘箱预热至50°C,鲜大肥菇进入烘箱后,先在40°C下烘6小时,再在45°C下烘10小时,最后在60°C下烘6小时,将葵花籽油加热至170°C左右,把干大肥菇放入其中炸3分钟捞起,将辣椒粉30g用文火炒3-5分钟,按重量百分比为1:7.5:1.1:0.35:0.05的比例加入甜面酱、食盐、五香粉、山梨酸钾,加水28倍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定容至IOOOg调味酱料,将油炸大肥菇按重量百分比为1:1浸入制备好的调味酱料中3-4小时,其间搅动2-3次,将酱溃后的大肥菇在100°C下进行杀菌15分钟,冷却至90°C时装入透气性差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充氮包装,即得酱制大肥菇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酱制大肥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一)原料处理:选取鲜大肥菇除去菇脚上的附着物,洗净后纵切两半置于筛中,于通风处滤干水分;步骤(二)干菇制备:将处理后的鲜大肥菇放在烘箱中烘烤,整个脱水过程的烘烤温度及持续时间为:先将烘箱预热至50℃,鲜大肥菇进入烘箱后,先在35?40℃下烘6?8小时,再在40?50℃下烘8?10小时,最后在60℃下烘6?8小时,干大肥菇含水量为9%;步骤(三)油炸:将植物食用油加热至170℃左右,把干大肥菇放入其中炸3?5分钟捞起备用;步骤(四)调味酱料制备:将辣椒粉20?30g用文火炒3?5分钟,按重量百分比为1:7.5:1.1:0.35:0.05的比例加入甜面酱、食盐、五香粉、山梨酸钾,加水28倍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定容至1000g调味酱料备用;步骤(五)酱渍:将油炸大肥菇按重量百分比为1:1浸入制备好的调味酱料中3?4小时,其间搅动2?3次;步骤(六)包装:将步骤(五)酱渍后的大肥菇在100℃下进行杀菌15分钟,冷却至90℃时装入透气性差机械强度高的聚乙烯包装袋真空或充氮包装,即得酱制大肥菇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制大肥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原料处理: 选取鲜大肥菇除去菇脚上的附着物,洗净后纵切两半置于筛中,于通风处滤干水分; 步骤(二)干菇制备: 将处理后的鲜大肥菇放在烘箱中烘烤,整个脱水过程的烘烤温度及持续时间为:先将烘箱预热至50°c,鲜大肥菇进入烘箱后,先在35-40°C下烘6-8小时,再在40_50°C下烘8-10小时,最后在60°C下烘6-8小时,干大肥菇含水量为9% ; 步骤(三)油炸: 将植物食用油加热至170°C左右,把干大肥菇放入其中炸3-5分钟捞起备用; 步骤(四)调味酱料制备: 将辣椒粉20-30g用文火炒3-5分钟,按重量百分比为1:7.5:1.1:0.35:0.05的比例加入甜面酱、食盐、五香粉、山梨酸钾,加水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俏
申请(专利权)人:周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