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度打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354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角度打击扳手,包括钢套、扳手和至少一个固定方键;所述扳手固定在所述钢套的外壁上,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键槽,所述固定方键安装在所述键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能够缩短职工劳动强度,提高职工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角度打击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维修工具,具体说,涉及一种全角度打击扳手。
技术介绍
在拆解、修理和重新装配整机架的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需要强大的力度来旋转张力柱进行拆解,由于此工作在近80厘米高的平台上进行操作,所以一直没有很合适和很省力的张力柱旋转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角度打击扳手,能够缩短职工劳动强度,提高职工工作效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角度打击板手,包括钢套、板手和至少个固定方键;所述板手固定在所述钢套的外壁上,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键槽,所述固定方键安装在所述键槽上。进一步: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8个键槽,所述8个键槽等间距。进一步:所述固定方键的外形为长方形。进一步:所述钢套的内径为60mm,长为170mm ;所述键槽的宽度为18mm,长度为170mm,深度为 5.5mm。进一步:所述固定方键的长度为170mm,宽度为18mm,厚度为IOmm?11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角度打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的长度为450mm,直径为4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使用,能够缩短职工劳动强度,提高职工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全角度打击扳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全角度打击扳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方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中全角度打击扳手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中全角度打击扳手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中固定方键的结构示意图。全角度打击板手的结构包括:钢套1、板手2和固定方键3,其中板手2固定在钢套I的外壁上,钢套I的内壁上开有多个键槽11 (本实施例中开有8个键槽11)。钢套I的内径和张力柱头部相吻合,钢套I的内径为60mm,长为170mm。内壁上的8个键槽11间距相等,键槽11的宽度(与张力柱头部的键槽宽度相等)为18mm,长度为170mm,深度为5.5mm。扳手2的长度为450mm,直径为40mm。固定方键3是一个外形为长方形的铁板,其长度为170mm (与键槽11的长度相适应),宽度为18mm (与键槽11的宽度相适应),厚度为10?11mm。由于轧机工作时间长,轴承座镗孔内进入油泥及杂物,常常把铜螺母牢牢地挤死在张力柱上,难以拆解。使用本技术的过程如下:1、将钢套I套在张力柱头部,插2个固定方键3在键槽11内,安装好铜螺母固定销,通过打击扳手2旋转张力柱,使铜螺母在镗孔内与张力柱脱离,实现拆解过程。张力柱在支撑座上轻度抱死的情况下,也可用本技术将张力柱正旋数周,反旋数周,使张力柱在支撑座上旋转顺畅,免去了重新拆解张力柱在支撑座上的过程。2、在装配整机架时,调整张力柱键槽11的角度,过程和拆卸过程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角度打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扳手和至少一个固定方键;所述扳手固定在所述钢套的外壁上,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键槽,所述固定方键安装在所述键槽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角度打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套、扳手和至少一个固定方键;所述扳手固定在所述钢套的外壁上,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键槽,所述固定方键安装在所述键槽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打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的内壁上开有8个键槽,所述8个键槽等间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角度打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键的外形为长方形。4.如权利要求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