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619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极夹,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外侧设置有电极放置开口,电极放置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缝,电极放置开口与变形缝之间为夹持边。主体和夹片上设置有螺纹孔。把电极由电极放置开口处压入,由于存在变形缝,夹持边向变形缝挤压,使电极放置开口涨开,变形缝被挤压收缩,电极得以进入电极放置开口,并卡在夹持边上,同时在变形缝的形变挤压下,电极被夹持固定住。取下电极时,只需向外拉出即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挤压的方式夹持电极,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快捷,取下方便,使实验操作安全,保证了实验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夹,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外侧设置有电极放置开口,电极放置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缝,电极放置开口与变形缝之间为夹持边。主体和夹片上设置有螺纹孔。把电极由电极放置开口处压入,由于存在变形缝,夹持边向变形缝挤压,使电极放置开口涨开,变形缝被挤压收缩,电极得以进入电极放置开口,并卡在夹持边上,同时在变形缝的形变挤压下,电极被夹持固定住。取下电极时,只需向外拉出即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本技术采用挤压的方式夹持电极,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快捷,取下方便,使实验操作安全,保证了实验效果。【专利说明】电极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验教学中夹持电极的工具,可与其它实验器材配合使用,属于电极夹持

技术介绍
在实验教学中,经常要用到电极对实验进行测试,并且有时不止使用一个电极,而且要求电极位置固定,由于目前没有一种专用的电极夹持装置,只能靠实验人员临时处理,操作不便,固定不可靠,容易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教学实验中电极夹持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持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电极夹。本技术的电极夹,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外侧设置有电极放置开口,电极放置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缝,电极放置开口与变形缝之间为夹持边。主体和夹片上设置有螺纹孔,以使整个电极夹固定连接在实验器材上。把电极由电极放置开口处压入,由于存在变形缝,夹持边向变形缝挤压,使电极放置开口涨开,变形缝被挤压收缩,电极得以进入电极放置开口,并卡在夹持边上,同时在变形缝的形变挤压下,电极被夹持固定住。取下电极时,只需向外拉出即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本技术采用挤压的方式夹持电极,结构简单,固定可靠快捷,取下方便,使实验操作安全,保证了实验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极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2、螺纹孔,3、电极放置开口,4、变形缝,5、夹持边,6、夹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极夹,其主体I上设置有夹片6,夹片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但设置两个夹片可使电极夹持更稳固,图1中在主体I上设置上夹片和下夹片,上夹片和下夹片的侧面外围对应设置有多个电极放置开口 3,该开口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极的具体形状设定,其尺寸略小于电极尺寸,图中为圆形开口。在每一个电极放置开口 3的一侧设置一个变形缝4,电极放置开口 3与变形缝4之间为夹持边5。固定电极时,将电极压入上夹片和下夹片对应的电极放置开口 3中,夹持边5向变形缝4挤压,使电极放置开口 3涨开,电极卡入电极放置开口 3中,电极在夹持边5的弹性压力下固定。为便于通过螺钉将整个电极夹固定在实验器材上,方便实验,在主体I的侧面和夹片6上设置有螺纹孔6。【权利要求】1.一种电极夹,包括主体,其特征是:主体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外侧设置有电极放置开口,电极放置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缝,电极放置开口与变形缝之间为夹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夹片上设置有螺纹孔。【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390795SQ201320487473【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专利技术者】冯容士, 李鼎, 朱洪新 申请人: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夹,包括主体,其特征是:主体上设置有夹片,夹片外侧设置有电极放置开口,电极放置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变形缝,电极放置开口与变形缝之间为夹持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容士李鼎朱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