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62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注射成形装置具有一设有一注射缸(20)和在其内可运动的注射柱塞(10)的注射单元(1)。注射缸可经由一设在注射柱塞内的充注通道(12)而充注,且经由在注射缸的排料口24而排料。充注通道(12)的嘴口(14)与排料口(24)是空间和热隔离的。因此使排料口内的原料可不被固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成形装置,特别是用于橡胶及类似原料,诸如弹性体,热固性塑料和可交联的聚合物等的注射成形装置。EP 0 287 001 A1公开了包括一具有挤出口的塑化单元,以及一具有注射柱塞和一配有排料口的注射通道的注射单元的用于注射成形材料的装置。充注注射单元时,塑化单元的挤出口与注射柱塞的排料口相联接。进行注射过程时,挤出口与排料口分开,而充注通道与模具联接。DE 91 10 240 U1描述一其塑化单元与注射柱塞牢固联接的注射模塑装置。充注通道穿通该注射柱塞通往注射缸。注射柱塞的远离注射缸的端部与塑化单元的挤出件出口相接连。充注通道的嘴位于注射柱塞的呈圆锥状的自由端。注射缸的底部表面由一嵌入件形成,且对应于注射柱塞的自由端形状而呈圆锥状。在嵌入件的排料口与在注射柱塞中的充注通道的嘴对齐。充注注射单元时,排料口会被闭锁杆关闭,而原料经由挤出口以及充注通道而从塑化单元供入注射缸,此时注射柱塞进行对应的移动。接着,闭锁杆被抽回,而注射单元与模具相耦接。其后,注射柱塞进入注射缸中,此时在充注通道中的止回阀被压到其关闭位置,而原料被从注射缸中压出而进入到模具的模腔内。当注射柱塞完全插进注射缸时,充注通道的嘴口与排料口连接。经过一定时间后,注射单元与模具分离,固化部分被从注射通道取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简单操作的注射模塑装置。该目的可由权利要求书中的特点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装置特别具有一设有一注射缸和可在其内运动的注射柱塞的注射单元。注射缸可经由一设在注射柱塞内的具有至少一嘴口的充注通道而被充注。而通过注射缸的排料口,此注射筒缸可排料。充注通道的嘴口与排料口之间是空间和/或热隔离的。此设置有以下的优点,即,在注射单元与模具相耦接时,在充注通道内的原料将不会受到过高温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排料口内原料的固化可在控制下进行。在注射单元与模具脱离时,粘在模制部件上的固化原料同时从排料口抽取出。排料口因此无任何残留。尤其是可确实避免部分固化的原料残留部分,在下一次的注射过程中,被充注到模具内。本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形装置因而可容许有较简单的操作。最好,注射柱塞和注射缸各具有至少一封密面,而在注射柱塞的插入位置它们相互接合。此设置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当注射柱塞插入时,充注通道的嘴口被密封对着注射缸内的排料口。此方式可确保,在充注通道直至嘴口间的原料完全与充注在模具中的原料相隔开。此外,对下一次注射缸的充装,可提供完全精确量的原料。根据加工的原料,在充注通道区内的温度最好是控制成使得能避免在充注通道的原料的固化。而在注射成形装置和模具间耦接时,在模具和注射缸以及注射缸和注射柱塞之间的各接触位置区内,有热传递。在一实例中,温度最好控制成使得模具的温度约为180℃,在排料口区内的注射缸的温度为约120℃,而在充注通道区内的注射柱塞的温度为约80℃。温度控制在考虑各单一部件的热传递阻力以及热传导值,通过合适的加热或冷却来进行。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注射柱塞的自由端设成渐缩小的尖端,而注射缸的底面具有一互补的形状。注射柱塞的前尖端部最好部分突伸入排料口内。这是有利的,因为在注射柱塞插入时,在注射缸内的充注物经由排料口全部送出,而更好地是,在排料口内的原料至少会部分地被排出。在另一最佳实施例中,充注通道的嘴口设在注射柱塞的渐缩小区与尖端部相隔一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注射柱塞的自由端是圆锥状,而注射缸的底面是一互补的圆锥形,而排料口设在尖端区内。充注通道的嘴口设在圆锥形端的表面上。最好,在注射柱塞的自由端上设有一嵌入件。嵌入件至少构成注射柱塞的渐缩小自由端的一部分。此设置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嵌入件是可用与注射柱塞不同的材料来制造。另外,嵌入件可分开制造及分别加工。最好,嵌入件可用绝热材料来制造。在一最佳实施例中,注射缸在其底部区内设有一带排料口的且最好是绝热的嘴件嵌入件。