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消除注塑有孔制品外观熔接痕的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549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消除注塑有孔制品外观熔接痕的模具,其包括,上、下半模体,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半模体制品型腔的两背侧面设定有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与该孔形状匹配的、同轴线的镶芯Ⅰ和镶芯Ⅱ,在设有两镶芯的上、下半模体上设有镶芯Ⅰ和镶芯Ⅱ的驱动机构,该机构是分别驱动两该镶芯完成沿其轴线方向,对制品型腔内的较软注料熔体进行切割设定制品孔动作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改进,具体讲是一种,其属于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注塑工艺,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当两股熔料的熔合角度小于135度时,就会在塑料产品表面形成熔接痕,而有的塑料制品表面经常要设定制品孔,这就难免会有两股注料的包合,由此形成了熔接痕。这种熔接痕不但影响塑料制品的外观,而且也降低了塑料制品的强度。然而,客户对于有熔接痕的外观产品是不能接受的。传统的注塑方法不能消除这种熔接痕。目前,椐报道有一种消除熔接痕的办法,但其成本过高,操作麻烦,不易实现。还有一种解决塑料制品表面有孔熔接痕的方法是采用后加工处理,即注塑成型成平板件后,再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切割形成孔。这样的工艺处理,不但操作麻烦,而且其成本也是很高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消除塑料制品表面有孔熔接痕的方法,提供一种。该模具要具有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可用于表面有各种类型孔的塑料制品,完全消除制品孔处的熔接痕,以提高产品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种能消除注塑有孔制品外观熔接痕的模具,其包括,上、下半模体。在上、下半模体制品型腔的两背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民杨晓志郭汉翔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