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581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包括底座、可折叠支撑架以及篷布,所述篷布外罩于支撑架上,可折叠支撑架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由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两部分组成,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座外侧均固装有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一侧铰装有连接盘;所述可折叠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组成,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连接处制有铰轴,该左侧与右侧支撑架分别通过连接盘与左、右底座连接,所述该左、右可折叠支撑架由多根可折叠支撑杆组成,该可折叠支撑杆为多连杆联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汽车棚操作繁琐,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难题,操作简便,结构结实耐用,便于携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ortable folding automobile sh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folding car she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oldable supporting frame and a tarpaulin, wherein the tarpaulin cover on the support frame, a foldable support frame and hinged with the base, the base i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ase and the right base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the left and right of the base seat base are fixedly equipped with lateral folding device. One side of the folding device is hing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e foldable support frame comprises a left support frame and the right support frame, the left frame and the right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is arranged at the hinge axis, the left and right supporting frames are connected by a disc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base, wherein the left and right folding the support frame is made of a plurality of collapsible supporting rod, the foldable support rod is a multi rod linka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ar shed complex structure, complicated operation, not easy to carr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trong structure and por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属配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车库数量很难满足要求,造价也相对较高,而露天停放车辆容易使汽车漆面老化、变色,甚至划伤、损坏、被盗,而现有的车棚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的简易车棚,其缺点在于不能随车携带,致使在某些地区车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另一种是可随车携带,通过主体骨架的伸缩紧固或者固定折页折叠,其缺点在于折叠位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占用体积较大,无法真正实现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折叠方式简单、质量坚固、占用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包括底座、可折叠支撑架以及篷布,所述篷布外罩于支撑架上,可折叠支撑架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由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两部分组成,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座外侧均固装有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一侧铰装有连接盘;所述可折叠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组成,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连接处制有铰轴,该左侧与右侧支撑架分别通过连接盘与左、右底座连接,所述该左、右可折叠支撑架由多根可折叠支撑杆组成,该可折叠支撑杆为多连杆联动结构。而且,所述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托盘,该固定托盘底部固装有固定底座及限位卡片,在底座与托盘之间安装一高度调节装置;该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中部均制有固定孔且该左、右底座之安装有固定锁扣。而且,所述折叠装置由固定片及折叠片组成,折叠片一端铰装有连接盘。而且,所述多根可折叠支撑杆中至少有一根垂直于底座安装,且该多根可折叠支撑杆均铰装于连接盘上。而且,所述多连杆联动结构由立杆、折叠杆、滑动杆及联动杆组成,所述立杆由上段与下段组成,上段与下段连接处通过铰轴铰接,且上段与下段铰接处制有限位套管,该限位套管外侧开口,内侧封闭;所述立杆上段与折叠杆铰接,下段铰装于连接盘上;所述滑动杆一端与立杆铰接,另一端与折叠杆铰接,且与折叠杆铰接处滑动安装有滑套,该滑套套装于折叠杆外部;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滑动杆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立杆上段与下段铰接处的限位套管内侧。而且,所述立杆与折叠杆连接处固装有加强杆,该加强杆一端固装于立杆上端,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折叠杆连接;所述联动杆一端固装有固定杆,该固定杆一端铰装于限位套管内侧,另一端固装于联动杆下端。而且,所述连接盘为半圆柱形,其中在垂直于底座的立杆下部滑动安装一加强滑套,该加强滑套分别与多根立管通过加强筋铰接。而且,所述篷布为半圆柱型,该篷布边缘制有多个贴扣。