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538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包括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外壳体(24)、火种喷嘴(8)、内隔板(27)、内风管(26)、进风管(18),所述的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和内隔板(27)组成扩散腔(4),盖板(2)及内外壳体(25、24)组成散热腔(3),内壳体(25)、内隔板(27)和内风管(26)组成主气腔(14),主气腔(14)位于扩散腔(4)与散热腔(3)之间,内风管(26)上设有主气腔出气孔(13),进风管(18)纵向通道经内风管(26)与扩散腔(4)相通,在内风管(26)上形成预混腔(10),进风管(18)横向通道与散热腔(3)相通。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燃烧完全充分、能源利用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包括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外壳体(24)、火种喷嘴(8)、内隔板(27)、内风管(26)、进风管(18),所述的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和内隔板(27)组成扩散腔(4),盖板(2)及内外壳体(25、24)组成散热腔(3),内壳体(25)、内隔板(27)和内风管(26)组成主气腔(14),主气腔(14)位于扩散腔(4)与散热腔(3)之间,内风管(26)上设有主气腔出气孔(13),进风管(18)纵向通道经内风管(26)与扩散腔(4)相通,在内风管(26)上形成预混腔(10),进风管(18)横向通道与散热腔(3)相通。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燃烧完全充分、能源利用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专利说明】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商用燃气灶具,特别是一种既可以充分燃烧又可以安全使用的商用节能燃气炉头。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炉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炉具,尤其是食堂、宾馆、酒店等餐饮服务行业的商用燃气灶具,在使用时炉头从空气进气口和燃气进气口分别输入空气和燃气到预混腔进行预混燃烧,采用上述燃烧方式结构简单,炉头火力猛,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供气量大、气压高,空气和燃气在预混腔得不到充分混合,燃烧时燃气不能完全燃烧,燃气利用率低,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会造成空气污染,在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节能已成为此类燃气炉具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是现有的商用燃气灶具炉头采用预混燃烧,燃气的最低温度约为490°C,炉头内与空气混合过的混合燃气温度超过490°C很容易在炉头预混腔内部产生过热自燃,常规用语称为“回火”,尤其是人工煤气由于燃点低最容易发生,这不仅容易造成炉具损坏,降低炉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要彻底解决“回火”现象,要求炉头预混腔的温度始终要低于490°C,这是行业技术难点问题。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都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商用燃气炉头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燃烧完全充分、能源利用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盖板、分火器体、内壳体、外壳体、火种喷嘴、内隔板、内风管、进风管,分火器体上均布有缝隙孔,所述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依次套设在分火器体上并与盖板连接,内隔板固定在内壳体下部,内风管固定在内隔板和内壳体底部的中心孔上,进风管固定在外壳体的底部中心孔上,盖板、分火器体、内壳体和内隔板组成扩散腔,盖板、内壳体和外壳体组成散热腔,内壳体、内隔板和内风管组成主气腔,主气腔位于扩散腔与散热腔之间,内风管上设有主气腔出气孔,进风管纵向通道经内风管与扩散腔相通,在内风管上形成预混腔,进风管横向通道与散热腔相通。所述的盖板上均布有与散热腔相通的散热孔。所述的火种喷嘴固定在分火器体的底部中心,火种喷嘴上的火种出气孔设置在分火器体的燃烧室内,火种喷嘴的下部设有与进风管纵向通道相通的火种进风孔。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火种进气接头,火种进气接头通过火种进气管与火种喷嘴的火种混合腔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固定有主气进气接头,主气进气接头通过主气进气管与主气腔相连通。所述的分火器体上设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包括点火针导管和点火针,点火针导管固定在分火器体与外壳体之间,点火针安装在点火针导管内。