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778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多个螺旋叶片,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物料能够被均匀地输送,从而实现了均匀下料要求,使得物料输送过程通畅,输送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多个螺旋叶片,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使得物料能够被均匀地输送,从而实现了均匀下料要求,使得物料输送过程通畅,输送效率高。【专利说明】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的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固体物料的输送过程中,常采用螺旋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螺旋输送装置一般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物料进口、物料出口,外壳中设有输送螺旋,输送螺旋的各螺旋叶片大小相同,输送螺旋各处的直径相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螺旋输送装置在多点下料或者带状下料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每个点的物料都被均匀地输送,特别是靠近出口的物料总是很难被输送出去,而远离出口的物料则被大量输送,造成了落料的不均匀,使得越来越多的物料积聚在出料口处,造成输送效率低甚至造成输送堵塞。由此可见,如何对现有的螺旋输送装置进行结构改进,使得物料输送过程通畅,输送效率高,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输送装置,能够高效、畅通地进行物料输送。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多个螺旋叶片,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进料口分为多个分进料口,每个分进料口中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料器,所述分料器的顶部为尖顶。优选地,所述分料器的顶部两侧板形成的夹角为10度-40度。优选地,所述分料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分进料口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抵接。优选地,各分料器之间间隔的距离相同。优选地,各分料器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进料口的侧壁与水平面垂直。优选地,所述进料口的侧壁与水平面成70度-90度的夹角。优选地,所述等径等距段中螺旋叶片的高度与所述变径等距段中螺旋叶片的最大高度相同。本技术的螺旋输送装置,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远离出口和靠近出口处的物料能够被均匀地输送,从而实现了均匀下料要求,使得物料输送过程通畅,输送效率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螺旋输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旋输送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螺旋输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螺旋输送装置的侧面透视图;图5为图3中螺旋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螺旋输送装置可以用来输送各种固体物料。为了使设备A充分发挥其功能,设备内部物料必须均匀从平面Al处下降到平面A2处,允许最大高差100mm。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装置设置在设备A下面,进行单点定量均匀下料并且螺旋输送装置进料口的四个侧面没有斜面。本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I中的多个输送螺旋,每个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2,旋转轴2上设有多个螺旋叶片21 ;外壳I设有进料口 11以及出料口 12,进料口 11位于外壳I的上部、设备A的下方位置;出料口 12位于外壳I的下部。其中,输送螺旋的旋转轴整体采用等径轴,螺旋叶片之间的节距为等距。输送螺旋包括等径等距段S1、变径等距段S2,等径等距段SI靠近出料口设置,变径等距段S2靠近进料口设置,在变径等距段中,螺旋叶片的高度不同,使得螺旋叶片的外周直径自右端起等比例增加(外壳中的容积也等比增加),使得输送螺旋的此段外径呈锥形,其长度比进料口长度长约两个节距(节距是指相邻两个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在此段中,外壳也呈锥形,使得外壳与螺旋各处的外径保持均匀的间隙。在变径等距段后设置的等径等距段,其外径与变径等距段最大外径相同。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装置在定量输送过程中,当右端(即变径等距段)的第一个螺距充满物料运送至第二个螺距时,由于容积是等比增加,所以第二个螺距的物料正好比第一个螺距的物料增加一倍,以此类推,使得远离出口和靠近出口处的物料能够被均匀地输送,从而实现了均匀下料要求。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5,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装置设置在多个设备A下面,实现多点定量均匀下料。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I上部设有进料口 11、下部设有出料口12,进料口 11的四个侧面为斜面,与水平面成的角b为70-90度的角。其中,本实施例中,分进料口分割成多个小进料口,并且在小进料口内设置多个分料器3,多个分料器间隔均匀设置,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两端部分别与进料口的前后两端抵接。分料器3为尖顶形,顶部两侧板形成的角度范围是10° -40°,这使得中间下料快而四周下料慢的现象。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设置,在进入螺旋之前加设多个分料器,形成单个进料口多点下料,从而使下料趋向均匀。各分料器之间形成的料口最小距离应满足10倍物料颗粒直径。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多个螺旋叶片,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输送螺旋,所述输送螺旋包括旋转轴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多个螺旋叶片,所述外壳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沿轴线方向,所述输送螺旋分为等径等距段以及变径等距段,所述等径等距段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变径等距段靠近进料口设置,所述等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且各螺旋叶片的高度及距离相同,所述变径等距段中旋转轴各处的直径相同、各螺旋叶片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各螺旋叶片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外壳的直径从远离出料口到靠近出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荣
申请(专利权)人:千秋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