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并且与第一夹持件之间形成工件容纳空间,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驱动件,与第一夹持件驱动配合,第一夹持件具有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夹持工件的夹持位置以及克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的松开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无需再拆装底座和压块即能够实现方便地拆装工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并且与第一夹持件之间形成工件容纳空间,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驱动件,与第一夹持件驱动配合,第一夹持件具有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夹持工件的夹持位置以及克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的松开位置。本技术的夹持装置无需再拆装底座和压块即能够实现方便地拆装工件。【专利说明】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件辅助工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消音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消音器固定在夹持装置上才可以进行相应 的加工操作。现有的夹持装置主要包括底座和压块,底座具有与消音器的外形适配的压紧 部,压紧部与压块之间形成与消音器配合容纳空间。具体操作如下:将消音器放置在底座的压紧部上,然后将压块压在消音器上,并且 压块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就实现了消音器的固定。但是,底座与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导 致底座与压块的拆卸很不方便。如果需要将已加工好的消音器从夹持装置上拆除并且安装 待加工的消音器时,需要对底座与压块进行反复的拆装才可以实现消音器的拆装。上述拆 装消音器的过程比较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拆装工件的夹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 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并且与第一夹持件之间形成工件容纳空间,夹持装置还包括: 弹性驱动件,与第一夹持件驱动配合,第一夹持件具有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夹持 工件的夹持位置以及克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的松开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件具有安装孔,弹性驱动件包括:导杆,穿设在安装孔内,导杆 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凸缘,导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连接;压缩弹簧,套设在导杆的 中部,压缩弹簧的第一端抵顶在第一止挡凸缘上,压缩弹簧的第二端抵顶在第一夹持件上。进一步地,安装孔为阶梯孔,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孔径大 于第二孔段的孔径,压缩弹簧容纳在第一孔段内,压缩弹簧的第二端抵顶在第一孔段与第 二孔段形成的台阶面上。进一步地,导杆与安装孔均为两个,两个导杆与两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 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具有与工件的表面适配的弧面配合部,两个导杆分别位于弧面配 合部的两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夹持装置还包括底座,第二夹持件与底座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件包括定位凸起,底座包括与定位凸起配合定位凹槽,定位凸 起插入定位凹槽并与底座通过定位销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夹持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驱动缸,包括缸体和活塞 杆,缸体设置在固定装置上,活塞杆与第一夹持件驱动配合以驱动第一夹持件移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活塞杆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 夹持件驱动配合,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端与第一夹持件连接;第二止挡凸缘,设置 在连接杆的第二端;提升件,设置在活塞杆的自由端,提升件具有容纳连接杆以及第二止挡凸缘的容纳通槽,容纳通槽的对应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与第二止挡凸缘配 合以驱动第二止挡凸缘朝向远离第二夹持件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突出部为相对于容纳通槽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块。进一步地,缸体的朝向活塞杆的一端与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具有避让活塞杆 的避让孔。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夹持件施加外力以使第一夹持件处于克 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的松开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能够与第二夹持件 分离,这样,即可方便地向工件容纳空间放入工件或取出夹持在工件容纳空间的工件。当施 加在第一夹持件的上述外力消失,或者上述外力小于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时,第一夹持件 会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移动至夹持工件的夹持位置,这样,工件被夹持在工件容 纳空间。由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了弹性驱动件,本技术的夹持装置无需再拆 装底座和压块即能够实现方便地拆装工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夹持装置在组装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夹持装置的提升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1的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工件;210、第一夹持件;211、安装孔;212、第一孔段;213、第二孔段;214、第 一弧面配合部;221、导杆;222、第一止挡凸缘;223、压缩弹簧;230、底座;231、定位凹槽; 232、第二定位孔;240、第二夹持件;241、第二弧面配合部;242、定位凸起;243、第一定位 孔;250、驱动缸;251、缸体;252、活塞杆;253、提升件;254、容纳通槽;255、突出部;261、连 接杆;262、第二止挡凸缘;270、固定装置;271、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210、第二夹持件240和弹性驱 动件。第二夹持件240与第一夹持件210相对设置并且与第一夹持件210之间形成工件容 纳空间。弹性驱动件与第一夹持件210驱动配合,第一夹持件210具有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 力作用下夹持工件I的夹持位置以及克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I的松开位置。应用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通过对第一夹持件210施加外力以使第一夹持件210 处于克服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工件I的松开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210能够与 第二夹持件240相分离,这样,即可方便地向工件容纳空间放入工件I或取出夹持在工件容 纳空间的工件I。当施加在第一夹持件210的上述外力消失,或者上述外力小于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时,第一夹持件210会在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移动至夹持工件I的夹持位置,这样,工件I被夹持在工件容纳空间。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了弹性驱动件,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无需再拆装底座和压块即能够实现方便地拆装工件I。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10具有安装孔211。弹性驱动件包括导杆221和压缩弹簧223。导杆221穿设在安装孔211内,导杆2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凸缘222,导杆22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240连接;压缩弹簧223套设在导杆221的中部,压缩弹簧223的第一端抵顶在第一止挡凸缘222上,压缩弹簧223的第二端抵顶在第一夹持件210上。优选地,导杆221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240螺纹连接,当然,导杆221也可以直接焊接在第二夹持件240上。对第一夹持件210施加一个沿远离第二夹持件240的方向的外力,上述外力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直接施力,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施力,第一夹持件210压缩压缩弹簧223并沿远离第二夹持件240的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夹持件210处于松开位置,即可在工件容纳空间内放入或更换工件I。去除上述外力以后,压缩弹簧223在第一止挡凸缘222的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210);第二夹持件(240),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10)相对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10)之间形成工件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210)驱动配合,所述第一夹持件(210)具有在所述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夹持工件(1)的夹持位置以及克服所述弹性驱动件的回复力以松开所述工件(1)的松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鹏,曾霄,刘克光,刘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