所述的分火器体上设有熄火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包括感应针导管和熄火保护感应针,感应针导管设置在分火器体与外壳体之间,熄火保护感应针安装在感应针导管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是由于进风管纵向通道进入的空气与内风管上的主气腔出气孔进入的燃气在预混腔进行第一次混合,再进入扩散腔进行第二次混合,空气和燃气经过二次混合后在分火器体的缝隙孔处三次混合后缝隙孔喷出均匀的混合气体,使燃气在分火器体的燃烧室充分燃烧,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二是由于进风管横向通道进入的空气对主气腔和扩散腔进行强制风冷,吸收热量后通过盖板上的散热孔排出加热空气,降低除燃烧室以外其它部位的温度,使扩散腔内的混合气体的温度始终在490°C以下,从而解决炉头回火现象,消除了炉头回火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三是空气和燃气均匀混合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高温CO,该高温CO又与从散热孔排出加热空气进行燃烧,CO化学反应生成C02,不仅大大降低CO的排放,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图1的X-X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图1的Y-Y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散热孔,2盖板,3散热腔,4扩散腔,5分火器体,6燃烧室,7火种出气孔,8火种喷嘴,9火种混合腔,10预混腔,11火种进风孔,12熄火保护感应针,13主气腔出气孔,14主气腔,15点火针导管,16点火针,17点火针固定钢扣,18进风管,19火种进气管,20火种进气接头,21主气进气管,22主气进气接头,23缝隙孔,24外壳体,25内壳体,26内风管,27内隔板,28感应针导管。【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外壳体24、火种喷嘴8、内隔板27、内风管26、进风管18,分火器体5上均布有缝隙孔23,所述的内壳体25和外壳体24依次套设在分火器体5上并与盖板2固定连接,内隔板27固定在内壳体25下部,内风管26固定在内隔板27和内壳体25底部的中心孔上,进风管18固定在外壳体24的底部中心孔上,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和内隔板27组成扩散腔4,盖板2、内壳体25和外壳体24组成散热腔3,内壳体25、内隔板27和内风管26组成主气腔14,主气腔14位于扩散腔4与散热腔3之间,内风管26上设有主气腔出气孔13,进风管18纵向通道经内风管26与扩散腔4相通,在内风管26上形成预混腔10,空气和燃气在预混腔10进行第一次混合,再在扩散腔4进行第二次混合,进风管18横向通道与散热腔3相通。所述的盖板2上均布有与散热腔3相通的散热孔I。所述外壳体24的底部固定有主气进气接头22,主气进气接头22通过主气进气管21与主气腔14相连通。为了保证炉头在工作期间有长明火,所述的火种喷嘴8固定在分火器体5的底部中心,火种喷嘴8上的火种出气孔7设置在分火器体5的燃烧室6内,火种喷嘴8的下部设有与进风管18纵向通道相通的火种进风孔11。所述外壳体24的底部固定有火种进气接头20,火种进气接头20通过火种进气管19与火种喷嘴8的火种混合腔9相连通。为了方便点火,所述的分火器体5上设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包括点火针导管15和点火针16,点火针导管15固定在分火器体5与外壳体24之间,点火针16安装在点火针导管15内,点火针16通过点火针固定钢扣17固定。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所述的分火器体5上设有熄火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包括感应针导管28和熄火保护感应针12,感应针导管28设置在分火器体5与外壳体24之间,熄火保护感应针12安装在感应针导管28内。当燃烧室6火焰熄灭后,熄火保护感应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回火商用燃气炉头,包括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外壳体(24)、火种喷嘴(8)、内隔板(27)、内风管(26)、进风管(18),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壳体(25)和外壳体(24)依次套设在分火器体(5)上并与盖板(2)连接,内隔板(27)固定在内壳体(25)下部,内风管(26)固定在内隔板(27)和内壳体(25)底部的中心孔上,进风管(18)固定在外壳体(24)的底部中心孔上,盖板(2)、分火器体(5)、内壳体(25)和内隔板(27)组成扩散腔(4),盖板(2)、内壳体(25)和外壳体(24)组成散热腔(3),内壳体(25)、内隔板(27)和内风管(26)组成主气腔(14),主气腔(14)位于扩散腔(4)与散热腔(3)之间,内风管(26)上设有主气腔出气孔(13),进风管(18)纵向通道经内风管(26)与扩散腔(4)相通,在内风管(26)上形成预混腔(10),进风管(18)横向通道与散热腔(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世佐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华港厨具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