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车间前炉结构,前炉(1)上口为敞开式结构,前炉融池(2)靠近混合炉(5)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溢流口(3),溢流口(3)通过导铝溜槽(4)与混合炉(5)连接;前炉融池(2)靠近地坑(7)的一侧下方设置放干口(6),放干口(6)与地坑(7)里的铝水箱(8)连接。放干口(6)设置有塞子。本专利技术的前炉不配置喷嘴,不使用燃料加热,在混合炉进第一包铝液时采用天车吊起抬包直接倾倒铝液进入前炉,在前炉熔池已经充满液体铝以后,就可以以虹吸方式连续完成以后的入铝工作了。使用本专利技术,既减轻劳动强度、安全可靠、方便操作,又避免了传统配置中前炉由于使用加热器而造成的能源浪费。【专利说明】铸造车间前炉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铝行业鋳造车间混合炉入铝的前炉结构,属于电解铝领域。
技术介绍
电解铝厂铸造车间的混合炉入铝方式采用虹吸入铝。由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劳动强度小等优势,目前被认为是最佳的入铝方式,即在混合炉旁建一个前炉,通过溜槽将混合炉与前炉连通,抬包车直接行驶到前炉旁,打开抬包吸铝盖,将虹吸管的两头同时插入抬包与前炉中(虹吸管挂在悬臂吊的电动葫芦上),利用虹吸原理将抬包内铝液吸入至前炉,随着铝液进入前炉,铝液就从前炉融池上方的溢流ロ源源不断流入混合炉内。上述技术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前炉内的融池的铝是液态的。传统的技术就是在前炉盖上安装一个喷嘴(燃料为天然气或者轻油),喷嘴一直燃烧着供给铝液热量以保持熔融状。以轻油为例,每天每个前炉大概需要约250Kg轻油,毎年每个前炉则需要约92吨轻油,每年会増加大量成本,而且由于火焰燃烧对金属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车间前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炉(1)上口为敞开式结构,前炉融池(2)靠近混合炉(5)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溢流口(3),溢流口(3)通过导铝溜槽(4)与混合炉(5)连接;前炉融池(2)靠近地坑(7)的一侧下方设置放干口(6),放干口(6)与地坑(7)里的铝水箱(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琏,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