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6623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锁紧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灯具。上述壳体锁紧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向对合设置,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倒扣槽,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倒扣槽,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卡入所述第一倒扣槽与第二倒扣槽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倒扣槽内,另一端插设于第二倒扣槽内;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夹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锁扣组件。所述灯具具有上述的壳体锁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具有该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其杜绝了现有技术中因螺纹在长期使用下咬死而失效的情况,同时可便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锁紧与拆卸,便于用户的使用,结构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锁紧结构
,公开了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灯具。上述壳体锁紧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向对合设置,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倒扣槽,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倒扣槽,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卡入所述第一倒扣槽与第二倒扣槽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倒扣槽内,另一端插设于第二倒扣槽内;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夹紧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锁扣组件。所述灯具具有上述的壳体锁紧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具有该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其杜绝了现有技术中因螺纹在长期使用下咬死而失效的情况,同时可便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锁紧与拆卸,便于用户的使用,结构可靠性高。【专利说明】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灯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锁紧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具有该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灯具,其壳体锁紧结构通常通过采用活节螺栓、蝶形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来锁紧灯具壳体。现有技术中,这种通过活节螺栓、蝶形螺母将壳体锁紧的结构,其显著缺点就是:由于防腐要求,活节螺栓和蝶形螺母均采用不透钢材质制成,而相同材质的螺纹配合很容易出现咬死现象,一旦出现咬死现象就会导致活节螺栓、蝶形螺母无法拆卸,不便于产品的使用及维护。目前,市面上采用这种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出现螺纹咬死现象非普遍,导致壳体无法及时打开,使得用户感到非常苦恼,另一方面又使得照明行业的商家因用户投诉及索赔而损失惨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具有该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其壳体锁紧结构可便于壳体的拆装,便于产品的使用和维护,结构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向对合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倒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倒扣槽,所述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卡入所述第一倒扣槽与第二倒扣槽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倒扣槽内,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倒扣槽内;所述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夹紧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锁扣组件。具体地,所述第一倒扣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向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倒扣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向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倒扣槽的开口与第二倒扣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倒扣槽与第二倒扣槽的横截面均呈燕尾形。具体地,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固设有止挡台阶,另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一倒扣槽和第二倒扣槽内滑出的止脱件。优选地,所述止脱件为开口销。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具体地,所述锁扣组件包括夹片和螺纹连接于所述夹片上的锁紧件,所述夹片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外侧,所述锁紧件抵压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一倒扣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二倒扣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耳上,所述夹片从侧面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上。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蝶形螺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具有上述的壳体锁紧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具有该壳体锁紧结构的灯具,其连接件可以同时插入第一倒扣槽和第二倒扣槽内,在连接件的限位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锁紧在一起,无需通过螺栓、螺母便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锁紧,从而杜绝了现有技术中因螺纹在长期使用下咬死而失效的情况,同时可便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锁紧与拆卸,便于用户的使用,且无安全隐患,结构可靠性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连接件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连接件的左视图;图6是图1中K向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可应用于灯具、电气箱等产品上。本实施例中,将上述锁紧结构应用于灯具上,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图1和图2所不,上述壳体锁紧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相向对合设置,第一壳体I上开设有第一倒扣槽11,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第二倒扣槽21。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同时卡入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一端插设于第一倒扣槽11内,另一端插设于第二倒扣槽21内,以将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连接起来;第一倒扣槽11的端部可贯通于第一壳体I的外周壁,第二倒扣槽21的端部可贯通于第二壳体2的外周壁,连接件3可以同时插入第一倒扣槽11和第二倒扣槽21内,在连接件3的限位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锁紧在一起,无需通过螺栓、螺母便将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锁紧,从而杜绝了现有技术中因螺纹在长期使用下咬死而失效的情况,同时可便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锁紧与拆卸,便于用户的使用。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之间可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3。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夹紧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的锁扣组件4,锁扣组件4可用于夹紧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以使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靠近并合拢,以使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相互靠近,以便于将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同时插入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内,当将连接件3插入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之后,可以松开锁扣组件4,或者将锁扣组件4移除,装配十分方便,避免因螺纹咬死而失效的现象。需要拆卸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时,只需将连接件3从第一倒扣槽11、第二倒扣槽21中拔出即可,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便可自由开启。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将锁扣组件4作为辅助工具,以更方便地将连接件3从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中抽出,操作过程可如下:先通过锁扣组件4进一步夹紧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使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进一步略为靠近,减小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对连接件3的阻力,用户可以轻易将连接件3拔出。通过锁扣组件4,可易于夹紧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倒扣槽11开设于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相向的端面上,第二倒扣槽21开设于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I相向的端面上,第一倒扣槽11的开口与第二倒扣槽21的开口相对设置,结构简单可靠。当然,可以理解地,第一倒扣槽11也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I的外周壁,第二倒扣槽21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壳体2的外周壁,相应地,连接件3可呈侧面开口的框形,并分别卡入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的横截面均呈燕尾形,即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均为燕尾槽,其加工方便,具体加工时可直接采用燕尾槽铣刀便可成型第一倒扣槽11与第二倒扣槽21。连接件3的横断面呈双燕尾形,连接件3由两个上下对称的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及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锁紧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向对合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倒扣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倒扣槽,所述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卡入所述第一倒扣槽与第二倒扣槽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倒扣槽内,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倒扣槽内;所述壳体锁紧结构还包括可夹紧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锁扣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林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