本技术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1、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汽车棚操作繁琐,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难题,操作简便,结构结实耐用,便于携带。2、本技术通过多连杆联动结构实现了在支起车棚时转动立杆中部的铰轴的同时通过联动杆带动滑动杆,同时支起与立杆铰接的折叠杆,操作简单流畅,达到支撑整体骨架的作用;同时配合立杆中部制有的限位套、立杆与折叠杆铰接处的加强杆、垂直于地面的立杆下部滑动安装的加强滑套以及与其它立杆相连的加强筋,达到了在支撑整体骨架的同时完成定位及固定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底座固装的折叠装置以及与折叠装置一侧铰装的连接盘配合,折叠时可以将底座折叠至立杆一侧,使折叠时所占用的体积达到最小;使用时,将底座固定于地面,同时通过旋转连接盘将整个车棚全部打开,既节约了折叠时的体积,又达到了操作简便的目的。4、本技术通过左、右底座固装的固定锁扣、底座中部制有的固定孔及滑动安装的固定托盘,使用时先将固定锁扣锁死,在外界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滑动固定托盘及调整高度调节装置使托盘托住车底进行固定车棚,当外界条件恶劣时,可以在使用固定托盘的同时将楔子穿过固定孔楔入地面进行固定车棚,达到保护车棚及棚内汽车的目的,结构坚固,操作简单。5、本技术安装有边缘制有贴扣的半圆柱型篷布,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贴扣固定于可折叠支撑杆上,由于篷布本身形状对于可折叠杆具有固定作用,并且对于可折叠支撑杆产生一个像下的压力,该向下压力通过多连杆联动结构将压力传导至限位套管处转化为向内的应力,使立折叠杆得到有效的支撑,结构更加坚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托盘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托盘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可折叠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折叠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篷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包括底座、可折叠支撑架以及篷布27,所述篷布外罩于支撑架上,可折叠支撑架与底座铰接,所述底座由左侧底座11与右侧底座10两部分组成,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座外侧均固装有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一侧铰装有连接盘3 ;所述可折叠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7与右侧支撑架组成I,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连接处制有铰轴19,该左侧与右侧支撑架分别通过连接盘与左、右底座连接,所述该左、右可折叠支撑架由多根可折叠支撑杆组成,该可折叠支撑杆为多连杆联动结构。而且,所述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托盘13,该固定托盘底部固装有固定底座15及限位卡片12,在底座与托盘之间安装一高度调节装置14 ;该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中部均制有固定孔4且该左、右底座之安装有固定锁扣5。所述折叠装置由固定片9及折叠片8组成,折叠片一端铰装有连接盘。所述多根可折叠支撑杆中至少有一根垂直于底座安装,且该多根可折叠支撑杆均铰装于连接盘上。所述多连杆联动结构由立杆、折叠杆18、滑动杆20及联动杆21组成,所述立杆由上段22与下段24组成,上段与下段连接处通过铰轴26铰接,且上段与下段铰接处制有限位套管25,该限位套管外侧开口,内侧封闭;所述立杆上段与折叠杆铰接,下段铰装于连接盘上;所述滑动杆一端与立杆铰接,另一端与折叠杆铰接,且与折叠杆铰接处滑动安装有滑套17,该滑套套装于折叠杆外部;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滑动杆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立杆上段与下段铰接处的限位套管内侧。所述立杆与折叠杆连接处固装有加强杆16,该加强杆一端固装于立杆上端,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折叠杆连接;所述联动杆一端固装有固定杆23,该固定杆一端铰装于限位套管内侧,另一端固装于联动杆下端。所述连接盘为半圆柱形,其中在垂直于底座的立杆下部滑动安装一加强滑套6,该加强滑套分别与多根立管通过加强筋2铰接。所述篷布为半圆柱型,该篷布边缘制有多个贴扣28。该汽车棚通过多连杆联动结构实现了在支起车棚时转动立杆上段与下段处铰轴的同时通过联动杆带动滑动杆,同时支起与立杆铰接的折叠杆,操作简单流畅,达到支撑整体骨架的作用;同时配合立杆中部制有的限位套、立杆与折叠杆铰接处的加强杆、垂直于地面的立杆下部滑动安装的加强滑套以及与其它立杆相连的加强筋,达到了在支撑整体骨架的同时完成定位及固定的效果。该汽车棚通过左、右底座固装的固定锁扣、底座中部制有的固定孔及滑动安装的固定托盘,使用时先将固定锁扣锁死,在外界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包括底座、可折叠支撑架以及篷布,所述篷布外罩于支撑架上,可折叠支撑架与底座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两部分组成,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座外侧均固装有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一侧铰装有连接盘;所述可折叠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组成,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连接处制有铰轴,该左侧与右侧支撑架分别通过连接盘与左、右底座连接,所述该左、右可折叠支撑架由多根可折叠支撑杆组成,该可折叠支撑杆为多连杆联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包括底座、可折叠支撑架以及篷布,所述篷布外罩于支撑架上,可折叠支撑架与底座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两部分组成,左侧底座与右侧底座座外侧均固装有折叠装置,该折叠装置一侧铰装有连接盘;所述可折叠支撑架由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组成,左侧支撑架与右侧支撑架连接处制有铰轴,该左侧与右侧支撑架分别通过连接盘与左、右底座连接,所述该左、右可折叠支撑架由多根可折叠支撑杆组成,该可折叠支撑杆为多连杆联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均滑动安装有固定托盘,该固定托盘底部固装有固定底座及限位卡片,在底座与托盘之间安装一高度调节装置;该左侧底座及右侧底座中部均制有固定孔且该左、右底座之安装有固定锁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由固定片及折叠片组成,折叠片一端铰装有连接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汽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可折叠支撑杆中至少有一根垂直于底座安装,且该多根可折叠支撑杆均铰装于连接盘上。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添任庆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宇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