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配制铸膜液: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是:成膜高分子15-30%和溶剂85-70%,其中成膜高分子包含成膜高分子质量0.1-20%的发泡剂;将成膜高分子和发泡剂加入到溶剂中,在20-60℃温度下搅拌2-20小时,充分溶解混匀后,即得到铸膜液;(2)凝固成形:所得铸膜液静置脱泡12-36小时后,刮制成平板膜;在空气中放置10-30秒后,将所刮制的膜放入凝固液中凝固成形即得;所述凝固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2-10%的可以催化发泡剂反应的催化剂和98-90%的蒸馏水。【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
,具体为,该方法在相转化成膜时,通过化学发泡产生气体来提高高分子多孔膜的性能。
技术介绍
自I960年Loeb和sourirajan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了不对称结构的反渗透膜以来,这种制膜方法就逐渐成为了使用范围最广的制膜手段。高分子多孔膜具有优良的分离性能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成膜时必须添加致孔剂以提高膜的孔隙率,否则其水通量较小,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化工生产等诸多领域对膜性能的要求不断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辅助成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配制铸膜液:铸膜液的质量百分比组成是:成膜高分子15?30%和溶剂85?70%,其中成膜高分子包含成膜高分子质量0.1?20%的发泡剂;将成膜高分子和发泡剂加入到溶剂中,在20?60℃温度下搅拌2?20小时,充分溶解混匀后,即得到铸膜液;所述成膜高分子为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氯乙烯或聚丙烯腈;所述发泡剂为化学氢化物,包括硼氢化钠、氨硼烷、硼氢化锂或四氢铝钠;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以及铵盐;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丙酮或四氢呋喃,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溶液;(2)凝固成形:所得铸膜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波,张士锋,刘晓静,陈雨生,张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