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本铭专利>正文

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93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别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类似产品的模具材料。它是由树脂为基添加适量比例的固化剂、促化剂等混合而成。采用该材料制做模具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耐磨、耐腐蚀、抗老化、产品易脱模等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材料,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类似产品的模具材料。目前,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类似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模具多采用金属或玻璃钢、橡胶等材料制造。其模具的制造工艺复杂、价格较贵,因而成本较高。且使用金属模具时冷却速度大,造成产品存在较大的内应力而影响产品质量,又不易脱模。而采用橡胶模具,其强度较低,随意性过大,固型困难,影响产品的外形质量,且橡胶材料易老化、使用寿命短。采用上述材料制造模具工艺复杂。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类似产品所使用的模具材料。它既易于制造、使用方便,又能很好的保证生产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以不饱和树脂为基加入适量比例的固化剂、促化剂及其它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后即可注塑固化制成所需的生产模具。使用该专利技术材料制做模具,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耐磨、耐腐蚀、抗老化等特点。且生产产品脱模简便易行。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提供两种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电视机壳等硬塑材料制品的模具材料配方。实施例1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的模具材料由302树脂胶和302固化剂、302促化剂、硅酸钠、聚乙烯醇混合而成。其最佳组元重量比为302树脂胶80%302固化剂5%302促化剂3%硅酸钠2%聚乙烯醇10%实施例2适用于生产电视机壳等硬塑材料制品的模具材料由196不饱和树脂和2号固化剂、2号促化剂、珐琅质、高分子催化剂(聚苯乙烯凝胶衍生物)、白云石粉混合而成。其最佳组元重量比为196不饱和树脂60%2号固化剂1%2号促化剂1%珐琅质25%高分子催化剂1%(聚苯乙烯凝胶衍生物)白云石粉12%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的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302树脂胶、302固化剂和302促化剂、硅酸纳、聚乙烯醇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1所述的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最佳组元重量比为302树脂胶 80%302固化剂 5%302促化剂 3%硅酸钠 2%聚乙烯醇 10%3.一种适用于生产电视机壳等硬塑材料制品的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196不饱和树脂和2号固化剂、2号促化剂、珐琅质、高分子催化剂(聚苯乙烯凝胶衍生物)、白云石粉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最佳组元重量比为196不饱和树脂 60%2号固化剂 1%2号促化剂 1%珐琅质 25%高分子催化剂 1%(聚苯乙烯凝胶衍生物)白云石粉 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别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及类似产品的模具材料。它是由树脂为基添加适量比例的固化剂、促化剂等混合而成。采用该材料制做模具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耐磨、耐腐蚀、抗老化、产品易脱模等优点。文档编号B28B7/00GK1093970SQ9310455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崔本铭, 邢艳菊, 王春祥, 陈连群, 田玉国, 张丽娜, 于开初, 牛洪生, 张起超 申请人:崔本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生产硅镁合成陶瓷工艺品的树脂基合成模具材料,其特征在于由302树脂胶、302固化剂和302促化剂、硅酸纳、聚乙烯醇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本铭邢艳菊王春祥陈连群田玉国张丽娜于开初牛洪生张起超
申请(专利权)人:崔本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