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80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含有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的原料中,将33~45%的甲苯分次加入其中并搅拌均匀,倒入压机模具内加压、加热、保温而后冷却并经三次发泡成型。其成型品集隔热、保温、防火三种功能于一体,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可进行二次加工,既便于施工,又无污染,可广泛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保温、防火材料,尤其涉及。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建筑隔热材料主要以玻璃棉等纤维类产品以及聚氨酯等轻质发泡材料为主,这些材料虽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纤维类产品施工麻烦、易吸水,对人体有害,而聚氨酯类发泡材料在许多场合防火等级又达不到要求。日本的一篇公开日为昭和59年(1984年)4月12日,公开号为昭59-64562(C04825/04)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无机质发泡成形品的成型方法”,其产品配方中的主要成份——聚氯乙烯树脂含量高达15~30%,对防火极为不利;其发泡剂又仅为2~4%,按照其发泡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硬,韧性差,基本不能进行二次加工,产品只能通过模具(如窗框等)一次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轻质建筑材料,它集隔热、保温、防火三种功能于一体,该材料韧性好,可进行二次加工,既便于施工,又无污染,可广泛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所述轻质建筑材料的生产方法。为完成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及填充料,其中含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有机溶剂33~45%。所述矿石粉末为滑石粉、镁粉、铝粉和白垩石粉;所述有机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和N,N’-二硝基五次甲基胺;所述有机溶剂为苯及其衍生物。一种生产所述轻质建筑材料的方法,在混合好的原料中分次加入适量的甲苯并搅拌至均匀,将其倒入压机模具内,压机加压至20MPa并分段加热、保温,迅速将其冷却后,再将其置于发泡机内分次发泡直至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及方法生产出来的轻质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隔热、保温、不燃、不吸水、无毒、隔音、耐超低温等多种优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可根据需要将其或弯曲或切割加工成断面为任意形状的产品。可广泛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如化工及超低温管道、保温墙体、钢结构屋面及墙面等。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制作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无污染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及填充料,其中,含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有机溶剂33~45%。所述矿石粉末为滑石粉、镁粉、铝粉和白垩石粉;所述有机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和N,N’-二硝基五次甲基胺;所述有机溶剂为苯及其衍生物。一种生产所述轻质建筑材料的方法,在混合好的原料中分次加入适量的甲苯并搅拌至均匀,将其倒入压机模具内,压机加压至20MPa并分段加热、保温,迅速将其冷却后,再将其置于发泡机内分次发泡直至成型。生产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10%的聚氯乙烯树指,40%的矿石粉末(其中,滑石粉、铝粉各占适当比例),10%的偶氮二异丁腈和2%的安定剂加入至混合机中搅拌进行混合,再将38%的有机溶剂即甲苯按比例分三次加入至混合料中。第一次加入溶剂总量的30%即11.4%,搅拌30~35分钟;第二次加入溶剂总量的10%即3.8%,搅拌7~10分钟;第三次加入其所剩余的量即22.8%,搅拌20~30分钟。(2)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至液压机的模具内,并根据模具内腔的厚度设定加热、保温及冷却时间。例如,现采用模具内腔厚度为55~58mm的模具,将压机的压力值设定为20MPa,并采用口径为4″,压力为0.8~1MPa的蒸汽管道分段进行加热。第一阶段加热至65~70℃,保温8~15分钟;第二阶段加热至105~110℃,保温15~22分钟;第三阶段加热至155~160℃,保温18~25分钟。迅速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循环水的流量设定为80~100m3/h,冷却时间为70分钟。这一工艺过程即为一次发泡。(3)将成型后的材料送至二次发泡机内,用模具固定后进行二次发泡,发泡温度设定在90~95℃之间,时间为55~70分钟。(4)将二次发泡后的成型材料置于露天18小时,自然冷却后,放入三次发泡机内进行干燥,即三次发泡,时间设定为48小时,并逐级加温。从常温至50℃需12小时,从50℃至80℃又需12小时,从80℃至110℃则需24小时,以将发泡体内的所有有机溶剂全部蒸发掉。(5)最后,用旋转锯床、研磨机、切割机等设备将该材料加工至规定的尺寸。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及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含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有机溶剂33~4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石粉末为滑石粉、镁粉、铝粉和白垩石粉;所述有机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和N,N’-二硝基五次甲基胺;所述有机溶剂为苯及其衍生物。3.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好的原料中分次加入适量的甲苯并搅拌至均匀,将其倒入压机模具内,压机加压至20MPa并分段加热、保温,迅速将其冷却后,再将其置于发泡机内分次发泡直至成型。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甲苯的加入量依次为其总量的30%,其总量的10%,其所剩余的量。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加热的最高温度值依次为70℃、110℃、160℃;每一阶段的保温时间为8~25分钟。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的时间依次为70分钟、48小时。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的温度依次设定为90~95℃,50~1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在含有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的原料中,将33~45%的甲苯分次加入其中并搅拌均匀,倒入压机模具内加压、加热、保温而后冷却并经三次发泡成型。其成型品集隔热、保温、防火三种功能于一体,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可进行二次加工,既便于施工,又无污染,可广泛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文档编号B29C44/08GK1194901SQ9810210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家宇, 薛伟明, 谷远征 申请人: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特种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及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含聚氯乙烯树脂8~14%,矿石粉末35~49%,有机发泡剂8~10%,安定剂2~3%,有机溶剂33~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宇薛伟明谷远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特种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