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0409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提升整车安全性:使用蓄电池安全开关功能:当车辆碰撞发生时,由ABM控制PSS的内部保险片烧融断开,进而保护大电流回路,避免大电流线束短路,引起车辆起火;增加与PSS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ACU),通过ACU控制气囊的起爆时间,通过ACU的精确控制,控制PSS的起爆时间,防护电瓶的电线烧蚀;应用特种导线技术,在相应的电源导线上增加护线壳,防止电线划伤,最大程度的保护电线不受损坏;.应用中央配电盒,使起动机、保险盒、发电机的电源取电点一致,提升信号的有效传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包含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汽油车、柴油车等等,电瓶主要放置在车身的前端或中部位置,而电瓶放置在后备箱中的车型是很少见的。主要原因是电瓶后置的蓄电池电源在信号处理时,电源信号容易产生信号衰减,电瓶后置的电源线需要经过车辆后备箱、座舱,容易产生挤压碰撞的风险。当发生事故时,整车电源是否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是否与电瓶前置时一样安全有效,而在设计初期,由于变速器较大或其他部件较大,又需要将电瓶放置在后端。这时后置电瓶的安全使用及处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为:1.无信号保护装置,发生碰撞时车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发生判断;2.无线路保护装置及特殊导线,信号易发生衰减;3.信号在处理时,电源分配分散,取电点不集中,信号易产生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方案主要通过解决后置电瓶的电源信号的处理,提升后置电瓶的车辆安全性。本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提升整车安全性:1.使用蓄电池安全开关功能:蓄电池安全开关(即“PSS”)串联在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单元之间,能够满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盒(1)、起动机(2)、中央配电盒(4)、发电机(5)、电子控制单元(6)、蓄电池安全开关(7)和蓄电池(9);其中,?所述保险盒(1)安装在汽车前舱内,串接在前舱线束与中央配电盒(4)的第一针脚位(41)之间;?所述起动机(2)安装在发动机上,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并且起动机(2)还与中央配电盒的第三针脚位(43)电连接;?所述中央配电盒(4)安装在前舱内,其分别与保险盒(1)、起动机(2)、发电机(5)、蓄电池(10)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为发动机的发电部分,安装在发动机上,并与中央配电盒的第四针脚位(44)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后置电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盒(I)、起动机(2)、中央配电盒(4)、发电机(5)、电子控制单元(6)、蓄电池安全开关(7)和蓄电池(9);其中,所述保险盒(I)安装在汽车前舱内,串接在前舱线束与中央配电盒(4)的第一针脚位(41)之间;所述起动机(2)安装在发动机上,用于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并且起动机(2)还与中央配电盒的第三针脚位(43)电连接;所述中央配电盒(4)安装在前舱内,其分别与保险盒(I)、起动机(2)、发电机(5)、蓄电池(10)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发电机为发动机的发电部分,安装在发动机上,并与中央配电盒的第四针脚位(44)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6)作为气囊ECU的控制单元,控制ECU的气囊起爆;所述蓄电池安全开关(7),蓄电池安全开关串联在蓄电池正极与控制单元之间,碰撞后断路保护;所述蓄电池安全开关(7)内置有内置保险,在发生碰撞后,内置保险在蓄电池安全开关起爆前迅速断开;所述蓄电池作为车辆的电源部分,安装在后备箱中;蓄电池的正极分别与中央配电盒的第二针脚(42)和蓄电池安全开关(7)电连接;蓄电池的负极还电连接车身搭铁(12);蓄电池的正极与中央配电盒(4)的第二针脚位(42)两者间的导线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绝缘层(2-3),为PE材料,耐温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长城精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