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模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8299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模型系统,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灯光带、矫直机模型和引锭杆,所述回转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所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和二次冷却模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所述灯光带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的底部,灯光带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和矫直机模型连接引锭杆,通过该系统学生能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初步了解,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模型系统,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灯光带、矫直机模型和引锭杆,所述回转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所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和二次冷却模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所述灯光带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的底部,灯光带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和矫直机模型连接引锭杆,通过该系统学生能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初步了解,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专利说明】 连铸模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工程的教学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现场连铸设备的模型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冶金主要包括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连铸和轧钢等工艺步骤,其中,连铸是将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后,将钢水连续浇铸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钢坯的工艺过程。连铸设备主要由回转台、钢包、中间包、结晶器及振动机构、二次冷却装置、矫直机(立式和水平式连铸不需要矫直)和引锭杆等组成,工作时,首先通过行车将装有精炼钢水的钢包运送到回转台上,然后转动回转台,当回转台转动到至浇铸位置时,钢包中的钢水通过中间包注入结晶器,引锭杆的头部伸入结晶器底部,结晶器内的钢水在结晶器内冷却凝固成型的同时,与引锭杆的头部凝结在一起,当结晶器内的钢水上升到要求的高度时,引锭杆受到拉坯机的作用将铸坯从结晶器中拉出;为了避免铸坯被拉断和减小结晶器中的拉坯阻力,与结晶器相连的振动机构带动结晶器振动,以辅助凝固成型的铸坯从结晶器中拉出;为了更快地进行散热,结晶器下方设置有二次冷却装置(如采用喷水冷却),从结晶器中拉出的铸坯经二次冷却装置冷却后,再通过矫直机进行矫直,当铸坯通过矫直机和拉坯机后,脱去引锭杆,然后经切割机切割后得到需要的钢坯,最后再通过运输棍运送到下一步工序。目前,冶金工程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和现场实习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当学生到冶金现场进行实习时,由于缺少对冶金设备的初步了解,因此理解能力较差,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在冶金工程专业学习中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对冶金设备进行初步了解的模型系统,以便增加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模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能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初步了解,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连铸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灯光带、矫直机模型和引锭杆,所述回转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所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和二次冷却模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所述灯光带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的底部,灯光带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和矫直机模型连接引锭杆。进一步,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回转台驱动机构和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的动力部分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是结合现场连铸设备而设计的模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能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初歩了解,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2)本技术是用于教学的模型系统,不需要实际进行连铸,因此在体积上能够大幅度缩小,在结构上也能够大大进行简化,制造成本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铸模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參见图1,ー种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连铸模型系统,用于模拟将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后,将钢水连续浇铸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钢坯的エ艺过程。连铸模型系统包括回转台3、中间包4、结晶器模型5、二次冷却模型6、灯光带7、矫直机模型8和引锭杆9,回转台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中间包4、结晶器模型5和二次冷却模型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3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灯光带7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7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5的底部,灯光带7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5、二次冷却模型6和矫直机模型8连接引锭杆9。由于在实际进行连铸时,需要通过行车I向回转台3上运送装有钢水的钢包2,因此本实施例的回转台3的上方设置有行车I。由于本技术是用于教学的模型系统,不需要实际进行连铸处理,因此本技术中的各组成部分只需在形状上接近现场设备即可,在体积上可大幅度縮小,在结构上可大大进行简化,以降低制造成本;当然,本技术的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也可按照现场设备进行设计,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解,而且这样模型系统可按照现场连铸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运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连铸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能够对连铸模型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本实施例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回转台驱动机构和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的动カ部分电连接,用于控制回转台3转动和控制结晶器模型5上下振动。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打开电源,使PLC控制器通电开始工作,回转台3在回转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结晶器模型5在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振动,灯光带7通电发光,矫直棍模型8的矫直棍转动、引锭杆9在拉坯机的作用下进行模拟运动,这样就动态地模拟出连铸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连铸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了解量。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 申请人: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灯光带、矫直机模型和引锭杆,所述回转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所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和二次冷却模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所述灯光带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的底部,灯光带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和矫直机模型连接弓I锭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回转台驱动机构和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的动カ部分电连接。【文档编号】G09B25/02GK203397606SQ201320552875【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专利技术者】施金良, 贾碧, 胡愚, 欧文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灯光带、矫直机模型和引锭杆,所述回转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转动的回转台驱动机构,所述中间包、结晶器模型和二次冷却模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回转台的下方,并且结晶器模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结晶器模型上下运动的结晶器模型振动机构,所述灯光带能够发光以模拟钢坯,并且灯光带的一端连接在结晶器模型的底部,灯光带的另一端穿过结晶器模型、二次冷却模型和矫直机模型连接引锭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良贾碧胡愚欧文广吴云君张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