作为嘴件嵌入件的材料,最好是应用如V2A,V4A的铬镍钢或烧结材料所作成的陶瓷。这很有利,因为在注射单元与模具耦接时,从排料口至充注通道,尤其是其嘴口的热传导,会中断或至少变少。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在注射柱塞内最好是在轴向上备设一螺旋挤出件。在一最佳实施例中,在螺旋挤出件和充注通道之间设一止回阀。该止回阀最好是能在当注射缸内的压力大于螺旋挤出件区内的压力时自行关闭。止回阀最好设在嵌入件的后端和螺旋挤出件的自由端之间。此设置是有利的,因为注射柱塞的充注通道只有一短的长度,并且大致上对应于嵌入件的长度,并且通过移去嵌入件可容易地触及到止回阀。以下通过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在充注注射单元状态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最佳实施例;图1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模具已充注的状态;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实施例在注射单元已脱离和模具开启后的状态;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在附图中,相同部分以相同标号来表示。注射成形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具有一注射单元1,其主要由注射缸20和一在其内可移动的注射柱塞10组成。在注射柱塞10的自由端,设有一嵌入件16。自由端和嵌入件一起共呈圆锥形。在嵌入件中,充注通道12设成由一进口变成三个出口的分叉状。三出口的嘴口14各与尖端部相隔开,且沿着嵌入件的表面周围,相互以120°的间隔分开。注射缸20大体上设成中空圆筒形,而在其自由端设有一嘴件25。在嘴件25上设有嘴件嵌入件26,两者在朝缸体内部的方向上具有一与注射柱塞的圆锥形尖端呈互补状的圆锥形表面。在嘴件嵌入件26中,设有注射通道22具有排料口24。嘴件嵌入件26最好用螺钉使其上部插入嘴件25。这使其与嘴件25有良好的热传导结合。嘴件25通过在通道系统39中的冷却液体,根据调整维持在70至80℃的温度范围内。嘴件嵌入件26的下部从嘴件25自由突出。在嘴件嵌入件的自由突出部分的区域中,注射通道22具有一以圆锥形向外扩张的扩散段。在另一实施例(未示出)中,中空圆筒和嘴件设成整体。其余则与上述实施例有相同的结构。注射柱塞10是可在注射缸20内,借助传动装置(未示出)在伸出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伸出位置,注射柱塞的圆锥形端与嘴件以及嘴件嵌入件中的圆锥形表面呈接触状态。在注射柱塞10中,设有一塑化单元3。塑化单元3基本上由轴向设在注射柱塞10内的中空筒体32和一在其内设的螺旋挤出件30组成。在螺旋挤出件的后端区中有一挤出件入口34而在自由端区中有一挤出件出口36。螺旋挤出件被一传动装置(未示出)所驱动。在挤出件出口36和嵌入件16的后端之间设有一止回阀40。在所举的例子中,止回阀包括一旦注射筒缸中的压力超过在挤出件中的压力时,即会关闭挤出件出口的球体。在另一方向上,通道是无阻的。模具5是由共同构成一模腔52的两部分所组成。模腔52可经由注入孔54来充注的。在模具的上部设有一注射件1可插入其中的凹槽56。该最佳实施例还可设有一闭锁杆60。借助此闭锁杆,注射缸20的排料口24可被关闭。闭锁杆包含一封闭板62,其借助可在缸体66内运动的柱塞,可进行大体上垂直于注射柱塞的轴向的往复移动。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注射成形装置的操作。在图1和1a中,排料口24被关闭,其中,封闭板6封密地顶在嘴件嵌入件26的外侧。借着螺旋挤出件的传动装置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注射成形装置,用于橡胶及类似材料的注射成形,其具有一包含一注射缸(20)和可在其内运动的注射柱塞(10)的注射单元,而注射缸可经由一设在注射柱塞内的充注通道而被充注,以及通过注射缸的一排料口(24)而排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注通道(12)具有至少一嘴口(14),而该嘴口与排料口(24)之间是热隔离的,且在充注通道区域中的温度(T↓[1])控制成使得在充注通道内的原料能避免被固化;以及在排料口区域的温度(T↓[3])被控制成使得在排料口内的原料被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佛列史单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佛列史单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